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加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 切实维护好意识形态安全
被引量: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文化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元素。提升文化软实力是维护意识形态安全的重大举措。对于我国来说,只有强化先进文化建设的领导力、提升核心价值体系的主导力、增强文明风尚的引领力、激活传统文化的生命力、加强当代文化的创新力,才能为维护意识形态安全提供有力的组织思想保证、良好的社会环境、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持久的智力支持。
作者
中共阜阳市委宣传部课题组
耿玲
燕少红
机构地区
中共阜阳市委宣传部
阜阳市委
阜阳市委宣传部
阜阳市委讲师团
出处
《理论建设》
2010年第3期41-45,共5页
Theory Construction
关键词
文化
软实力
意识形态
安全
分类号
G122 [文化科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1
共引文献
20
同被引文献
39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18
参考文献
1
1
刘云山.
把握正确方向 发扬优良传统 坚持改革创新 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推动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J]
.求是,2009(13):3-9.
被引量:21
共引文献
20
1
高立伟.
从西方非意识形态化思潮的角度看“普世价值”[J]
.马克思主义研究,2010(4):136-141.
被引量:25
2
李伟杰.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大众化的路径选择[J]
.科学社会主义,2010(3):50-52.
被引量:4
3
唐征友,陈丽芳.
社会思想多元化对大学生德育教育的影响与对策[J]
.科协论坛(下半月),2010(7):154-155.
被引量:2
4
李遵白.
社会化网络时代舆情变动的基本机制与科学管理研究[J]
.前沿,2010(21):164-167.
被引量:3
5
朱文伟.
十六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哲学社会科学价值思想论析[J]
.学理论,2011(5):28-29.
6
王勇.
近年来我国意识形态安全研究综述[J]
.探索,2011(2):16-20.
被引量:6
7
梁跃民.
价值自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个正在拓展的领域[J]
.河北学刊,2011,31(3):179-182.
被引量:5
8
蒋晨.
近十年社科院系统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统计分析[J]
.科技管理研究,2012,32(3):190-192.
被引量:1
9
黄娟,汪宗田,邓新星.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应对两大危机的希望——生态马克思主义双重危机论及其启示[J]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5(2):71-76.
10
雷结斌,胡伯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大众化的困境及破解路径[J]
.求实,2012(5):16-19.
被引量:3
同被引文献
39
1
唐眉江.
公民人文素质与国家文化软实力[J]
.岭南学刊,2008(3):107-110.
被引量:3
2
李倩.
国家影响力是国家文化软实力最直接的表现研究[J]
.新闻天地(下半月刊),2010(4):21-22.
被引量:2
3
韩振峰.《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十大举措》.《中国改革报》,2008年4月2日.
4
王旭玲,蔡建波.《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四个层面》,《光明日报》2009年1月11日.
5
李泽泉.《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途径》,《光明日报》2011年5月30日.
6
贾旭东.《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面临三大战略任务》,《光明日报》2009年5月8日.
7
贾磊磊.《国家文化软实力与文化发展战略》,《中国信息报》2008年6月11日.
8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12.
9
郑永延.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10
郭建宁.《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2007年11月21日《河南日报》.
引证文献
2
1
吴桂韩.
中共十七大以来国家文化软实力研究述评[J]
.中共党史研究,2012(6):94-103.
被引量:16
2
刘艳.
文化软实力: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战略论证[J]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13,12(2):4-8.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18
1
刘佳,黄建华.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J]
.中共珠海市委党校珠海市行政学院学报,2012(6):41-44.
被引量:4
2
刘佳.
论美国战略东移背景下中国文化软实力建设之策[J]
.中共贵州省委党校学报,2013(1):85-87.
3
孟毅辉,肖建平.
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研究述评[J]
.湖南行政学院学报,2013(6):47-52.
4
荣浩.
论旅游业对贵州民族地区文化软实力建设的作用与影响[J]
.贵州民族研究,2013,33(6):135-138.
被引量:1
5
冯文艳,宋晓敏.
如何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城市文化软实力建设——以大连市为例[J]
.党史文苑(下半月学术版),2014(11):78-80.
被引量:1
6
郭妍.
从意识形态角度探讨文化软实力[J]
.学理论,2014(10):63-64.
7
杨延东,杨道宇.
“五位一体”的高校社会服务功能观——试论中国高等教育的功能创新[J]
.教育探索,2015(6):1-10.
被引量:6
8
荣浩,王纯阳.
国家文化软实力视阈下民族文化旅游业协同发展探析[J]
.贵州民族研究,2015,36(9):144-147.
被引量:6
9
马立宝.
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及培育路径[J]
.商,2015,0(43):87-87.
10
胡燕,严昊,朱志平.
中国吉祥文化审美略论[J]
.学习与实践,2016(12):121-127.
被引量:10
1
黄德灿.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艺术魅力[J]
.神州,2013(28):20-20.
2
李朋义.
担当社会责任 打造有主导力的龙头企业[J]
.中国出版,2011(21):19-21.
被引量:1
3
赵东玉.
资源与潜力:节庆文化与城市文化的互动——以大连市节庆文化建设为例[J]
.社会科学战线,2009(1):160-164.
被引量:2
4
郭峰.
社会文化批判:大学文化不应缺失的品格[J]
.山东社会科学,2010(1):158-162.
被引量:18
5
高琳.
科技之后:新媒体艺术在大众文化中的观念呈现[J]
.科学中国人,2012(16):62-63.
被引量:1
6
丁行高,吴书海.
传承红色基因: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课题[J]
.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14,0(5):139-139.
被引量:6
7
熊丙奇:激活传统文化潜能,补德育短板[J]
.中小学德育,2013(6):94-94.
8
李圣传.
文化与诗学的互构——“文化诗学”与“文化研究”之辨[J]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7(1):73-79.
被引量:6
9
林继中.
在双向建构中激活传统——从文化诗学说开去[J]
.文艺理论研究,2009(4):2-7.
被引量:1
10
康辉,李宏威.
河北传统文化资源产业化发展路径研究[J]
.中国商贸,2010,0(2X):220-221.
被引量:3
理论建设
2010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