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从经济视角看伊斯兰文化对维吾尔族生活的影响
被引量:
7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文章探讨了伊斯兰文化对维吾尔族社会经济活动的负面影响;同时,作者就如何充分发挥伊斯兰教的积极因素,促进伊斯兰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发展新疆经济、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确保新疆长治久安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作者
阿地力江.阿布都力
机构地区
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
新疆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出处
《新疆社会科学》
CSSCI
2010年第5期74-78,共5页
Social Sciences in Xinjiang
基金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西部项目"新疆稳健政策研究"(09XZZ008)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关键词
新疆
伊斯兰文化
维吾尔族经济生活
经济发展
和谐社会
分类号
G122 [文化科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8
参考文献
8
共引文献
49
同被引文献
43
引证文献
7
二级引证文献
10
参考文献
8
1
胡欣霞.
新疆伊斯兰教宗教人士的宗教心理分析[J]
.新疆社会科学,2009(1):58-63.
被引量:2
2
马丽蓉.
论中东国家清真寺的经济功能[J]
.西亚非洲,2009(11):41-47.
被引量:2
3
金宜久.
伊斯兰教在中国的地方化和民族化[J]
.世界宗教研究,1995(1):1-8.
被引量:33
4
刘成有.
论伊斯兰文化的基本特征[J]
.云南社会科学,2002(1):53-58.
被引量:3
5
米寿江.
中国伊斯兰教都市化的过程及其发展趋势[J]
.世界宗教文化,2010(1):56-60.
被引量:6
6
《古兰经》第9章第22节.
7
龙群.
论宗教对新疆经济发展的影响[J]
.新疆社会科学,2003(6):74-78.
被引量:2
8
李建新.
新疆穆斯林人口现状与家庭生殖健康服务的新模式[J]
.西北民族研究,2007(1):19-32.
被引量:8
二级参考文献
28
1
原新.
维吾尔族人口问题综合研究[J]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26(4):1-19.
被引量:8
2
鲁临琴.
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问题探讨——以青海海东地区穆斯林群众拉面经济为例[J]
.人口与经济,2006(5):48-51.
被引量:7
3
[埃及]穆斯塔法·本·穆罕默德艾玛热编.《布哈里圣训实录精华》,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36页.
4
Masoud Kheirabadi, Iranian Cities' 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Austin: the University of Texas Press, | 991, p. 81.
5
R. b. Serjeant, The Islamic City, Paris: UNESCO, 1980, pp. 14-17.
6
R. b. Serjeant, The Islamic City, Paris: UNESCO, 1980, pp. 15.
7
R. b. Serjeant, The Islamic City, Paris: UNESCO, 1980, pp. 17.
8
高惠珠著.《阿拉伯的智慧:信仰与务实的交融》,浙江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8页.
9
[英国]G.H·詹森著,高晓译.《战斗的伊斯兰》,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第10页.
10
纳忠等著.《传承与交融:阿拉伯文化》,浙江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141-142页.
共引文献
49
1
马峻峰.
融合:回族形成的民族学解读[J]
.江南社会学院学报,2009,11(4):24-27.
2
杨青学,唐文.
多元文化影响下的巍山回族清真寺建筑[J]
.民族艺术研究,2012,25(4):72-76.
被引量:1
3
陈兮.
传播史上的奇迹——简析伊斯兰教从创建到迅速传播的原因[J]
.湖北社会科学,2005(2):101-103.
被引量:5
4
刘韬,彭立群.
西部伊斯兰体育文化的成因与内涵探究[J]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6,18(2):107-109.
被引量:4
5
王红蕾.
新疆少数民族地区伊斯兰体育文化初探[J]
.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07,22(1):75-77.
被引量:1
6
龙群,潘欣颂.
伊斯兰教和谐思想与和谐社会建设研究综述[J]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2):25-29.
7
周普元.
新疆苏非派的思想特征探析[J]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29(2):49-53.
被引量:3
8
陈焱,何其敏.
试论外来宗教的中国化路向[J]
.科学与无神论,2009(4):14-18.
被引量:1
9
马明良.
伊斯兰教的中国化与“以儒诠经”[J]
.阿拉伯世界研究,2009(5):53-60.
被引量:14
10
马晓军.
适应与创新——伊斯兰教在河南的地方发展[J]
.青海民族研究,2009,20(4):30-32.
被引量:2
同被引文献
43
1
沈奕斐.
“后父权制时代”的中国--城市家庭内部权力关系变迁与社会[J]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6):43-50.
被引量:28
2
李晓霞.
伊干其乡维吾尔族的婚姻生活[J]
.西北民族研究,1993(2):230-236.
被引量:8
3
丁文楼.
略论伊斯兰教对维吾尔文化的影响[J]
.民族研究,1991(3):11-19.
被引量:3
4
南文渊.
伊斯兰教对回族、撒拉族穆斯林经商行为的影响[J]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0(3):39-45.
被引量:4
5
潘峰,杨建伟(校对).
农民的经济行为是否符合理性?——学术争论的回顾与思考[J]
.农村经济,2006(11):81-84.
被引量:10
6
匡远配,曾福生.
中国农技推广的公共产品特征分析[J]
.农村经济,2007(7):92-95.
被引量:6
7
[美]彼得·贝格尔.《神圣的帷幕-宗教社会学理论之要素》(高师宁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8
牟钟鉴.宗教在民族问题中的地位和作用[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1998,(3).
9
完玛冷智:《藏传佛教对藏族社会生活的历史影响》,《中国民族报》2005年2月22日第3版.
10
吕大吉:《宗教学通论新编》,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第695页.
引证文献
7
1
杨骁.
新技术、新品种在农民中的推广与应用——基于新疆疏勒县的思考[J]
.农业部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2(3):26-30.
被引量:1
2
钱弘道,肖建飞.
法律人类学的研究取向:现象描述与行为评价——以维吾尔族“尼卡”和“塔拉克”婚俗为分析对象[J]
.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3(1):10-14.
3
杨骁.
关于新疆南疆三地州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思考——以新疆喀什地区疏勒县为例[J]
.实事求是,2012(3):92-94.
被引量:8
4
杨骁.
农业科技在农民中的推广与应用——基于新疆疏勒县的思考[J]
.中国农技推广,2013,29(7):7-9.
5
马伟华.
宗教对民族文化变迁的影响及其呈现的若干特点[J]
.新疆社会科学,2013(4):55-60.
被引量:1
6
朱晓波,张茜.
基于伊斯兰文化对于企业内控效率优化的研究:量表开发[J]
.山东纺织经济,2016,33(8):18-20.
7
阿巴拜克热.买买提,多力昆江.吐送尼牙孜.
让大学生认清宗教本质 强力抵御宗教向南疆高校渗透[J]
.法制与社会(旬刊),2017,0(20):232-234.
二级引证文献
10
1
史素昭.
以衣现礼:《史记》服饰描写的文化观照[J]
.求索,2014(10):166-170.
2
王晓霞.
南疆农村富余劳动力政府组织型跨省流动的发展障碍分析[J]
.特区经济,2013(12):137-138.
3
周梦蝶.
南疆地区劳务输出问题研究[J]
.商,2015,0(16):96-96.
4
胡建元,张霞.
新疆集中连片特困区农村职业技术培训状况研究——基于喀什地区的调查[J]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5,26(7):227-229.
5
张梦醒,宋玉兰,张雅茜.
喀什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J]
.天津农业科学,2016,22(6):79-83.
被引量:2
6
崔卫星.
推广先进农业技术 改变农民种植方式[J]
.吉林农业(下半月),2016(2):73-73.
被引量:3
7
罗红云,马长发.
新疆农业劳动力资源现状、影响及对策研究[J]
.新疆财经大学学报,2017(1):16-21.
被引量:2
8
高洁,孙月红.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路径分析——以新疆南疆为例[J]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2017,34(3):19-22.
被引量:1
9
马桢,陈童.
喀什地区发展庭院养殖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
.现代农业科技,2017(24):228-229.
被引量:1
10
罗红云,孙军武.
新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现状、影响及对策[J]
.新疆财经大学学报,2019(1):17-23.
被引量:3
1
荣韬.
基于经济学视角的我国动漫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J]
.现代经济信息,2013,0(21):392-392.
被引量:2
2
徐瑛,卢鸿进,宋小英.
长治久安视野下的边疆节日文化建设——从美国感恩节说起[J]
.决策探索,2014(14):71-72.
3
刘向阳.
新疆多元文化与中华文化的关系探析[J]
.实事求是,2014(5):85-89.
被引量:3
4
孙秀超.
广播电视在新疆民族地区文化建设中大有作为[J]
.记者摇篮,2015(3):29-29.
5
安应民,高新才.
论建立文化经济学的几个问题[J]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23(1):3-10.
被引量:1
6
曾兴.
基于县域经济视角的汶川会展产业发展初探[J]
.四川省干部函授学院学报,2016(3):1-4.
被引量:3
7
杨薇.
政治经济视角看中美日德[J]
.现代商业,2008(14):176-176.
8
苏远方.
发掘弘扬草原文化 建设民族文化大区[J]
.内蒙古工作,2004(3):38-39.
9
戴小江.
试论中华文化在实现祖国和平统一中的纽带作用[J]
.广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5,16(3):19-21.
10
龙志贵.
论民族文化的功能与调适[J]
.湖湘论坛,2004,17(1):77-78.
被引量:2
新疆社会科学
2010年 第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