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2004年对香港电影来说是个标志性的年份,因为从这一年开始,由于CEPA(《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第三阶段的实施,香港电影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多地、更深入地融入中国内地电影产业,两地电影人之间进行了更加密切的合作。无论是拍片、发行或在内地投资兴建电影院等都发生了很大变化。这个变化不仅仅在于中国内地电影市场,同时也让香港电影本身出现了不一样的状况。本期在《当代电影》上刊发的是来自香港电影业界各方面代表在"融合与复兴——香港电影发展态势恳谈"座谈会上的发言整理稿。很难得的是在这个本属于香港人家庭日的星期天,有这么多香港电影人抽空出席了座谈会。关于"融合",参会者根据自身的从业经验和体会回顾并总结了以下问题:1.经过这些年与内地的合拍、协拍,或者是与内地发行公司共同发行、宣传合拍片,香港电影经历了一个怎样的过程?2.香港电影人与内地的同行在合作过程中,从剧本到拍摄等方面有什么好的经验?并存在哪些方面的问题?3.香港电影以拍摄类型片作为强项,其电影文化和审美方面在合拍的过程中为内地电影人带来了哪些启发?香港的电影文化在融合中是否得到了很好的体现?围绕"复兴",大家展开了积极的讨论。因为近两年香港电影本身在纯港片的制作和票房表现上似乎出现了新的迹象,例如过千万票房的港产片又出现了,而且还不止一两部;一些本土题材也吸引年轻观众,出现了像《岁月神偷》这样在威尼斯影展上得奖的影片,尽管《岁月神偷》所得的并不是一个什么大奖,但对于好长一段时间未曾在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影展上拿奖的香港电影而言,的确是个鼓舞。那么,香港电影真的复兴了吗?香港电影有着它本来的发展历史和特别的文化意义,但它从来就与中国文化有着天然的联系。香港电影、香港电影人必将在中国电影市场化、类型化的发展过程中担负起责任,与内地电影人一道携手共进,开启中国电影产业的新篇章。
出处
《当代电影》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2-19,共8页
Contemporary Cinem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