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美国劳动争议处理模式及其启示
被引量: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我国现行劳动争议处理制度存在诸多问题和弊端亟待完善,借鉴美国劳动争议处理模式,对于我国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
员金松
机构地区
中共新乡市委党校
出处
《特区经济》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91-93,共3页
Special Zone Economy
关键词
中国
美国
劳动争议处理
启示
分类号
D922.5 [政治法律—民商法学]
D971.2 [政治法律—法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4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20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5
1
陈双喜.
论劳动争议仲裁制度改革[J]
.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1(3):4-6.
被引量:4
2
魏巍.
试论我国劳动争议处理模式的重构[J]
.警官教育论坛,2008(1):39-43.
被引量:2
3
钱德关.
劳动争议处理制度的改革与完善[J]
.江淮论坛,2006(2):69-72.
被引量:2
4
哈晓斯,王瑞.
美国的劳动争议处理制度[J]
.中国人力资源社会保障,2006,0(3):48-49.
被引量:10
5
张荣芳.
美国劳资争议处理制度及其借鉴[J]
.法学评论,2004,22(1):113-117.
被引量:11
二级参考文献
14
1
韩哲.
关于司法审查制度的思考——以法官李慧娟、赵广云受处分事件为视角[J]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4,23(4):111-115.
被引量:8
2
汤维建.
论司法公正的保障机制及其改革[J]
.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19(6):31-44.
被引量:13
3
程延园,Barbara Darimont.
中德社会保障争议处理制度比较研究[J]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5(2):55-59.
被引量:10
4
韩桂君.
修改《劳动法》若干问题研究——从基本理念和具体制度层面分析[J]
.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05(3):38-45.
被引量:12
5
孙德强.
劳动法在立法技术上的缺陷及其完善[J]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05,19(3):36-40.
被引量:4
6
[日]T·哈纳米 (比)R·布兰佩因 余云霞 赵炜 王慧 译.《市场经济国家解决劳资冲突的对策》[M].中国方正出版社,1997年7月第1版.第192-193页.
7
.《集体合同规定》第24条和第27条[Z].,..
8
[美]丹尼尔·奎因·米尔斯 李丽林 李俊霞译.《劳工关系》[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年10月第1版.第377-379页.
9
.《国家劳资关系法》第9条[Z].,..
10
.《美国劳资关系管理法》第2条[Z].,..
共引文献
20
1
续东.
我国劳动争议解决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吕梁教育学院学报,2005,22(3):8-9.
2
周隽超.
我国劳动纠纷解决机制的实践困境与创新之维[J]
.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7(6):29-34.
被引量:1
3
郭庆珠.
ADR在化解社会矛盾中的功能机制研究——以行政调解为研究样本[J]
.法学杂志,2011(S1):371-375.
被引量:10
4
李晓霞.
美国与德国劳动法律体系概述与比较[J]
.国外社会科学,2006(1):69-72.
被引量:7
5
鞠海亭.
让司法成为农民工消费得起的产品——以诉讼成本分析为视角[J]
.人民司法,2007(03S):65-68.
被引量:2
6
张冬梅.
劳动争议处理体制的比较研究——兼谈《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的不足和完善[J]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08,22(3):45-49.
被引量:19
7
赵信会.
论我国的劳动争议调解制度[J]
.行政与法,2009(11):98-102.
被引量:12
8
张定跃.
企业内部劳动关系的博弈分析[J]
.河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10(1):36-38.
9
李平安.
和谐社会视阈下我国劳动争议处理制度的完善[J]
.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10,12(2):125-127.
被引量:1
10
李文沛.
英美集体争议处理机制及其对中国的启示[J]
.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1(5):118-122.
被引量:6
引证文献
1
1
范仲文.
美国劳动争议处理制度特征与启示[J]
.四川劳动保障,2017,0(S2):10-11.
1
刘晨男.
不同国家劳动争议处理模式[J]
.中国劳动,2009(6):26-27.
被引量:4
2
陈雁.
和谐社会下劳动争议处理模式——兼评《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J]
.法制与社会(旬刊),2010(20):130-131.
3
陈宏伟.
浅议劳动争议仲裁与诉讼的若干问题[J]
.广东经济管理学院学报,2004,19(3):82-84.
被引量:4
4
穆随心.
试析《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的不足及完善[J]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8(6):122-126.
被引量:1
5
王汇.
重建我国劳动争议处理机制[J]
.池州师专学报,2005,19(2):49-50.
被引量:1
6
张益玮.
我国劳动争议处理模式探析——兼议相关机制的局部性重构[J]
.法制与社会(旬刊),2012(24):243-244.
7
侯希斌.
浅论《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规定的劳动争议处理模式及缺陷[J]
.商情,2008(6).
被引量:2
8
王长江.
劳动争议处理模式再探讨[J]
.郑州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18(3):46-48.
被引量:9
9
黄进才.
农民工权利司法救济路径探析[J]
.法学杂志,2012,33(4):13-16.
被引量:2
10
谢青.
劳动争议的界定及其分类处理[J]
.政治与法律,2008(10):128-134.
被引量:3
特区经济
2010年 第10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