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反硝化除磷工艺原理及研究进展
被引量: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反硝化除磷将反硝化和除磷两个过程合二为一,一碳两用,达到了同步脱氮除磷的目的。本文在简要介绍废水生物脱氮除磷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现有工艺难以达到N、P同时高效去除的原因,探讨了反硝化除磷工艺的发现以及证实过程,综合分析了几种反硝化除磷工艺的原理、特点以及研究进展。
作者
张肖静
高健磊
刘杨
机构地区
郑州大学水利与环境学院
郑州市污水净化有限公司
出处
《科技信息》
2010年第24期32-33,共2页
Science & Technology Information
基金
河南省重点科技攻关项目(082102350004)
关键词
反硝化除磷
原理
研究进展
分类号
X703.1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64
参考文献
12
共引文献
353
同被引文献
50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44
参考文献
12
1
沈耀良.
废水生物脱氮除磷工艺设计和运行中需考虑的几个问题[J]
.环境科学与技术,1996(2):36-40.
被引量:15
2
张洁,胡卫新,张雁秋.
改进型双泥反硝化除磷脱氮工艺——一种可望从根本上解决脱氮除磷矛盾的新工艺[J]
.环境污染与防治,2005,27(3):232-235.
被引量:12
3
华光辉,张波.
城市污水生物除磷脱氮工艺中的矛盾关系及对策[J]
.给水排水,2000,26(12):1-4.
被引量:115
4
傅钢,何群彪,周增炎.
生物反硝化除磷技术及其研究进展[J]
.上海环境科学,2003,22(12):883-887.
被引量:10
5
Wanner J.New process design for biological nutrient removal.Wat Sci Tech,1992,25(4/5):445-448.
6
卢峰,杨殿海.
反硝化除磷工艺的研究开发进展[J]
.中国给水排水,2003,19(9):32-34.
被引量:37
7
郝晓地,汪慧贞,Mark van Loosdrecht.
可持续除磷脱氮BCFS工艺[J]
.给水排水,2002,28(9):7-10.
被引量:46
8
王亚宜,王淑莹,彭永臻.
MLSS、pH及NO_2^--N对反硝化除磷的影响[J]
.中国给水排水,2005,21(7):47-51.
被引量:65
9
Hu J Y,Ong SL,NgWJ,et al.A new method for characterizing denitrifying phosphorus removal bacteria by using three different types of electron acceptors[J].Wat Res,2003,37(14):3463-3471.
10
王春英,隋军,赵庆良.
反硝化聚磷机理试验[J]
.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与设备,2002,3(6):65-68.
被引量:18
二级参考文献
64
1
张杰,臧景红,杨宏,刘俊良.
A^2/O工艺的固有缺欠和对策研究[J]
.给水排水,2003,29(3):22-26.
被引量:141
2
王福珍.
污泥膨胀问题与序列间歇式活性污泥法[J]
.中国环境科学,1995,15(2):131-134.
被引量:25
3
沈耀良,玉宝贞.
废水生物除磷工艺中聚磷菌的作用机制及运行控制要点[J]
.环境科学与技术,1995(2):11-16.
被引量:24
4
张波.城市污水生物脱氮除磷技术工艺与机理研究:博士论文[M].上海:同济大学,1996..
5
国家环保局 国家技术监督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7..
6
国家环保局.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第三版)[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8..
7
郑兴灿 李亚新.污水除磷脱氮技术.“九五”国家重点科技攻关成果给水和废水处理技术丛书[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8..
8
[3]Comeau Y. Biochemical model for enhanced biological phosphorus removal. Wat Res, 1986,20( 12):1511~1521.
9
[4]Vlekke G J F M. Biological phosphate removal from waetewater with oxygen or nitrate in SBRs.Environ Technol Lett, 1998, 9:791~796.
10
[5]Wanner J. New process design for biological nutrient removal. Wat Sci Tech, 1992,25(4/5):445~448.
共引文献
353
1
陈建,王冰,金洪钧.
富营养湖泊的藻类现存量控制和供水处理的藻类去除[J]
.给水排水,2006,32(z1):104-109.
被引量:2
2
梁越敢,张之源,周元祥.
短程硝化生物脱氮技术[J]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27(10):1292-1296.
被引量:7
3
张国卿,李波,徐高田,甘晓明.
倒置A^2/O工艺的特点及其应用实例[J]
.污染防治技术,2003,16(z2):205-207.
4
王晓辉.
SBR工艺脱氮除磷的影响因素及研究进展[J]
.科技资讯,2008,6(1):11-12.
被引量:1
5
马成进,黄红艳.
浅谈如何强化SBR工艺脱氮除磷的效果[J]
.科技资讯,2008,6(14).
被引量:2
6
刘占会,张雁秋,李燕,肖宁.
反硝化除磷机理及电子受体研究进展[J]
.环境科学与管理,2008,33(10):134-136.
被引量:3
7
杨庆娟,王淑莹,彭永臻.
生活污水生物除磷研究及工艺发展进程[J]
.给水排水,2008,34(S1):20-24.
被引量:5
8
陈威,李晓梅,李博.
污水脱氮除磷工艺发展探讨[J]
.黑龙江环境通报,2009,33(2):62-63.
被引量:2
9
聂熹,田曦.
两级SBR生物除磷脱氮工艺效果实验研究[J]
.长春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7(1):39-41.
被引量:4
10
龙北生,聂熹,蒋维卿,孙大群.
双级序批式活性污泥法优化除磷脱氮的两种运行模式[J]
.长春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3):7-10.
同被引文献
50
1
于洪波,高佳.
空气悬浮风机在城镇污水处理中的应用[J]
.冶金管理,2020(13):144-145.
被引量:3
2
刘常青,陈娜蓉,郑育毅,张江山.
污泥厌氧发酵产氢研究进展[J]
.海峡科学,2012(4):3-6.
被引量:2
3
邹伟国,张善发,张辰,陆嘉竑,虞寿枢,李正明.
新型双污泥脱氮除磷工艺处理生活污水[J]
.中国给水排水,2004,20(6):16-18.
被引量:32
4
赵丹,任南琪,陈坚,马放,鄢敏林.
生物除磷技术新工艺及其微生物学原理[J]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04,36(11):1460-1462.
被引量:12
5
郝晓地,赵义,仇付国,M.C.M.van Loosdrecht.
从微观机理认识污水处理厂的节能减排[J]
.中国给水排水,2008,24(4):89-94.
被引量:21
6
尹军.
城市污水中的热能回收与利用[J]
.中国给水排水,1998,14(2):53-54.
被引量:36
7
孙集平.
城市污水中的热能回收及利用研究[J]
.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2009,29(4):38-40.
被引量:3
8
郝晓地,张璐平,胡沅胜,王克巍.
侧流化学磷回收强化生物除磷的模拟预测与试验验证[J]
.环境科学学报,2009,29(11):2274-2281.
被引量:12
9
郝晓地,涂明,蔡正清,甘一萍.
污水处理低碳运行策略与技术导向[J]
.中国给水排水,2010,26(24):1-6.
被引量:17
10
杨博,杨长军.
城市污水处理厂的节能降耗[J]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2011,32(4):148-151.
被引量:7
引证文献
3
1
高世江.
废水生物脱氮除磷工艺研究进展[J]
.科技资讯,2016,14(4):51-52.
被引量:5
2
洪涛.
城市环境污水处理过程节能优化控制方法分析[J]
.价值工程,2022,41(1):95-97.
被引量:1
3
杨庆,王亚鑫,曹效鑫,刘秀红,章世勇.
污水处理碳中和运行技术研究进展[J]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22,48(3):292-305.
被引量:38
二级引证文献
44
1
陈李,杜智旭,贺莉,姜娜.
基于文献计量分析的污水处理“碳中和”研究现状与热点[J]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23,29(2):297-305.
被引量:4
2
蒋嘉玮.
污水厂运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J]
.工程技术研究,2022,7(9):133-135.
被引量:3
3
巩秀珍,于德爽,袁梦飞,王晓霞,陈光辉,王钧,毕春雪,都叶奇.
后置短程反硝化AOA-SBR工艺实现低C/N城市污水的脱氮除磷[J]
.环境科学,2019,40(1):360-368.
被引量:14
4
赵有生,史彦伟,刘牡,李凌云,李传举,李睿,阎宝帅,曹之淇,李婧.
基于A^3O工艺的工业混合污水处理达标技改研究[J]
.工业用水与废水,2017,48(3):26-31.
被引量:1
5
徐璜,高用贵,孔芹,张林,李敬.
纯氧曝气在垃圾焚烧厂渗滤液处理中的工程应用[J]
.水处理技术,2018,44(3):132-135.
6
王秋颖,于德爽,赵骥,王晓霞,袁梦飞,巩秀珍,楚光玉,何彤晖.
PD-DPR系统处理城市污水与高硝酸盐废水实现稳定亚硝酸盐积累和磷去除的特性[J]
.环境科学,2020,41(3):1384-1392.
被引量:2
7
马聪,廖妍.
关于污水处理厂如何有效实施碳中和的研究及应用[J]
.低碳世界,2022,12(3):7-9.
被引量:3
8
黄锦文.
环保工程中污水处理存在问题的有效解决方法[J]
.皮革制作与环保科技,2022,3(5):125-127.
被引量:3
9
邵君娜,叶蔚蔚.
污水处理碳中和运行技术研究[J]
.清洗世界,2022,38(4):105-107.
被引量:1
10
罗雨莉,潘艺蓉,马嘉欣,王嘉媛,李春曜,陈振鹏,王旭.
污水再生与增值利用的碳排放研究进展[J]
.环境工程,2022,40(6):83-91.
被引量:11
1
王晓辉.
SBR工艺脱氮除磷的影响因素及研究进展[J]
.科技资讯,2008,6(1):11-12.
被引量:1
2
马勇,彭永臻.
新型高效反硝化除磷工艺[J]
.水处理信息报导,2004(3):68-68.
被引量:4
3
王爱杰,吴丽红,任南琪,赵丹,鄢敏林.
亚硝酸盐为电子受体反硝化除磷工艺的可行性[J]
.中国环境科学,2005,25(5):515-518.
被引量:50
4
王亚宜,彭永臻,王淑莹,李勇智,潘绵立.
反硝化除磷理论、工艺及影响因素[J]
.中国给水排水,2003,19(1):33-36.
被引量:94
5
袁雅姝,杨维,尤昆,王泳.
SBR-膜法处理生活污水的试验研究[J]
.节能,2006,25(2):54-56.
6
马文静.
SBBR工艺及影响因素探讨[J]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0,20(10):148-150.
被引量:4
7
傅金祥,蔡仲秋,陈喆,周东旭.
啤酒废水同步脱氮除磷工艺影响因素研究[J]
.水处理技术,2011,37(11):76-79.
被引量:2
8
罗隽,谌建宇,庞志华,林方敏,骆其金.
粉煤灰陶粒填料BAF的挂膜及同步脱氮除磷[J]
.中国给水排水,2012,28(23):25-28.
被引量:9
9
张兴华,宋卫锋,瞿建国.
生物反硝化除磷工艺及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J]
.广东化工,2009,36(4):128-131.
被引量:5
10
马勇,彭永臻,王晓莲,李金成.
新型高效反硝化除磷工艺[J]
.环境污染与防治,2004,26(1):51-53.
被引量:14
科技信息
2010年 第2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