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三分子化学反应——一个未被证实的假设
被引量: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从分子碰撞的观点考虑,二体碰撞引发的化学反应占绝对优势,这导致三体同时碰撞的三分子反应几乎不存在。按IUPAC(1996)推荐的基元反应分子数的定义,人们多年前虚拟的三分子反应机理(如NO+NO+O2——2NO2和CH3+CH3+Ar——C2H6+Ar)至今没有被证实。根据优秀教材需要不断克服"难、繁、偏、旧"的原则,建议从大学教材中精简或删去"三分子化学反应"的内容。
作者
罗渝然
俞书勤
张祖德
姚天扬
高盘良
机构地区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
南京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
出处
《大学化学》
CAS
2010年第5期81-84,共4页
University Chemistry
关键词
分子碰撞
化学反应
大学教材
三分子反应
反应分子数
二体碰撞
反应机理
分类号
O561.5 [理学—原子与分子物理]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2
参考文献
9
共引文献
13
同被引文献
34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14
参考文献
9
1
Benson S W. Acc Chem Res, 1986,19:335.
2
罗渝然,Sidney W.Benson.
什么是热化学动力学[J]
.化学通报,1989(10):22-25.
被引量:14
3
l.aidler K J. Pure & Appl Chem, 1996,68 : 149.
4
Laidler K J. Chemical Kinetics. 3rd ed. New York:Harper & Row,1987.
5
Atkins P W. Physical Chemistry. New York : W H Freeman & Company, 1978.
6
Luo Y R. Comprehensive Handbook of Chemical Bond Energies. Boca Raton:CRC Press,2007.
7
Atkinson R, Baulch D L, Cox R A,et al. Atmos Chem Phys ,2004,4 : 1738.
8
Benson S W. Thermoehemieal Kinetics. 2nd ed. New York : Wiley, 1976.
9
Pilling M J,Robertson S H,Seakins P W. J Chem Soc Faraday Trans,1995 ,91:4179.
二级参考文献
12
1
罗渝然,化学通报,1986年,10期,50页
2
罗渝然,化学通报,1986年,8期,56页
3
罗渝然,化学通报,1986年,9期,58页
4
邝生鲁,化学通报,1983年,7期,6页
5
罗渝然,化学通报,1983年,10期,8页
6
罗渝然,曲阜师范学院学报,1983年,3期,63页
7
赵国良,有机物热力学数据的估算,1983年
8
罗渝然,石油化工,1982年,11卷,228页
9
廖代正,化学通报,1981年,453页
10
罗渝然,化学通报,1981年,242页
共引文献
13
1
张秀利.
诱导效应指数与烷基衍生物某些热力学参数的关系[J]
.河北轻化工学院学报,1995,16(3):13-18.
被引量:4
2
于涛,霍红梅,钮敏.
H_(3-x)R_xSi—X键的键离解能及硅烷基自由基生成热的计算[J]
.河北科技大学学报,2005,26(3):194-196.
被引量:1
3
钮银峰,张秀利.
基团电负性与CH3—X和R—X的键裂能关系[J]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6,20(3):71-74.
4
张秀利.
烷基衍生物标准生成热和键裂能的经验计算公式[J]
.河北轻化工学院学报,1996,17(1):25-29.
被引量:3
5
张秀利,陈惠兰,容彦华,戴玉杰.
极化效应指数与某些直链碳氢化合物的标准生成热[J]
.河北轻化工学院学报,1998,19(1):22-24.
6
张秀利,陈风平,刘明礼.
极化效应指数与直链烷基衍生物的标准汽化热[J]
.河北科技大学学报,1999,20(1):22-24.
被引量:1
7
戴玉杰,张秀利,刘明礼,李伟.
极化效应指数与正链烷基衍生物的标准生成热[J]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23(1):86-87.
8
贾欣欣,戴玉杰,张秀利,刘慧敏.
诱导效应指数与某些直链碳氢化合物的燃烧热[J]
.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19(3):308-310.
被引量:1
9
赵建路,张秀利,王德松.
诱导效应指数与直链烷基衍生物的燃烧热[J]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23(3):379-381.
被引量:1
10
罗渝然.
3种化学键离解能的区别和联系[J]
.大学化学,2012,27(2):80-83.
同被引文献
34
1
段连运,华彤文.
继往开来 加强教学研究[J]
.大学化学,2005,20(6):5-10.
被引量:8
2
姚天扬.
中国大学化学教育改革25年回顾[J]
.大学化学,2005,20(6):11-18.
被引量:20
3
罗渝然.化学通报,1981,(4):50-50.
4
李大珍.浅谈关于活化能的两个问题[J].化学教育,1980,(5):14-17.
5
王磊主编.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反应原理(选修).第3版,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58-61.
6
菲利普(Phillips J S)等著.化学:概念与应用.王祖浩等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8:238.
7
张树永,万坚,李立平.
中美大学化学专业评估指标体系的比较研究[J]
.中国高等教育评估,2008,21(3):24-26.
被引量:3
8
肖丽萍,吕萍,王彦广.
化学专业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探索与实践[J]
.大学化学,2009,24(2):24-26.
被引量:42
9
张树永,张剑荣,陈六平.
大学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的基本问题和措施初探[J]
.大学化学,2009,24(4):24-28.
被引量:141
10
周远明,杨爱萍.
有机化学教学方法探索与实践[J]
.大学化学,2009,24(6):19-22.
被引量:23
引证文献
3
1
冷永刚,罗渝然.
高中教学中如何讲授化学反应的活化能[J]
.化学教育,2012,33(10):5-8.
被引量:6
2
张树永,袁梅.
如何撰写高水平的《大学化学》教学研究论文[J]
.大学化学,2015,30(1):10-15.
被引量:6
3
张红,左然.
反应动力学参数变化对MOVPE生长GaN的反应路径模拟的影响[J]
.中国科学:技术科学,2017,47(6):605-617.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14
1
谢艳华.
高中教学中讲授化学反应活化能的方法探讨[J]
.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3(6):322-323.
2
黄萍,冉鸣.
基于信息技术创设情境的活化能概念教学研究[J]
.化学教育,2013,34(8):56-58.
被引量:3
3
刘芳,李乐峰.
“酶在细胞代谢中的作用”一节教学设计[J]
.生物学通报,2014,49(5):28-31.
4
李海燕.
高中生物学中能量转化与供应知识的典型问题分析[J]
.生物学教学,2018,43(7):68-69.
被引量:1
5
李飞,吴振玉,陈平,古莉娜,李村.
做好课程教学工作的实践与思考[J]
.安徽化工,2018,44(5):103-105.
6
杨奇,陈三平,谢钢,周春生,邸友莹,高胜利.
撰写教育教学论文是提升教学研究的好手段[J]
.大学化学,2017,32(11):27-31.
被引量:2
7
张红,左然.
GaN-MOVPE生长的气相反应中自由基的作用[J]
.中国科学:技术科学,2019,49(8):939-946.
被引量:3
8
姜新东,高爽,于三三,姚慧,李漫红,阎峰,李文泽,肖林久.
应用化学“113”人才培养体系的探索[J]
.大学化学,2019,34(11):108-112.
被引量:5
9
丁绪银,寸菲,谢美然.
运用Matlab中Plot函数绘制二元共聚物组成双曲线[J]
.大学化学,2020,35(1):105-110.
被引量:3
10
姜新东,高爽,于三三,崔天放,肖林久.
有机化学科研渗透教学法的尝试[J]
.大学化学,2020,35(7):48-52.
被引量:7
1
马立滨.
生物数学中一个三分子反应非线性模型的全局稳定性[J]
.黑龙江大学自然科学学报,1989,6(2):23-25.
2
应益荣,党新益.
一个三分子反应方程的全局结构[J]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5,25(6):581-583.
3
杨水龙.
三分子化学反应模型在正平衡点的摄动解[J]
.山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15(2):19-22.
4
IUPAC开始受理2007年度青年化学家奖[J]
.大学化学,2006,21(5):52-52.
5
汪尊伟.
二体碰撞有效力程与散射长度[J]
.黄山学院学报,1996,0(2):8-14.
6
李学鹏.
一类三分子反应模型的定性分析[J]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3,9(1):23-29.
被引量:1
7
张纪岳.
第二类三分子反应系统的自振荡不稳定性[J]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2,22(3):275-284.
8
李才伟,吴金平.
细观元胞自动机与三分子反应模拟[J]
.计算机与应用化学,2000,17(5):436-440.
被引量:4
9
刘之景.
_(36)Kr^(q+)(q=1,2)与H和He碰撞的电荷剥离截面[J]
.物理学报,1999,48(7):1210-1214.
被引量:6
10
刘之景.
_(10)Ne^(q+)(q=1,4,5)与H和He碰撞的电荷剥离截面[J]
.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2000,20(2):100-102.
被引量:1
大学化学
2010年 第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