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古代乐官对传播发展的影响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在先秦礼乐一体的制度下,乐官作为礼乐的承载者及传播者受到了统治阶级的重视,故在先秦的历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又因其自身独具的听音知律、宗教、传诵及教育等功能对中国礼乐文化的传播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作者
黄慧敏
宋永琴
机构地区
大连理工大学人文学院
出处
《今传媒》
2010年第11期172-173,共2页
Today's Mass Media
关键词
乐官
传播
礼乐文化
先秦时期
分类号
G51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51
参考文献
9
共引文献
124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9
1
王耀星.
先周时期“巫”之乐官身份考略[J]
.沙洋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9(1):54-57.
被引量:3
2
李小虎.
瞽矇与中国古代礼乐文化[J]
.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8(3):67-71.
被引量:3
3
王洪臣著.诗经纵论[M].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7.
4
李树军.
周代乐官与《诗经》的传播[J]
.新疆社科论坛,2004(4):19-22.
被引量:3
5
李学勤.西周史与西周文明[M].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7.
6
汪宁生.
从原始记事到文字发明[J]
.考古学报,1981(1):1-44.
被引量:111
7
孙顺华.
中国文字载体的演变及其规律[J]
.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2004(6):98-102.
被引量:8
8
陶愚川.中国教育史比较研究[M].山东教育出版社,1985.
9
钟琛.
“礼崩乐坏”新释——先秦礼乐的传播学研究[J]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7(2):56-60.
被引量:3
二级参考文献
51
1
于省吾.
关于古文字研究的若干问题[J]
.文物,1973(2):32-35.
被引量:118
2
汪宁生.
从原始记事到文字发明[J]
.考古学报,1981(1):1-44.
被引量:111
3
盖山林.
内蒙阴山山脉狼山地区岩画[J]
.文物,1980(6):1-11.
被引量:14
4
唐兰.
关于江西吴城文化遗址与文字的初步探索[J]
.文物,1975(7):72-76.
被引量:55
5
湖北江陵凤凰山一六八号汉墓发掘简报[J]
.文物,1975(9):1-7.
被引量:93
6
沧源发现新的崖画[J]
.思想战线,1978,4(6):93-93.
被引量:1
7
殷之彝.
山东益都苏埠屯墓地和“亚醜”铜器[J]
.考古学报,1977(2):23-34.
被引量:45
8
季云.
藁城台西商代遗址发现的陶器文字[J]
.文物,1974(8):50-53.
被引量:14
9
殷涤非,罗长铭.
寿县出土的“鄂君启金节”[J]
.文物,1958(4):8-11.
被引量:55
10
青海乐都柳湾原始社会墓地反映出的主要问题[J]
.考古,1976(6):365-377.
被引量:36
共引文献
124
1
朱建军.
对彝文发生问题的几点认识[J]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07,22(3):24-28.
被引量:1
2
汪清,韩中敏.
汉字起源的技术与社会条件分析[J]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08,24(2):43-48.
3
杨毅.
论西南少数民族档案的源头[J]
.云南社会科学,2000(S1):148-151.
被引量:4
4
顾浙秦.
试论古汉字的性质及其文化蕴藉[J]
.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3):57-60.
被引量:2
5
裘士京.
原始刻划符号性质与文字起源刍议[J]
.吕梁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27(1):22-26.
被引量:1
6
陈玭.
青海乐都柳湾墓地彩绘符号研究[J]
.南方文物,2012(4):84-94.
7
刘恩元.
贵州威宁中水汉墓出土陶器刻划符号初探[J]
.贵州社会科学,1984(5):76-81.
被引量:1
8
熊昭明.
广西先秦刻划符号刍议[J]
.广西民族研究,1993(2):99-102.
被引量:1
9
唐建.
贾湖遗址新石器时代甲骨契刻符号的重大考古理论意义[J]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2,34(3):94-107.
被引量:15
10
刘德增.
鸟夷的考古发现[J]
.文史哲,1997(6):85-90.
1
许韶歆.
在新课改背景下学校礼乐文化的应用[J]
.教师,2015,0(3):94-95.
被引量:1
2
李启洪,许韶歆,张建设,刘晚晴.
初中生行为习惯养成策略新论——以礼乐文化涵养初中生行为习惯[J]
.当代教育论坛,2015(2):18-25.
被引量:2
3
沈淑雅.
浅谈民族精神教育在历史课堂教学中的实践——以《高中历史》第二分册《封邦建国与礼乐文化》一课为例[J]
.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1(27):175-175.
4
龙文玲.
论楚辞与礼乐文化[J]
.职大学报,2002(3):23-27.
5
赵丽端.
儒家礼乐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路径研究[J]
.平顶山学院学报,2016,31(6):122-125.
被引量:2
6
郭芳.
幼儿园体验式礼乐教学的价值与实施[J]
.学前教育研究,2016(6):67-69.
被引量:3
7
赵艳辉.
让民乐之花盛开在音乐的课堂[J]
.辅导员(中下旬)(教学版),2011(14):111-111.
8
丁建平.
道成吏身——《韩非子》与师旷形象的沿革[J]
.文教资料,2008(1):62-64.
9
成春明.
用人格的魅力育人[J]
.学校管理,2007,0(5):49-49.
10
邓生民.
我国古代官学教官的官位和俸禄[J]
.教育学术月刊,1990(2):70-76.
今传媒
2010年 第1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