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新形势下高校构建科学人才观的思考
被引量: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针对新形势下高校在人才评价标准、人才使用管理、人才目标考核、人才投入产出、人才津贴待遇等方面存在的诸多问题进行分析探讨,指出高校构建科学人才观的重要意义,提出建立科学人才观必须确定科学的人才评价标准,正确处理显才与隐才关系,以人为本,关注人的全面发展。同时必须完善人才合理流动使用机制,建立科学的奖罚激励机制和薪酬机制以及根据科技人员的知识、技术等生产要素贡献大小进行分配的制度。
作者
张立
肖志勇
龙梦晴
机构地区
湖南农业大学人文学院
湖南农业大学人事处
出处
《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3期271-273,共3页
Journal of Changsha Railway University
基金
湖南省科技厅软科学课题(09C529)
湖南省教育厅科研课题
关键词
高校
科学人才观
分类号
F249.21 [经济管理—劳动经济]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4
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67
同被引文献
7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4
参考文献
6
1
宛晓春,方明.
高等农林教育应对金融危机的策略——基于核心竞争力的战略研究视角[J]
.高等农业教育,2009(12):3-6.
被引量:3
2
唐玲.
论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思想及其现实价值[J]
.科技信息,2009(6):58-59.
被引量:1
3
孙素梅.
高层次人才管理的创新思路[J]
.商场现代化,2008(20):300-300.
被引量:1
4
姚顺良.
论马克思关于人的需要的理论--兼论马克思同弗洛伊德和马斯洛的关系[J]
.东南学术,2008(2):105-113.
被引量:58
5
林永柏.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研究概述[J]
.吉林师范学院学报,1999(1):1-5.
被引量:9
6
自治区党委组织部理论学习中心组.国以才立 业以才兴[N]宁夏日报,2007(006).
二级参考文献
24
1
王北生.
认真学习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J]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4,24(6):106-110.
被引量:4
2
夏瑞庆.
论人的全面发展与教育[J]
.安徽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8(4):49-54.
被引量:4
3
厉以贤.
马克思关于人的学说与教育[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3(2):74-81.
被引量:9
4
肖川.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新解[J]
.教育研究与实验,1989(4):18-21.
被引量:8
5
马玉琪.
全面理解马克思教育与生产劳动两种过程相结合的学说[J]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6(4):168-172.
被引量:6
6
邬晓芒.
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 推动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协调发展[J]
.人才资源开发,2007(1):15-16.
被引量:1
7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97页.
8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95、832页.
9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362页.
10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M].人民出版社,1963年版.第374页.
共引文献
67
1
于琳.
组织育人视域下高校大学生服务型党组织建设[J]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21(16):44-47.
被引量:2
2
陈仁兴.
需要为本:托底性社会政策体系构建的价值定位与路径选择[J]
.学习与实践,2021(1):84-92.
被引量:7
3
吴琪.
成因与机制:“泛娱乐化”问题研究[J]
.现代交际,2020(15):48-50.
4
陶林.
人的全面发展与现代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价值追问——基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思考[J]
.鸡西大学学报(综合版),2008,8(1):49-52.
被引量:3
5
李炳炎,向刚.
马克思关于人的发展理论的内涵和逻辑[J]
.改革与战略,2010,26(5):27-31.
被引量:13
6
辛永赟.
安全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J]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3(4):121-122.
被引量:2
7
刘成先.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实现小馆藏大利用[J]
.滁州学院学报,2010,12(3):123-125.
8
林年冬.
弘扬海大精神 提升文化品位[J]
.海洋开发与管理,2011,28(7):64-66.
9
江乐园.
马克思需要理论与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J]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3,26(1):115-117.
10
祝捷.
关于马克思人的本质学说的研究综述[J]
.学理论,2013(1):59-60.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7
1
刘强,傅莉.
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的实践与思考[J]
.中国高校师资研究,2008(1):40-45.
被引量:16
2
郭广银.
深入实施人才强校战略 聚好用好用活大学人才[J]
.中国高等教育,2012(10):7-9.
被引量:9
3
阎光才.
“人才强校”战略内涵与其实施的现实境遇[J]
.中国高教研究,2012(11):1-5.
被引量:5
4
汪庆华,荀振芳.
人才强校:从理念到战略的路径思考[J]
.中国高等教育,2013(9):26-29.
被引量:6
5
冯晖.
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人才强校战略的实施[J]
.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3,17(3):8-12.
被引量:6
6
孙学玉.
让人才事业兴旺起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才工作的重要论述[J]
.中国人才,2014(15):4-6.
被引量:4
7
宋永华,朱晓芸.
强化高校青年人才引进与培育大格局[J]
.中国高等教育,2016(3):55-57.
被引量:14
引证文献
1
1
姜平波.
从专注到包容:“人才强校”战略的深化与发展[J]
.江苏高教,2018(4):30-33.
被引量:4
二级引证文献
4
1
徐潇.
“双一流”背景下我国高校国际化发展机遇与挑战[J]
.管理观察,2019,0(13):113-114.
被引量:1
2
聂小武.
高职院校高层次人才引进与发展剖析:问题、现状与路径[J]
.上海教育评估研究,2020,9(3):6-11.
被引量:11
3
夏晶晶.
“强校工程”背景下教师队伍建设的实践与思考[J]
.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20,5(24):119-120.
被引量:2
4
陈晓兰.
校企结合模式下高职院校人力资源管理的困境与创新策略[J]
.成长,2023(5):3-5.
1
秦晓芳.
山西省民营企业人才评价与激励机制[J]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6):50-51.
2
周启元.
关于人才评价标准问题的思考[J]
.中国人才,2003(1):30-30.
被引量:5
3
智仁.
世界顶级企业喜欢用什么人[J]
.山东农业(财源),2003(2):19-20.
4
赵文津.
浅议创新与创新人才[J]
.科学与社会,2013,3(3):25-30.
5
刘少举.
对集团总部人力资源管理的思考[J]
.黑龙江粮食,2015,0(4):23-24.
被引量:1
6
刘建中.
党管人才的四字要诀[J]
.企业改革与管理,2008(11):68-68.
7
张万生.
人才问题综述[J]
.新疆社科论坛,2004(1):21-22.
8
左为怀,陈长海.
把创新能力作为人才评价标准[J]
.政协天地,2009(8):43-44.
被引量:1
9
杨洁,田秦荣.
建立基于四维胜任力模型的电网企业财务人员评价指标体系[J]
.现代商业,2014(17):254-255.
10
魏蜀铭.
人才评价标准中的德与才[J]
.企业改革与管理,2013(5):64-65.
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