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略论鲁迅的小说创作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鲁迅先生早期的五篇文言论文,首篇《摩罗诗力说》可以看作是一篇讨伐旧文化的檄文,随后四篇论文更是充满了求新、求变的思想,表现在小说中即是对现代性的诉求。无论是对旧文化的讨伐,新文化的呼唤,贯穿鲁迅小说创作的主线始终是"立人"思想。这种"立人"的启蒙思想使得鲁迅的小说在那个急剧变革的时代成为一面永不倒的旗帜,鼓舞那些在黑暗中为中国寻找出路的革命青年,前仆后继,勇往直前。
作者
龙瑶
刘国庆
机构地区
陕西师范大学
西安工业大学北方信息工程学院后勤保卫处
出处
《黑河学刊》
2010年第10期52-54,共3页
Heihe Journal
关键词
鲁迅
现代性
立人思想
分类号
I210.97 [文学—中国文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30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4
1
鲁迅.摩罗诗力说[A].鲁迅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102.
2
鲁迅.故乡[A].鲁迅全集[C].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
3
鲁迅.呐喊自序[A].鲁迅.鲁迅全集[C].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439-441.
4
鲁迅.文化偏至论[A].鲁迅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
共引文献
30
1
胡剑波.
试论名词性尊称的变异用法[J]
.外语与外语教学,2008(5):13-15.
被引量:5
2
晋海学.
《文化偏至论》与作为方法的西方文明[J]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35(4):57-60.
被引量:3
3
王初薇.
从传统中国“鬼”到西方现代“魔”——论鲁迅“个人—人道”思想的发展[J]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33(2):66-70.
被引量:1
4
冯岩.
孑然远行的流浪者——鲁迅与余华创作思想解读[J]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24-26.
5
曹艳红.
流浪与追寻——鲁迅开创现代文学流浪叙事的发韧意义[J]
.新西部(理论版),2010(5):105-105.
被引量:1
6
姚辉.
论鲁迅与郁达夫文艺思想的差异[J]
.社科纵横,2010,25(10):88-90.
被引量:1
7
王晓初.
鲁迅“个”的思想的历史意义与现代价值[J]
.中国文学研究,2011(3):32-36.
被引量:4
8
颜水生,王景科.
“个人主义”与中国现代散文[J]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56(6):20-24.
被引量:2
9
张向东,刘永睿.
鲁迅与戏[J]
.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8(2):23-26.
10
符杰祥,钱静.
心声·个人·自觉——鲁迅反思中国现代性的三个命题[J]
.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2012(5):88-94.
1
李朝朝,郑鹏程.
作为态度的抗争——以思想的自欺性分析鲁迅的“立人”思想[J]
.克拉玛依学刊,2014,4(6):62-67.
2
余华:30岁之后读鲁迅[J]
.语文教学与研究(读写天地),2010(3):2-2.
3
李强.
从故事中读出……——与中学生谈学习鲁迅小说[J]
.新读写,2006(10):54-56.
4
西仓.
惜才[J]
.法制博览(名家讲坛、经典杂文),2014(10):67-67.
5
朱仲南.
配角黄菡[J]
.南风窗,2016,0(10):92-92.
6
武威.
车在高速公路上飞驰[J]
.诗刊,2014(4):80-80.
7
宋其干.
世界风云抒怀三首[J]
.中华魂,2017,0(5):71-72.
8
蒋方舟.
玫瑰即玫瑰[J]
.知识窗(教师版),2015(11):16-17.
9
曹浩隽.
“救救孩子”的真诚呐喊——鲁迅笔下儿童形象与“立人”思想之联系[J]
.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1):253-254.
被引量:3
10
杨腾霄.
意境(组诗)[J]
.大理文化,2012(8):66-68.
黑河学刊
2010年 第10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