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工程学的学术思维与基本理论
被引量:2
SCIENTIFIC THOUGHT AND THEORY OF GEOENGINEERING
出处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357-359,共3页
Chinese Journal of Rock Mechanics and Engineering
参考文献15
-
1梁炯鋆,黄鼎成,邢念信,林选青.工程地质体控制论[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1992,11(2):117-129. 被引量:9
-
2王思敬.略论工程地质学思维[J].工程地质学报,1997,5(4):289-291. 被引量:16
-
3王思敬,工程地质学报,1997年,4期,1页
-
4孙广忠,孙广忠地质工程文选,1997年
-
5孙广忠,地质工程的理论与实践,1996年
-
6朱维申,复杂条件下围岩稳定性与岩体动态施工力学,1995年
-
7于学馥,岩石力学新概念与开挖结构优化设计,1995年
-
8孙广忠,工程地质与地质工程,1993年
-
9梁炯筠,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1992年,11卷,2期,117页
-
10孙玉科,边坡稳定性分析,1988年
共引文献23
-
1曹丽文.工程地质学思维方法培养的教学研究[J].中国地质教育,2002,11(4):54-55. 被引量:16
-
2李宁新.工程地质勘察学若干理论问题探讨[J].人民珠江,2005,26(4):15-17. 被引量:24
-
3邵艳.土木专业工程地质学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安徽建筑,2006,13(2):142-143.
-
4王乾程,韩文.社会发展与环境工程地质学[J].科技创新导报,2009,6(6):122-122.
-
5光耀华.工程地质新思维与新方法[J].广西水利水电,1999(1):48-52.
-
6王哲,陈东瑞,张勇.土木工程专业工程地质课程实践教学方法探讨[J].高等建筑教育,2010,19(4):125-127. 被引量:21
-
7尚敏.基于创新思维培养的工程地质教学研究[J].高等建筑教育,2010,19(5):81-83. 被引量:4
-
8殷跃平.挑战与机遇:从三峡库区移民安置论工程地质的发展[J].水文地质工程地质,1999,26(4):1-4. 被引量:5
-
9李斌,冯柯.土木工程地质学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山西建筑,2011,37(3):233-234. 被引量:6
-
10王在泉.边坡工程系统稳定性薄弱部位的预测与控制[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1999,28(6):556-559. 被引量:2
同被引文献13
-
1蒋国安.系统工程在资环学院的应用研究与展望[J].山东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23(2):4-7. 被引量:3
-
2林林.工程学科发展的途径、问题与对策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4,52(4):8-11. 被引量:14
-
3刘星晨,卢琦.林业生态环境工程学发展概述及其继续教育科目指南[J].林业科技管理,1997(3):49-51. 被引量:2
-
4许兵.关于岩体结构力学基本观点探讨——试论孙广忠教授的岩体力学道路[J].工程地质学报,1997,5(4):295-298. 被引量:6
-
5胡宗全,童孝华,王允诚.川中大安寨段灰岩裂缝分形特征及孔隙结构模型[J].成都理工学院学报,1999,26(1):31-33. 被引量:29
-
6胡瑞林,官国琳,李向全,张礼中.黄土湿陷性的微结构效应[J].工程地质学报,1999,7(2):161-167. 被引量:47
-
7胡瑞林,王思敬,李向全,官国琳.21世纪工程地质学生长点:土体微结构力学[J].水文地质工程地质,1999,26(4):5-8. 被引量:46
-
8邢纪波,俞良群,王泳嘉.三维梁-颗粒模型与岩石材料细观力学行为模拟[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1999,18(6):627-630. 被引量:32
-
9高峰,谢和平,巫静波.岩石损伤和破碎相关性的分形分析[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1999,18(5):503-506. 被引量:57
-
10李向全,胡瑞林,张莉.粘性土固结过程中的微结构效应研究[J].岩土工程技术,1999,13(3):52-56. 被引量:12
二级引证文献11
-
1姜景山,程展林,姜小兰.粗粒土二维模型试验研究[J].长江科学院院报,2008,25(2):38-41. 被引量:9
-
2程展林,吴良平,丁红顺.粗粒土组构之颗粒运动研究[J].岩土力学,2007,28(S1):29-33. 被引量:27
-
3姜景山,程展林,刘汉龙,丁红顺.粗粒土二维模型试验的组构分析[J].岩土工程学报,2009,31(5):811-816. 被引量:16
-
4李晓,梁收运,郑国东.滑带土的研究进展[J].地球科学进展,2010,25(5):484-491. 被引量:43
-
5丰土根,杨贵,花剑岚,刘汉龙.高土石坝建设关键技术问题述评[J].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38(4):392-401. 被引量:3
-
6左永振,程展林,丁红顺.CT技术在粗粒土组构研究中的应用[J].人民黄河,2010,32(7):109-111. 被引量:7
-
7陈文玲,赵法锁,弓虎军.基于微观试验的云母石英片岩三轴蠕变机制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0,29(A02):3578-3584. 被引量:10
-
8赵瑞雪.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视域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机遇、挑战及对策研究[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6,27(3):138-138. 被引量:2
-
9陈婷,龙於洋,殷峻,沈东升.环境工程专业应用型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6,27(3):169-170. 被引量:6
-
10杜华栋.地矿类高校环境工程专业建设的策略思考[J].山东工业技术,2017(19):239-240.
-
1彭少辉,侯新春.浅谈岩土工程中地质灾害的防治技术[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2(31):108-110. 被引量:7
-
2马晓龙.对我国地质灾害的分析及防治[J].中国化工贸易,2011,3(6):7-7.
-
3心木.地质工程学的新进展[J].长江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1997,14(3):35-39.
-
4陈剑.地质工程学的产生、发展与展望[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5,24(1):154-159. 被引量:5
-
5戴雄辉,王卫,赵星宇,王君.工程地质、岩土工程、地质工程三者关系浅议[J].科技资讯,2012,10(36):193-194. 被引量:1
-
6王思敬.略论工程地质学思维[J].工程地质学报,1997,5(4):289-291. 被引量:16
-
7黄金荣.梅花井矿岩土工程地质特征分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28):68-68.
-
8靳德武.现代工程地质学的演变与发展[J].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2003,24(3):38-41. 被引量:2
-
9吴旻,郑金兴,钱永平.地质工程学科近30年学术论文的统计分析[J].武夷学院学报,2015,34(3):93-99. 被引量:3
-
10胡建德,刘庆成,裴芳.美国犹他大学地学专业的课程设置及产学研情况简介[J].中国地质教育,1998,7(4):75-7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