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民事法律行为“合法性”之批判 被引量:1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从法律行为的制度价值与本质出发,以合法性作为民事法律行为的本质或评价标准背离了法律行为的制度价值与本质,使民事法律行为成为徒具工具功能而失却制度价值的"躯壳"。从民法调整方法角度观察,民法对法律行为的评价表现为效力性评价,而不是合法性评价;合乎法律行为的生效规则与一般法理意义上的合法并不等同,两者的作用机制、制度目的各异。最后,基于民法的自治法性质,法律行为为"法律允许的行为",具有一般法理意义上的"合法性"。故而,以"合法性"作为民事法律行为的本质特征,并根据民事表意行为是否与民法规范的规定一致,采用一般法理意义上的合法性、违法性标准对该行为进行评价是无意义的,甚至可以说是错误的。
作者 卓洁辉
机构地区 西南政法大学
出处 《前沿》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9期60-65,共6页 Forward Position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10

二级参考文献92

  • 1赵钢,刘海峰.试论证据法上的推定[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1998,20(1):90-96. 被引量:55
  • 2高在敏,陈涛.对民事法律行为本质合法说的质疑[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1996,18(1):33-37. 被引量:19
  • 3胡智勇.私法自治与国家强制——法律强制性规范与无效民事法律行为关系之分析与构建[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5,19(6):54-62. 被引量:11
  • 4[德]卡尔·拉伦茨.法学方法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 5[德]考夫曼.法律哲学[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4..
  • 6[美]孟罗·斯密 姚梅镇.欧陆法律发达史[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
  • 7[日]山本敬三 解亘译.《民法中的动态系统论》[A].梁慧星主编.《民商法论丛》第23卷[C].金桥文化出版有限公司,2002年版.第235页,第196页,第235页.
  • 8[英]约瑟夫·拉兹 吴玉章译.《法律体系的概念》[M].中国法制出版社,2003年.第7页及115页.
  • 9[德]迪特尔·梅迪库斯 邵建东译.《德国民法总论》[M].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第818页.
  • 10梁慧星.民法总论[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5..

共引文献207

同被引文献8

引证文献1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