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观察不同液体复苏方式对失血性休克大鼠肠黏膜组织形态学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48只随机分为四组(n=12),所有动物麻醉后经口直视气管插管,保留自主呼吸,右侧股动、静脉置管。A组(对照组)不放血及补液,其余三组通过股动脉放血和回输使平均动脉压(MAP)=40mmHg后切除75%的鼠尾造成活动性出血,维持MAP=35-40mmHg 60m in,作为失血性休克模型。液体复苏期(60m in),用乳酸林格氏液(LR)和6%羟乙基淀粉(6%HES 130/0.4)作为复苏液体静脉输注;B组(限制性液体复苏组)通过输注复苏液体维持MAP在60mmHg左右;C组(开放性液体复苏组)通过输注复苏液体维持MAP在100mmHg以上;D组(无液体复苏组)在断尾处止血前不予任何液体。三组休克大鼠在随后的60m in急救期接受结扎止血和足量的液体输注,液体复苏后24h各组大鼠取标本备检测。电镜和光镜下观察肠黏膜组织病理变化,Chiu氏6级病理评分评定肠黏膜损伤程度。结果复苏后24h各休克组大鼠小肠黏膜病理损伤评分及组织形态学显示不同程度损伤,其中B组损伤较轻,C组损伤最重,而对照组肠组织形态观察基本正常。超微结构显示C、D两组肠上皮细胞连接明显改变,C组损伤最重且有大量细胞调亡现象。结论非控制性失血性休克采用限制性液体复苏有利于减轻肠组织水肿,从而维护肠组织形态正常。
出处
《宁夏医学杂志》
CAS
2010年第10期933-935,F0002,共4页
Ningxia Medical Journ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