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京津冀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产业链构建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本文以京津冀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产业链的构建为主线,在对京津冀地区产业的现状及不同地区比较优势分析基础上,运用熵权系数法找出最适合该区域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产业链,并对主要的几条产业链进行优选排序,提出应该重点优先发展通信设备制造业产业链,同时重视其它产业链的构建。并为地方政府提供一些相关的政策建议。
作者
忻红
李振奇
李冰
机构地区
河北经贸大学
河北省科技情报研究院
出处
《工业技术经济》
CSSCI
2010年第10期73-78,共6页
Journal of Industrial Technological Economics
关键词
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产业链
熵权系数法
优选排序
政策建议
分类号
F062.9 [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7
共引文献
6
同被引文献
13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8
参考文献
7
1
陈秀山,张可云.区域经济理论[M].商务印书馆,2004
2
北京市统计年鉴2008.
3
天津市统计年鉴2008.
4
河北省统计年鉴2008.
5
河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河北省信息产业简报.2009.1.
6
天津政务网.天津市电子信息产业“十一五”发展规划[EB].2006.12.
7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统计年鉴综合篇(2008).
共引文献
6
1
朱丽娜,马家余.
论西部地区经济增长极的培育及政府对策[J]
.经济师,2006(8):64-65.
2
商烁.
基于GEM模型的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分析[J]
.法制与经济,2010,19(4):108-109.
被引量:2
3
王兆辉.
产业区中小企业虚拟经营战略探讨[J]
.商业时代,2010(22):90-91.
4
丁兆浩,吕勇斌.
中国农村金融发展收敛性的空间计量分析[J]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9(3):51-53.
被引量:2
5
李留法.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中的电子商务管理模式探讨[J]
.商业时代,2013(16):46-47.
被引量:1
6
王姗.
烟台市休闲体育产业发展研究[J]
.文体用品与科技,2013(14):206-207.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13
1
Z. Ren, C.J. Anumba, F. Yang, Development of CDPM matrix for the measurement of collaborative design performance in construction, Automation in Construction, Volume 32, July 2013, Pages 14~23.
2
范太胜.
基于产业集群创新网络的协同创新机制研究[J]
.中国科技论坛,2008(7):26-30.
被引量:72
3
张亚明,刘海鸥,朱秀秀.
电子信息制造业产业链演化与创新研究——基于耗散理论与协同学视角[J]
.中国科技论坛,2009(12):38-42.
被引量:21
4
李冰.
京津冀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产业链构建的实证研究[J]
.商业经济,2011(4):66-68.
被引量:7
5
李振华,贾迎新,路源.
制造业产业链视角下河北省电子信息产业标准化战略研究[J]
.信息技术与标准化,2011(4):29-32.
被引量:3
6
许彩侠.
区域协同创新机制研究——基于创新驿站的再思考[J]
.科研管理,2012,33(5):19-25.
被引量:62
7
孙中伟.
京津冀电子信息产业的竞合模式与转移路径研究[J]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12,28(4):63-68.
被引量:16
8
王曙光.
设大局者必先破局 “京津冀一体化” 顶层设计新思维[J]
.人民论坛,2014(10):36-38.
被引量:2
9
段铸,王雪祺.
京津冀经济圈财政合作的逻辑与路径研究[J]
.财经论丛,2014(6):31-37.
被引量:6
10
李艺铭,陈光.
区域电子信息制造业的转型升级路径研究[J]
.工业经济论坛,2015,2(2):135-144.
被引量:4
引证文献
3
1
朱传言,肖峋.
京津冀电子信息产业协同创新机制构建[J]
.人民论坛(中旬刊),2015,0(2):217-219.
被引量:6
2
刘胜奇.
当代电子信息制造业产业链演化与创新研究[J]
.电子制作,2016,24(11X):66-66.
被引量:2
3
李陆一.
当代电子信息制造业产业链演化与创新研究[J]
.信息记录材料,2021,22(10):50-51.
二级引证文献
8
1
刘邦凡,刘鹏举,刘乃郗.
北京市电子信息制造业发展态势与对策分析[J]
.企业经济,2016,35(5):152-156.
2
江曼琦,刘晨诗.
京津冀地区电子信息产业结构优化与协同发展策略[J]
.河北学刊,2016,36(6):135-142.
被引量:11
3
刘恒源.
电子信息与科学技术在制造业中的应用探究[J]
.电子元器件与信息技术,2018,2(9):37-39.
被引量:7
4
田学斌,李桂,牛莉,孙文竹.
京津冀协同创新文献综述[J]
.中共石家庄市委党校学报,2019,21(2):38-44.
被引量:3
5
李陆一.
当代电子信息制造业产业链演化与创新研究[J]
.信息记录材料,2021,22(10):50-51.
6
李南.
协同创新视角下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研究[J]
.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2):93-95.
被引量:2
7
万科,韩士专,黄新建.
基于CiteSpace的新常态下中国产业协同研究现状及热点分析[J]
.科技管理研究,2019,39(7):148-155.
被引量:3
8
肖峋,邓希颖,朱传言.
京津冀电子信息产业集群企业协调创新机制研究[J]
.现代经济信息,2016,0(4):447-447.
1
行业声音[J]
.现代建筑电气,2012,3(9).
2
韩溪.
我省信息产业发展势头良好[J]
.安徽省情省力,2003(6):39-39.
3
政策与信息[J]
.唐山经济,2004(2):46-48.
4
孙志恒.
科学制定“十五”计划 加速信息产业发展[J]
.科学与管理,2000,20(6):8-11.
5
陈小洪,马骏,袁东明.
中国信息产业发展政策:回顾与问题[J]
.中国发展评论,2004,6(3):34-38.
6
杨芹溪.
广东信息工业走廊的成因、特点与走势[J]
.广东经济,2001(1):16-17.
7
张晓强.
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 抓好高技术产业发展工作[J]
.中国经贸导刊,2004(23):8-10.
8
李冰.
京津冀区域产业链构建的实证研究[J]
.消费导刊,2010(1):48-49.
9
孙志恒.
对山东全面实施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重大战略决策的思考[J]
.山东经济战略研究,2003(2):13-16.
10
唐亚军,郗永勤.
生态产业链的构建研究[J]
.能源与环境,2008(3):77-79.
被引量:3
工业技术经济
2010年 第10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