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2项指标联合检测在诊断原发性肝癌中的应用
被引量:
7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早期原发性肝癌(PHC)多无明显的临床症状和体征,且病灶小于5cm,一般不易发现,甲胎蛋白(AFP)对PHC是较为特异的标志物,但仍有30%~40%的患者(特别是小肝癌)呈阴性或低浓度,使这一部分PHC诊断较为困难。近年来,a-L-岩藻糖苷酶(AFU)作为一种新的PHC诊断标志物,日益受到研究人员的关注。
作者
周飞
机构地区
江西丰城矿务局总医院
出处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0年第21期2430-2431,共2页
Laboratory Medicine and Clinic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Α-L-岩藻糖苷酶
甲胎蛋白
分类号
R446.1 [医药卫生—诊断学]
R735.7 [医药卫生—肿瘤]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4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44
同被引文献
92
引证文献
7
二级引证文献
26
参考文献
3
1
刘建武.
连续监测法测定血清 α-L-岩藻糖苷酶[J]
.临床检验杂志,1997,15(3):153-154.
被引量:16
2
张抗,万雄萍.
血清中α-L-岩藻糖苷酶及其在肝癌诊断中的作用[J]
.临床检验杂志,1994,12(4):214-215.
被引量:18
3
于志伟,杨晓卫.
血清α—L—岩藻糖苷酶的测定方法[J]
.中华医学检验杂志,1992,15(3):139-141.
被引量:14
二级参考文献
4
1
沈薇,中华内科杂志,1989年,28卷,397页
2
王毓三,中华医学检验杂志,1988年,11卷,129页
3
王念跃,临床检验杂志,1995年,13卷,301页
4
于志伟,杨晓卫.
血清α—L—岩藻糖苷酶的测定方法[J]
.中华医学检验杂志,1992,15(3):139-141.
被引量:14
共引文献
44
1
王勇.
α—L—岩藻糖苷酶和甲胎蛋白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J]
.青海医药杂志,2008,38(5):47-48.
被引量:3
2
纪全江,孙丽丽.
α-L-岩藻糖苷酶检测的临床应用[J]
.医学检验与临床,2008,20(4):79-80.
被引量:4
3
姜萍,尤涛.
α-L-岩藻糖苷酶在原发性肝癌诊断中的应用[J]
.实用医技杂志,2004,11(09A):1720-1721.
被引量:2
4
侯振江,张宗英.
α-L-岩藻糖苷酶诊疗肝癌的应用[J]
.世界今日医学杂志,2000,1(5):551-552.
5
袁平宗,李传达,张宁.
PNP法测定血清α-岩藻糖苷酶的实验室探讨[J]
.泸州医学院学报,2005,28(1):76-77.
6
李小玲.
270例原发性肝癌α-L一岩藻糖苷酶测定及其临床意义[J]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1995,12(3):376-378.
7
杨永红,叶震旋,王树辉,安仕刚.
肝素抗凝血浆用于检测十项酶活力生化指标的探讨[J]
.检验医学与临床,2005,2(4):180-182.
被引量:16
8
周燕,黄梅芳,林军,肖建群,邓长生.
AFu与AFP联合检测在原发性肝癌中的诊断意义[J]
.湖北医科大学学报,1996,17(1):91-93.
被引量:4
9
赵守城,吴秋萍,张捷.
血清α-L-岩藻糖苷酶活性在诊断早期肝癌中的价值[J]
.医学综述,1996,2(8):442-443.
10
张瑞鉴,许木耳,赵青,徐朝焰,曾燕,陈朝辉.
AFP和AFU联合检测对原发性肝癌诊断的意义[J]
.肿瘤研究与临床,1996,8(2):85-87.
被引量:2
同被引文献
92
1
吴家明.
肝实质损害患者凝血、抗凝和纤溶指标检测及其临床意义[J]
.临床检验杂志,2004,22(6):463-463.
被引量:30
2
菅志远,李小刚,李宜雄.
AFP与AFU联合检测在肝癌术后复发早期诊断中的意义(英文)[J]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5,15(1):12-14.
被引量:5
3
李媛媛,田苗.
肝纤维化和血清标志物联合检测在肝病诊断中的应用[J]
.贵阳医学院学报,2005,30(1):39-41.
被引量:28
4
胡敏华,陈燕,黄建英.
肝癌患者癌胚抗原检测的临床意义[J]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06,27(1):10-11.
被引量:18
5
林粤,韩玲霞.
恶性肿瘤患者凝血指标测定的临床评价[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6,15(5):636-637.
被引量:25
6
章诺贝,张吉翔.
甲胎蛋白在肝癌细胞中表达调控的研究进展[J]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06,27(10):916-918.
被引量:1
7
Penny Whiting,Anne WS Rutjes,Johannes B Reitsma,Patrick MM Bossuyt,Jos Kleijnen,刁骧(译),艾昌林(译),秦莉(审校),姚巡(审校).
QUADAS的制定:用于系统评价中评价诊断性研究质量的工具[J]
.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07,7(4):296-306.
被引量:68
8
白继文.检验医学技术[J]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362-363.
9
张天泽.肿瘤学[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2669.
10
罗速.肝肿瘤标志物与肝癌早期诊断的研究.吉林大学硕士论文,2001:1-122.
引证文献
7
1
万溅,刘协红.
AFP联合3种血清标记物检测提高原发性肝癌的诊断率研究[J]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1,32(8):897-898.
被引量:4
2
罗春华.
凝血功能四项、TF、AT-Ⅲ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意义[J]
.社区医学杂志,2011,9(12):3-4.
被引量:3
3
陈建国,高晓阳,吴白平.
3项指标在原发性肝癌诊断治疗中的应用[J]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2,9(8):902-903.
被引量:7
4
史攀,张千山,张玲.
甲胎蛋白在临床诊断中的应用[J]
.中医药临床杂志,2012,24(4):377-379.
被引量:6
5
聂海玲.
甲胎球蛋白和癌胚抗原联合检测对肝癌诊断的价值分析[J]
.中国实用医药,2013,8(8):96-97.
6
李灵娟.
抗凝血酶Ⅲ测定的临床意义[J]
.实用医技杂志,2013,20(10):1086-1087.
被引量:2
7
霍怡杉,黄艳春,彭玉澄,张晓光.
血清a-L岩藻糖甘酶与血清甲胎蛋白联合检测对原发性肝癌诊断价值的Meta分析[J]
.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14,14(11):1326-1331.
被引量:4
二级引证文献
26
1
丁巳娟,石泉贵.
肿瘤标志物甲胎蛋白的临床应用[J]
.西藏医药,2014,35(1):48-50.
2
伍超凡.
肿瘤标志物在医学诊断中的应用进展[J]
.铁路节能环保与安全卫生,2013,3(3):160-164.
被引量:1
3
李爱丽,黄丽芳,成君俐,吴伟兵.
多种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在常见恶性肿瘤诊治中的价值[J]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2,9(5):521-522.
被引量:10
4
朱薇,葛君琍,张利强,高海锋,赵秋剑.
AFP、CEA、CA199、CA-125联合检测对肝癌、肝硬化诊断的临床价值[J]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2,33(15):1902-1904.
被引量:17
5
陈琳,曹亚丽,王峰,吴月平,邵建国.
肝癌患者血清高尔基体蛋白73检测及其意义[J]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2,33(17):2056-2057.
被引量:8
6
李灵娟.
抗凝血酶Ⅲ测定的临床意义[J]
.实用医技杂志,2013,20(10):1086-1087.
被引量:2
7
段涛,周亮,李伟强,党立力,李庆军,李伟民,窦科峰,李海民.
CC趋化因子受体-2在肝细胞肝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J]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2013,19(9):686-690.
被引量:2
8
李文兵,高波.
联合检测肿瘤标志物在消化道恶性肿瘤中的应用研究[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23(18):1954-1956.
被引量:12
9
杜红梅,陈兆云,古丽娜尔.沙丁.
血清5’-NT、TBA及GGT检测在肝脏疾病中的临床价值[J]
.安徽医药,2014,18(6):1082-1084.
被引量:18
10
霍怡杉,黄艳春,彭玉澄,张晓光.
血清a-L岩藻糖甘酶与血清甲胎蛋白联合检测对原发性肝癌诊断价值的Meta分析[J]
.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14,14(11):1326-1331.
被引量:4
1
杜英,徐彤,刘翠晴,胡慧静,李贵.
浅谈血清AFU和AFP联合检测在早期原发性肝癌诊断中的应用[J]
.中国保健营养(下半月),2013,0(5):1543-1544.
被引量:1
2
张秋寅,张国梁,靳文杰.
经皮肝穿刺射频消融对早期原发性肝癌的治疗意义[J]
.吉林医学,2012,33(1):81-82.
被引量:3
3
张俊,赵永祥.
甲胎蛋白与CT增强扫描对早期原发性肝癌的诊断价值[J]
.生物技术世界,2016,13(5):240-240.
被引量:2
4
宁雪坚,于洪波.
三维适形放疗在原发性肝癌治疗中的应用进展[J]
.山东医药,2011,51(18):115-116.
被引量:4
5
李玉,张素静,刘小亮,曲宝林.
立体定向放射治疗50例早期原发性肝癌临床疗效观察[J]
.肿瘤学杂志,2016,22(1):49-52.
被引量:7
6
李瑞锋.
血清AFU等联合检测在早期原发性肝癌患者诊断中的应用[J]
.现代养生,2015,0(22):27-27.
7
韦仕高,韦霞,韦忠理.
血清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价值[J]
.现代预防医学,2010,37(13):2598-2599.
被引量:11
8
张原琪,唐礼新,黄里.
血清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对原发性肝癌诊断的价值[J]
.中国医疗前沿,2010,5(18):69-69.
被引量:10
9
刘刚,庞利群,徐三荣,朱秋伟.
血清AFP、AFU、CEA联合检测对原发性肝癌诊断的临床价值[J]
.热带医学杂志,2007,7(11):1094-1095.
被引量:3
10
唐明照.
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价值[J]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2,12(11):2572-2572.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10年 第2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