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心肌酶活性改变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5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目的:观察精神分裂症患者心肌酶活性的变化,并探讨其与精神分裂症发病的关系。方法:65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A组),按精神病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分为阳性症状组(A1)43例和阴性症状(A2)32例,另选择健康体检者40例为对照(B组)。A组治疗4周后,按PANSS分为症状缓解42例和部分缓解期23例。A组治疗前后及B组体检时均抽取空腹静脉血进行心肌酶(CK、LDH、AST)活性检测。结果:治疗前A组血清心肌酶活性明显高于B组,其中A组的阳性患者明显高于阴性患者(P<0.05,0.01)。治疗4周后A组心肌酶各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0.01),与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中A组症状缓解患者明显低于部分缓解患者(均P<0.05,0.01)。结论:精神分裂症血清心肌酶活性改变与其发病及病情有关,并有可能成为精神分裂症的一个症状和病情状态性指标。
出处 《中国康复》 2010年第5期398-399,共2页 Chinese Journal of Rehabilitation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8

二级参考文献22

  • 1季福绥,许锋,孙福成,刘德平,汪芳,田伟盟.运动试验前后血清肌酸激酶的变化[J].中国心血管杂志,1997,2(4):231-232. 被引量:7
  • 2叶翠薇,杨丽芬,朱桂东.双、单相抑郁的临床相关因素的对照分析[J].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2005,31(4):311-312. 被引量:3
  • 3宋善俊.检验手册(第1版)[M].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198.
  • 4中华医学会精神科分会编.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M]·第3版[M].济南:山东科学出版社,2001..
  • 5左成业,国外医学精神病学分册,1985年,3期,129页
  • 6张伯源,心血管病的社会、心理和生理反应特点论文集,1984年
  • 7娄焕明,中华神经精神科杂志,1983年,16卷,149页
  • 8沈渔邨.精神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4.428-429.
  • 9段玉林(译).肌酸磷酸激酶,明尼苏达多相人格调查表与精神病[J].新疆医学,1984,1:28-28.
  • 10龚兰生.内科手册[M](第4版)[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1393-1397.

共引文献66

同被引文献41

引证文献5

二级引证文献34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