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中国集体想象与美国自我幻想——论赛珍珠作品中的救赎情结
被引量: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东风·西风》和《龙子》分别是赛珍珠早期和晚期的代表作品之一。两部作品相差十多年,其中的美国形象却惊人的相似,它们最大的特征就是救赎观念。这个观念既来源于中国社会对美国的集体想象,也混同了美国的自我幻想。
作者
周子玉
机构地区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出处
《船山学刊》
CSSCI
2010年第4期194-196,共3页
Chuanshan Journal
关键词
美国形象
救赎
美国使命观
分类号
I712 [文学—其他各国文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
参考文献
15
共引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3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1
参考文献
15
1
Denise M.Bostrlroff,The Presidency and the Rhetoric of Foreign Policy,Columbia:University of South Carolina Press,1994,PP.177.
2
兰斯·贝内特.政治的神圣性:民间宗教与美国政治[J].社会学情报,1997,(14):93.
3
James O.Robertson,American Myth American Reality,New York:Hill & Wang,1980,PP:53.
4
A.Decond(ed),Encyclopedia of American Foreign Policy,New York:Scribner,1978,PP:859.
5
Edward M.Bums,The American idea of mission:Concepts of National purpose and Destiny,New Bruswick Rutgeers University Press,1957,PP:143.
6
Artliu.M.Schlesinger.Jr,The Cycles of American History,Boston:Freedom press,1986,PP:46.
7
Sterling Johoson,Global Search and Seizure:the US National In retest and International Law,Sanjose:Brookfield,1994,pp:132.
8
孙恤.《留美学生李净氏》[J].中国与西洋文明,.
9
许守徽.《论国粹无阻于欧化》[J].国粹学报,.
10
康有为.《中国颠危误在全法欧美而尽弃国粹说》[J].不忍杂志,1912,.
二级参考文献
1
1
陈学恂:《中国近代教育文选》,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年3月。
共引文献
3
1
吕宽庆,郑明月.
使命观思想与美国外交关系之考察[J]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5(3):5-9.
2
左玉河.
中国本位文化论争与“现代化”共识的形成[J]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10(5):139-144.
被引量:1
3
王凌超,徐坚俊.
回顾与展望: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近代留学教育研究述评[J]
.社会科学动态,2023(10):59-68.
同被引文献
3
1
陈树林.
文化模式中的宗教[J]
.世界宗教研究,2009(3):1-9.
被引量:6
2
梁香伟,姚慧卿.
不一样的救赎:宗教救赎与人性救赎——赛珍珠的《群芳亭》与多丽丝·莱辛的《野草在歌唱》比较分析[J]
.宿州学院学报,2010,25(3):37-39.
被引量:4
3
梁志芳.
中国农村生活的史诗——赛珍珠小说《大地》的文学人类学解读[J]
.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3(2):26-31.
被引量:12
引证文献
1
1
赵东.
从赛珍珠的诺贝尔文学奖授奖词解读《大地》的宗教救赎意识[J]
.名作欣赏(评论版)(中旬),2013(6):117-119.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1
1
张媛.
赛珍珠《大地》研究综述——基于“中国知网”的数据[J]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2(6):29-35.
被引量:7
1
贾斌武.
论台湾电影中的美国显影[J]
.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12(5):67-71.
被引量:1
2
文化安全:最有力的维护是创新[J]
.法制与社会,2013(10):57-57.
3
贺昌盛,黄云霞.
被塑造的“他者”--近代中国的美国形象[J]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58(2):36-42.
被引量:7
4
天际鸿影逝 文化永留传[J]
.少年博览(初中版),2011(9):32-33.
5
高瑞.
诗人与巫的原型内涵[J]
.剑南文学(经典阅读)(上),2013(6):156-156.
6
裴伟.
她,使一座城市与众不同!——江苏镇江市举行赛珍珠文化交流活动[J]
.镇江社会科学,2013(3):42-43.
7
王晓德.
“美国化”与德国反美主义的文化释读[J]
.世界历史,2008(2):24-35.
被引量:2
8
杨松芳.
异国形象研究中的文化透析[J]
.社会科学辑刊,2007(6):266-268.
被引量:2
9
周思源.
东风?西风!——关于赛珍珠的“西风化”[J]
.考试周刊,2009(10):29-30.
被引量:1
10
咸慧慧.
赛珍珠中西文化融合思想的解析[J]
.考试周刊,2009(29):30-31.
船山学刊
2010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