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寻根”:文学的身份焦虑与困境 被引量:1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不管是把“寻根”理解寻找传统文化之根,还是寻找民族审美意识之根,作为创作现象的文学“寻根”实际上以各种形态贯穿中国文学现代化的整个过程。从鲁迅的《阿Q正传》到鲁彦《菊英的出嫁》、台静农《拜堂》、蹇先艾《水葬》等一大批乡土小说,展示的均是传统文化制约下的生命与灵魂。即使后来的赵树理,也是立足于农民内心深处根深蒂固的习俗和道德。
作者 梁光焰
出处 《文艺争鸣》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12-116,共5页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10

  • 1丁帆.新时期乡土小说与市井小说:民族文化心理结构的解构期[J].小说评论,1988(2):3-8. 被引量:12
  • 2李存葆.《在变化中寻找自己》,《我的文学观》,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7年版,第246页.
  • 3汪曾祺.《我的创作生涯》,李辉编,《汪曾祺自述》,大象出版社2002年版,第212页.
  • 4王蒙.《我们的责任》[J].文艺报,1979,.
  • 5洪于诚.《中国当代文学史·史料选:1945--1999》,长江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第726-727页.
  • 6韩少功,李建立.文学史中的“寻根”[J].南方文坛,2007(4):74-79. 被引量:27
  • 7李庆西.寻根:回到事物本身[J].文学评论,1988(4):14-23. 被引量:79
  • 8阿城.《文化制约人类》[J].文艺报,1985,.
  • 9江曾祺.《七十书怀》,李辉编,《汪曾祺自述》,大象出版社2002年版,第181页.
  • 10李星,孙见喜.《贾平凹传》,郑州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57页.

共引文献113

同被引文献21

  • 1钟文.“寻根文学”的政治无意识[J].天涯,2009(1):191-201. 被引量:6
  • 2张韧.邓友梅小说的民俗美与时代色彩——谈中篇小说《烟壶》及其他[J].文学评论,1984(3):12-15. 被引量:4
  • 3张均,韩少功.用语言挑战语言——韩少功访谈录[J].小说评论,2004(6):16-21. 被引量:44
  • 4德勒兹.《康德与柏格森解读》,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181-97.
  • 5德勒兹和迦塔利.《资本主义与精神分裂(卷2).千高原》,姜宇辉译(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10年)第四部分.
  • 6柏格森.《物质与记忆》,肖聿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1)第四章.
  • 7Deleuze, G.. Difference and Repetition. Trans. Paul Patton.New York .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231.
  • 8《资本主义与精神分裂(卷2).千高原》,姜宇辉译(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10年).
  • 9M.M.巴赫金.《巴赫金全集(第六卷).拉伯雷的创作与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的民间文化》,李兆林,夏忠宪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
  • 10Colebrook, Claire. Gilles Deleuze. New York. Routledge, 2002.

引证文献1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