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农业渗灌技术初探
被引量: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笔者介绍了渗灌系统的组成及其优点,主要包括:寿命长、节水节地、省工节本、增产增效等,并根据渗灌技术在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对我国渗灌技术的发展提出了相关建议。
作者
卞晓东
余汉清
高晓东
蒋燕萍
机构地区
江苏省无锡市惠山区蔬菜技术推广站
出处
《上海农业科技》
2010年第5期38-38,40,共2页
Shanghai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关键词
节水灌溉
渗灌技术
分类号
S275 [农业科学—农业水土工程]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7
参考文献
7
共引文献
190
同被引文献
58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14
参考文献
7
1
康绍忠,李永杰.
21世纪我国节水农业发展趋势及其对策[J]
.农业工程学报,1997,13(4):1-7.
被引量:69
2
王忠波,王晓斌,肖建民.
渗灌技术研究[J]
.农机化研究,2004,26(5):115-117.
被引量:26
3
鱼宏刚,周兴有,王天斌,焦多明.
蔬菜温室的渗灌节水试验[J]
.吉林蔬菜,2001(1):40-41.
被引量:16
4
杜尧东等.渗灌技术及其在辽宁的应用[M].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21-25.
5
杨少俊.
大田渗灌立体种植模式及效益[J]
.人民黄河,1998,20(3):25-27.
被引量:3
6
岳兵.
渗灌技术存在问题与建议[J]
.灌溉排水,1997,16(2):40-44.
被引量:65
7
王淑红,张玉龙,虞娜,颜文.
渗灌技术的发展概况及其在保护地中应用[J]
.农业工程学报,2005,21(z1):92-95.
被引量:38
二级参考文献
27
1
刘祖贵.
大型直播稻田地下灌溉系统[J]
.灌溉排水,1994,13(1):54-56.
被引量:2
2
仵峰,彭贵芳,吕谋超,熊明洁.
地下滴灌条件下土壤水分运动模型[J]
.灌溉排水,1996,15(3):24-29.
被引量:32
3
张国祥.
地下滴灌(渗灌)的技术状况与建议[J]
.地下水,1996,18(2):51-54.
被引量:14
4
山仑.
节水农业的研究与实施[J]
.中国科学院院刊,1996,11(6):430-435.
被引量:18
5
王彦军,沈秀英,王留运.
一种新型的节水灌溉技术──渗灌[J]
.节水灌溉,1997(2):3-7.
被引量:26
6
[1]沈阳农业大学.农田水利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86.
7
康绍忠,农业水管理学,1996年,496页
8
冯广志.
对“渗灌”的几点看法[J]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1997(7):5-6.
被引量:12
9
岳兵.
渗灌技术存在问题与建议[J]
.灌溉排水,1997,16(2):40-44.
被引量:65
10
潘进军,张小玉,尹国红,李伟.
温棚现代渗灌技术与应用[J]
.农村实用工程技术(温室园艺),1997(10):8-8.
被引量:3
共引文献
190
1
王旭东,张维江,李娟,丁广,马芳.
红梅杏天然降雨集流渗灌装置初步研究[J]
.灌溉排水学报,2020,39(S01):78-83.
被引量:3
2
邓忠,黄高宝,赵财,辛平.
固定道耕作灌溉对覆膜春小麦土壤水分和产量的效应研究[J]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2005,40(3):334-339.
被引量:6
3
王淑红,张玉龙,虞娜,颜文.
渗灌技术的发展概况及其在保护地中应用[J]
.农业工程学报,2005,21(z1):92-95.
被引量:38
4
郭文忠,陈青云,高丽红,曲梅,徐新福.
设施蔬菜生产节水灌溉制度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J]
.农业工程学报,2005,21(z2):24-27.
被引量:44
5
杨光,王晓东,刘庆华.
渗灌——一种新型节水灌溉技术[J]
.农业与技术,2004,24(3):129-130.
被引量:10
6
李永伟,娄宝明.
渗灌节水技术及其经济效益研究[J]
.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09(2):34-35.
被引量:7
7
吴亲帮.
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发展存在的问题及治理对策[J]
.中国水运(下半月),2009,9(1):182-183.
被引量:8
8
王朝辉,王兵,李生秀.
缺水与补水对小麦氮素吸收及土壤残留氮的影响[J]
.应用生态学报,2004,15(8):1339-1343.
被引量:42
9
史文娟,康绍忠,宋孝玉.
棉花调亏灌溉的生理基础研究[J]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04,22(3):91-95.
被引量:27
10
巴特尔.巴克,郑大玮,宋秉彝,郑大豪.
渗灌节水技术及其经济效益浅析[J]
.节水灌溉,2005(2):8-10.
被引量:25
同被引文献
58
1
杨素哲,沈菊艳,黄宝全,陈玉民.
果树涌泉灌溉方式的技术应用[J]
.农业工程学报,2005,21(z1):68-71.
被引量:18
2
王淑红,张玉龙,虞娜,颜文.
渗灌技术的发展概况及其在保护地中应用[J]
.农业工程学报,2005,21(z1):92-95.
被引量:38
3
邓铭江,李湘权,龙爱华,章毅,汪党献.
支撑新疆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水资源供需结构调控分析[J]
.干旱区地理,2011,34(3):379-390.
被引量:78
4
李军平.
地下滴灌技术发展及应用现状[J]
.地下水,2012,34(3):115-116.
被引量:13
5
吴江宁,周和平,徐小波,张荣,买合木提,诸葛伍荪,李冰.
自流蓄灌节水新技术的初步研究[J]
.节水灌溉,2004(4):16-18.
被引量:12
6
诸葛玉平,冯永军,李军,张玉龙.
塑料大棚番茄渗灌多孔管埋深的研究[J]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35(3):325-330.
被引量:13
7
巴特尔.巴克,郑大玮,宋秉彝,郑大豪.
渗灌节水技术及其经济效益浅析[J]
.节水灌溉,2005(2):8-10.
被引量:25
8
刘洋,张玉龙,刘娜,王耀生,郑丽红.
渗灌管不同埋深对蔬菜保护地土壤盐分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2006,22(4):295-298.
被引量:6
9
逄焕成.
我国节水灌溉技术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J]
.中国土壤与肥料,2006(5):1-6.
被引量:123
10
党秀丽,黄毅,虞娜,张玉龙.
辽宁省保护地节水灌溉现状及存在的问题[J]
.节水灌溉,2006(5):57-59.
被引量:10
引证文献
3
1
吴旭春,周和平.
蓄流灌溉农业节水技术模式研究与应用[J]
.人民黄河,2016,38(2):134-138.
被引量:5
2
吴芳,李玉珠,师尚礼,陈春,贾福军,郑印江.
渗灌次数对西北荒漠灌区紫花苜蓿栽培草地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J]
.草地学报,2017,25(3):508-515.
被引量:1
3
孙宏伟.
浅谈我国农田水利工程节水灌溉技术[J]
.科学技术创新,2019(22):106-107.
被引量:8
二级引证文献
14
1
秦山茸.
不同农业节水灌溉措施条件下农作物需水量的试验研究[J]
.水利技术监督,2017,25(3):82-85.
被引量:13
2
葛晓音.
蓄流灌溉节水技术模式及应用探讨[J]
.陕西水利,2018(A01):69-70.
3
杨帆.
农业节水技术的采用及影响因素研究[J]
.神州,2017,0(5):44-44.
4
李强,雷俊,张婷.
自动储水式渗灌技术在花卉种植中的有效应用[J]
.吉林农业,2019(5):80-80.
被引量:2
5
周和平,赵经华,张娜,翟超,刘玉甫.
渗墒灌溉节水降耗应用试验[J]
.中国科学:技术科学,2019,49(1):76-86.
被引量:8
6
程立.
探索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在农田水利工程中的应用[J]
.农业开发与装备,2019,0(10):169-169.
被引量:8
7
王波.
地埋管道引水灌溉农田出水桩做法[J]
.农村实用技术,2020,0(1):61-62.
被引量:3
8
郭金鑫.
农田水利工程节水灌溉技术的运用[J]
.农村实用技术,2020(5):168-168.
9
王鹏全,宋道逸,苗佳威.
一种新型的地下精量化智慧渗灌系统研究[J]
.青海科技,2021,28(2):89-92.
10
史会敏,彭贝贝.
对水利工程推进节约用水、提高用水效率管理的思考[J]
.中国科技投资,2021(14):164-165.
被引量:1
1
田水旺.
现行渗灌技术的改进[J]
.陕西水利,1997(6):32-32.
被引量:2
2
房振伟.
渗灌技术的应用[J]
.黑龙江水利科技,2008,36(6):184-184.
被引量:1
3
王淑红,张玉龙,虞娜,颜文.
渗灌技术的发展概况及其在保护地中应用[J]
.农业工程学报,2005,21(z1):92-95.
被引量:38
4
柴福军.
渗灌技术及其在新疆的应用前景[J]
.新疆农业科学,1998,35(2):78-80.
被引量:2
5
孙晓阳.
渗灌技术在葡萄栽培上的应用[J]
.内蒙古水利,2011(2):62-63.
被引量:1
6
李红刚.
渗灌技术应用实例及效果分析[J]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25):318-318.
7
杨光,王晓东,刘庆华.
渗灌——一种新型节水灌溉技术[J]
.农业与技术,2004,24(3):129-130.
被引量:10
8
李朝云,孙孝宇,李春华.
玉米间种早甘兰节地增效[J]
.农民致富之友,1999(12):13-13.
9
谢森传,张思聪,惠士博.
土壤水分运动对渗灌技术的影响研究[J]
.灌溉排水,2002,21(1):1-5.
被引量:13
10
马学良,赵其恒,吴晓光,田贺红,苏音.
滴灌系统的组成及应用[J]
.农业机械,1999(9):18-19.
上海农业科技
2010年 第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