出处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6-31,共16页
Luxun Research Monthly
参考文献66
-
1《呐喊·自序》,《鲁迅全集》第1卷,2005年11月人民文学出版社北京第1版,第440页.
-
2周作人《鲁迅的故家》,止庵编《关于鲁迅》第73页,新疆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
3.《呐喊·自序》[A]..《鲁迅全集》第一卷[C].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版.第415页.
-
4.《坟·文化偏至论》[A]..《鲁迅全集》第1卷[C].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57页.45页.46页.51页.52页.
-
5周作人.《关于鲁迅之二》[A]..《年少沧桑—兄弟忆鲁迅》[C].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246页.
-
6.《坟·摩罗诗力说》[A]..《鲁迅全集》第1卷[C].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79页.
-
7《集外集拾遗补编·(越铎)出世辞》,《鲁迅全集》第8卷,第39-40页.
-
8鲁迅.《望越篇》,见朱志等编.《鲁迅在绍兴》,浙江文艺出版社,1997年版,第220页.
-
9.《鲁迅全集》第11卷[M].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年.第254页.
-
10小说月报,1913,4.
二级参考文献84
-
1汪晖.鲁迅研究的历史批判[J].文学评论,1988(6):4-17. 被引量:40
-
2罗岗.“主奴结构”与“底层”发声——从保罗·弗莱雷到鲁迅[J].当代作家评论,2004(5):117-130. 被引量:16
-
3罗岗.鲁迅形象的当代塑造[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7(1):20-25. 被引量:4
-
4罗小茗.涓生的思路──《伤逝》重读[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2(3):211-222. 被引量:28
-
5程凯.“革命文学”历史谱系的构造与争夺[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5(1):46-62. 被引量:7
-
6王学谦.探寻生命自由——《娜拉走后怎样》的重新解读[J].鲁迅研究月刊,2005(7):6-11. 被引量:6
-
7张春田.重思鲁迅与中国现代文学的“原点”[J].文艺理论与批评,2006(2):82-90. 被引量:2
-
8成仿吾.《从文学革命到革命文学》[J].创造月刊,1928,2(1).
-
9杜荃.《文艺战线上的封建余孽》[J].创造月刊,1928.
-
10林毓生.《中国意识的危机》[M].贵州人民出版社,1986年出版..
共引文献294
-
1严雪明.被忽略的“我”:鲁迅对启蒙话语权力的反思——《阿Q正传》新解[J].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2023(1):69-82. 被引量:1
-
2王萌.清末民初的女性解放启蒙思潮与女性创作[J].中州学刊,2004(4):101-105. 被引量:2
-
3杨扬.五四时期及20年代的中国文学研究[J].文艺理论研究,2004(4):5-16. 被引量:1
-
4陈方竞.“校”与“刊”相结合的北京大学透视 对五四新文化运动萌生根基的再认识[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2(2):29-44. 被引量:3
-
5李峰峰.闲话休题 言归正传论 《阿Q正传·序》[J].鲁迅研究月刊,2004(9):21-25. 被引量:1
-
6张光芒.中国近现代启蒙文学思潮的哲学建构[J].文学评论,2002(2):107-116. 被引量:9
-
7叶秀山.康德之“启蒙”观念及其批判哲学[J].中国社会科学,2004(5):64-73. 被引量:18
-
8邵建.胡适的《〈政治概论〉序》[J].学海,2004(5):34-38.
-
9李春林.两位“人性的天才”的“呐喊”与“绝叫” 鲁迅与迦尔洵的比较研究(上)[J].鲁迅研究月刊,2004(10):46-52. 被引量:1
-
10许斗斗.西方启蒙社会的价值危机与批判——析霍克海默对启蒙运动以来西方社会的价值批判[J].广东社会科学,2004(6):33-39.
同被引文献79
-
1曾子炳.鲁迅与胡适的无间道[J].天涯,2010(6):36-43. 被引量:2
-
2王富仁.《呐喊》《彷徨》综论(博士学位论文摘要·上)[J].文学评论,1985(3):3-14. 被引量:31
-
3刘增杰.漫谈祥林嫂艺术形象的塑造[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78,18(3):26-31. 被引量:2
-
4李希凡.“五四”文学革命的战斗檄文——从《狂人日记》看鲁迅小说“呐喊”的主题[J].江淮论坛,1979(2):91-99. 被引量:1
-
5汪晖.鲁迅的精神结构与《呐喊》《彷徨》[J].社会科学辑刊,1989(5):121-126. 被引量:4
-
6汪卫东.鲁迅的又一个“原点”——1923年的鲁迅[J].文学评论,2005(1):156-164. 被引量:40
-
7李冬木.鲁迅怎样“看”到的“阿金”?——兼谈鲁迅与《支那人气质》关系的一项考察[J].鲁迅研究月刊,2007(7):5-15. 被引量:16
-
8程颢,程颐.《二程遗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第173,269页.
-
9董家遵《历代节妇烈女的统计》,《中同妇女史论集》,台北牧童出版社1979年版,第112页.
-
10谢耐和.《中国和基督教》,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第192页
二级引证文献13
-
1张文诺.既然呐喊,为何彷徨?——论鲁迅的启蒙思想与创作[J].咸阳师范学院学报,2021,36(3):102-108.
-
2吴娇颖.不同视域中的中国现代乡土叙事——以《故乡》和《春蚕》为例[J].名作欣赏(评论版)(中旬),2016(6):76-78.
-
3崔云伟.2015年鲁迅研究述评[J].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7(3):91-99. 被引量:1
-
4姜振昌,左甜甜,王格林,沈君丽.2015年中国鲁迅研究[J].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2016(4):1-11.
-
5马卓昊.探讨鲁迅小说中的人物类型——以《彷徨》《呐喊》为例[J].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15(4):75-76. 被引量:1
-
6宋剑华.《鲁迅回忆录》中的几个疑问[J].广东社会科学,2016(6):168-174.
-
7梁建先.惨怛之呼——论1924-1927年病中鲁迅的心境与创作[J].鲁迅研究月刊,2016(12):9-16. 被引量:4
-
8杨红军.《狂人日记》:“礼教吃人”主题的建构过程与反思[J].鲁迅研究月刊,2017(5):27-36. 被引量:4
-
9晏洁.以传统颠覆启蒙现代性——论宋剑华教授的鲁迅研究[J].晋阳学刊,2017(6):35-42.
-
10皮旻.《呐喊》《彷徨》的意象重复现象初探[J].神州,2018,0(30):7-7.
-
1宋明焱.曾经的“五四”[J].神州,2010(5):14-17.
-
2李振声.近年文学批评之平议[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40(3):125-131. 被引量:3
-
3陈国恩,宋声泉.《青年杂志》刊发旧体诗现象新论[J].长江学术,2015(1):47-52.
-
4陈艳冰.寻找鲁迅研究与新世纪的契合点——“鲁迅与五四新文化精神”学术研讨会综述[J].粤海风,1999,0(5):56-57.
-
5季红真.汪曾祺与“五四”新文化精神——汪曾祺小论[J].文艺争鸣,2009(8):128-131. 被引量:5
-
6李新宇.1928:新文化危机中的鲁迅[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1(3):54-74. 被引量:4
-
7陈艳冰.寻找鲁迅研究与新世纪的契合点——“鲁迅与五四新文化精神”学术研讨会综述[J].学术研究,1999(9):78-80.
-
8周令飞.鲁迅与泰戈尔:中、印民族心声的发声者[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16,36(5):20-21. 被引量:2
-
9陈艳冰.“鲁迅与‘五四’新文化精神”学术研讨会综述[J].鲁迅研究月刊,1999(8):32-38.
-
10李永中.《甲寅》上的《青年杂志》广告[J].新文学史料,2007(3):206-207. 被引量: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