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新时期我国道德教育的路向选择 被引量:2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中国道德和道德教育的问题因社会进程相异而显示出与西方发达世界不尽相同的特点。新时期中国道德教育的路向选择应该更有益于道德教育回归其自身存在的运动方式,更有益于促进当代中国人的自由自觉的道德生活。当代中国道德教育只有基于完整的现实的人的理解,培养好人与好公民相统一的道德人,才能摆脱社会本位抑或个人本位、现代抑或传统、本土抑或西方的非此即彼地争论,超越理论上和实践中的偏见和成见,从整体上既保证了道德教育的本真意义又充分体现了时代要求。
作者 刘丙元
出处 《当代教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9期6-10,共5页 Contemporary Education Sciences
基金 作者主持的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2009年度教育部重点课题<当代中国道德教育哲学的理论与实践困境及其对策研究>(批号DEA090273)阶段性成果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9

二级参考文献9

  • 1高伟.回归生存本体的教育[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24(1):8-15. 被引量:14
  • 2别尔嘉耶夫.论人的使命[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1..
  • 3赵汀阳.论可能生活[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 4亚里士多德.廖申白译注.尼各马可伦理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134-140.
  • 5金生鈜.德性与教化[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 6马克思.《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M].马克思恩格斯选集[C].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 7约翰·麦考米克.施米特对自由主义的批判[M].徐志跃,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
  • 8阿拉斯代尔·麦金太尔.伦理学简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24.
  • 9卡尔·雅斯贝斯.时代的精神状况[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3.

共引文献1129

同被引文献17

  • 1[美]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 2孙立平.中国社会正在加速走向溃败[EB/OL].中华学术网,http://www.xschina.org.2010-4-20.
  • 3[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尼各马科伦理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 4[德]康德.实践理性批判[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
  • 5[法]爱弥尔·涂尔干.道德教育[M].陈光金,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 6冯俊,龚群.东西方公民道德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417-418.
  • 7Gordon C. Ruscoe, Moral Education in Revolutionary Society, Theory into Practice, Vol. 14, No. 4, Moral Education, 1975, p. 259.
  • 8茅以升.中国人的道德愿景[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8.
  • 9[美]罗尔斯.正义论[M].何怀宏,等,译.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1.
  • 10I.ian Jian Sheng, Moral Education in New China, Inter- national Review of Education, Vol. 26, No. 2, Problems of Teaching Moral Values in Changing Society (1980), p. 199.

二级引证文献5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