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估鲁迅为“连环画”辩护的价值——从有关“连环画”的论争说起
被引量:6
出处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42-48,共7页
Luxun Research Monthly
参考文献21
-
1《连环画琐谈》,《鲁迅全集》第六卷,第28、29、28-29页.
-
2.《门外文谈》[A]..《鲁迅全集》6卷[C].,.100页.
-
3《(凯绥·珂勒惠支版画选集)序目》,《鲁迅全集》第六卷,第486、487-488页.
-
4《(全国木刻联合展览会专辑)序》,《鲁迅全集》第六卷,第350页.
-
5《340409致魏猛克》,《鲁迅全集》第十三卷,第70、70、70页.
-
6《论“第三种人”》,《鲁迅全集》第四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453、453页.
-
7苏汶.《关于“文新”与胡秋原的文艺论辩》,苏汶编.《文艺自由论辩集》,现代书局1933年3月版,第67、74页.
-
8鲁迅.《在上海中华艺术大学的演讲》(1930年2月21日),张望编.《鲁迅论美术》增订本,人民美术出版社1982年版,第204、203页.
-
9《330801致何家俊、陈企霞》,《鲁迅全集》第十二卷,第426、426、426页.
-
10艾思奇.《连环画还大有可为》,《中华日报》1934年5月6日.
共引文献13
-
1李钧.“常为新”“常与黑暗势力抗战”——论鲁迅的大学观[J].鲁迅研究月刊,2006(3):35-42. 被引量:1
-
2李运抟.新世纪文学:经验呈现与观念退隐——论底层叙事女性形象塑造的非观念化[J].文艺争鸣,2008(10):29-33. 被引量:3
-
3吴雪丽.从“苦难”书写看作家的叙事立场[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29(11):129-134. 被引量:2
-
4顾玮.底层生存的美学建构与大俗大雅的民间叙事——葛水平小说论[J].枣庄学院学报,2009,26(3):107-111. 被引量:2
-
5周惠.论鲁迅的“人学”灾害观及其文学表述[J].鲁迅研究月刊,2010(4):12-17. 被引量:2
-
6古大勇.鲁迅的“启蒙主义”何错之有?——对近年来质疑鲁迅“启蒙主义”声音的回应[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8(3):52-56. 被引量:2
-
7郭文元.周作人“平民”文学精神与新世纪“底层文学”论争[J].当代文坛,2012(1):120-123. 被引量:1
-
8王福湘.“第三种人”与中左文人之辨——为施蛰存正名论之政治篇[J].鲁迅研究月刊,2013(9):45-54. 被引量:1
-
9胡有清.论左联的文学本质观[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1990,27(2):64-70.
-
10赵黎波.“启蒙主体”的解构——关于“底层与底层表述”的相关论争[J].文艺争鸣,2014(9):43-51.
同被引文献100
-
1曾子炳.鲁迅与胡适的无间道[J].天涯,2010(6):36-43. 被引量:2
-
2李欧梵.鲁迅与现代艺术意识[J].鲁迅研究动态,1986(11):41-53. 被引量:12
-
3王琦.鲁迅论版画、插画、讽刺画和连环画的特点[J].美术研究,1979(1):48-51. 被引量:2
-
4金惠敏.图像增殖与文学的当前危机[J].中国社会科学,2004(5):167-178. 被引量:53
-
5汪卫东.鲁迅的又一个“原点”——1923年的鲁迅[J].文学评论,2005(1):156-164. 被引量:40
-
6李允经.鲁迅对我国萌芽期木刻的评议[J].鲁迅研究月刊,2002(10):39-48. 被引量:7
-
7曹意强.后形式主义、图像学与符号学[J].美苑,2005(3):2-9. 被引量:12
-
8刘东方.现代语言学意义上的“意译”与“直译”——以林纾和鲁迅为中心[J].鲁迅研究月刊,2007(3):47-54. 被引量:2
-
9李冬木.鲁迅怎样“看”到的“阿金”?——兼谈鲁迅与《支那人气质》关系的一项考察[J].鲁迅研究月刊,2007(7):5-15. 被引量:16
-
10鲁迅.《连环图画琐谈》,《鲁迅全集》第6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年版,第33页.
引证文献6
-
1崔云伟,刘增人.2010年鲁迅思想研究述略[J].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10(4):64-68.
-
2崔云伟,刘增人.2010年鲁迅研究综述[J].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2011(4):77-88.
-
3刘东方.从鲁迅所观看电影的统计管窥其电影观——兼及鲁迅电影观的当下启示[J].鲁迅研究月刊,2012(1):18-25. 被引量:6
-
4沈伟棠.“阿Q遗像”--抗战期间《阿Q正传》的“转译热”与丰子恺的创获[J].鲁迅研究月刊,2015(11):79-88. 被引量:3
-
5刘东方.论鲁迅研究中的图文互动及其价值--以赵延年插图本《狂人日记》为研究对象[J].鲁迅研究月刊,2018,0(1):65-75. 被引量:4
-
6刘思诚.“有力之美”:鲁迅发展木刻版画的初心及其影响[J].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41(4):121-130.
二级引证文献13
-
1张素丽.传播学视域下的《阿Q正传》插图史[J].艺术广角,2020(1):76-87. 被引量:2
-
2贺凝.对“鲁迅与电影”相关研究的归纳与思考[J].华夏文化论坛,2023(4):121-129.
-
3罗文香.鲁迅小说研究之新探究——评《鲁迅小说的跨艺术研究》[J].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13,30(3):25-28. 被引量:1
-
4刘东方,王琪.论鲁迅小说语言的画面感[J].鲁迅研究月刊,2020(6):4-14.
-
5潘标.行者知之成:生活教育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模式创新[J].生活教育,2020(8):10-13.
-
6李盛.政治与美学之间: 四十年来鲁迅电影批评研究回望[J].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21(6):21-27.
-
7张璇.文学插图中的语—图互文式视觉隐喻初探[J].编辑之友,2021(1):87-92. 被引量:3
-
8赵敬鹏.鲁迅论“文学插图”的问题域及其思想理路[J].鲁迅研究月刊,2021(5):53-60. 被引量:1
-
9王明宇.《伤逝》中文学意象与影视符号隐喻性研究——以女性形象的构建为参照[J].鲁迅研究月刊,2021(12):92-98. 被引量:2
-
10李洪华.革命救亡语境下的连环画改编——以中国现代文学作品改编为中心[J].南昌师范学院学报,2022,43(3):81-87.
-
1昌切.周扬与胡风30年代文艺思想异同论[J].荆州师专学报,1994,17(3):31-36.
-
2杨迎平.关于《现代》的“第三种人”论争及施蛰存的倾向性[J].荆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23(8):23-27. 被引量:1
-
3张生.免于偏见的自由——从《现代》看杜衡的文艺批评的特点[J].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1(2):99-106.
-
4李允经.鲁迅与连环图画[J].鲁迅研究动态,1987(11):57-62. 被引量:3
-
5张永久.镜中蝴蝶缓缓飞[J].长江文艺,2012(8):106-115.
-
6水天中.中国现代美术史上的吴冠中[J].文艺研究,1991(4):114-120. 被引量:2
-
7杨欣.略论杜衡的小说[J].长沙通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2(4):67-71. 被引量:1
-
8王得后.鲁迅文学与左翼文学异同论[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27(3):28-35. 被引量:1
-
9陈润兰.超越与去蔽: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拓展之路——以苏汶研究的遮蔽与缺席为例[J].河北学刊,2010,30(5):103-105.
-
10尹康庄.胡秋原与苏汶在1932[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8(3):74-79. 被引量: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