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焊接无损检测”一体化课程改革
被引量: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本文结合高职教育和高职焊接专业学生特点,对"焊接无损检测"课程进行工学结合的理论实践一体化的课程改革。通过企业调研,从实际生产过程中产品必须经历的检测工作入手进行情境设计以及教学模式设计的几点改革。课程改革后学生通过对产品检测工作的任务、过程和环境所进行的整体化感悟和反思,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的统一。
作者
吴静然
机构地区
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机械工程系
出处
《科技信息》
2010年第26期213-214,共2页
Science & Technology Information
关键词
基于工作过程
高职焊接无损检测
一体化课程
分类号
TG115.28 [金属学及工艺—物理冶金]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18
同被引文献
4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11
参考文献
2
1
戴士弘.职业教育课程教学改革[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2
赵之群.职业教育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开发指南[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共引文献
18
1
刘书梅,付东青,王建敏,张志彬.
关于高职行动导向型教学误区的剖析[J]
.职教论坛,2011,27(11):34-36.
被引量:6
2
黄丽娜.
高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改革实践[J]
.产业与科技论坛,2011(7):192-192.
被引量:1
3
齐莎莎.
探讨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一体化模式[J]
.成才之路,2012(11):89-89.
4
庄红蕾.
基于劳动关系学的高职课程教学设计的探索与实践[J]
.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25(2):86-89.
5
宋金虎.
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课程改革与探索[J]
.新课程研究(职业教育),2012(5):41-43.
被引量:2
6
李娜.
以职业能力为导向的高职会计专业毕业论文改革研究[J]
.科技信息,2012(36):496-497.
被引量:2
7
杨国勇.
试析工学结合一体化教学的误区[J]
.职业教育研究,2013(8):66-67.
被引量:4
8
张霞.
对高职院校实施考试改革的几点思考[J]
.时代教育,2013(17):156-156.
被引量:1
9
任莉娜.
中小学音乐基础教育的改革探讨[J]
.时代教育,2013(17):158-159.
10
赵福水,杨小林,吴钦生,邓秋香,李德泉.
基于岗位作业标准的工程机械专业课程体系研究[J]
.企业家天地(下旬刊),2013(8):162-163.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4
1
迈克·特洛顿.聚乙烯管道焊接质量的有损和无损检测[A].2009年(北京)国际塑料管道交流会论文集[C].2009.
2
王伟波,何实,杜慧燕,张锐.
奥氏体钢焊缝无损检测专用超声传感器的研究进展[J]
.焊接,2008(10):20-24.
被引量:3
3
何丽君.
小波分析在焊接过程控制及缺陷无损检测中的应用[J]
.机械制造文摘(焊接分册),2011(3):38-43.
被引量:3
4
陈妍.
CO_2气体保护焊横焊接头无损检测方法研究[J]
.机械研究与应用,2013,26(5):102-104.
被引量:4
引证文献
2
1
王丽华.
机械焊接结构的无损检测技术研究[J]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4(36):16-17.
被引量:11
2
毛春浩.
焊接结构的无损检测简析[J]
.中国机械,2015,0(6):31-32.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11
1
杨帆,项英俊.
无损检测技术在机械焊接结构方面的研究[J]
.中国科技投资,2020(4):122-123.
被引量:1
2
余伟成.
机械设备维修中无损检测技术的实践应用[J]
.山东工业技术,2015(14):265-265.
被引量:6
3
孙波.
机械焊接结构的无损探伤检测技术探讨[J]
.低碳世界,2015,0(17):300-301.
被引量:1
4
薛刚,雷东锋,闫萍.
机械设备维修中的无损检测技术探讨[J]
.中国科技博览,2015,0(48):355-355.
5
邱冬.
电厂建设焊接管理及无损检测探析[J]
.山东工业技术,2015(21):187-187.
被引量:1
6
管亚军,周运武,常国富.
基于无损检测技术对TC128船用钢焊接缺陷产生成因的研究[J]
.化学工程与装备,2016(11):207-209.
被引量:3
7
梁剑锋.
机械设备维修中无损检测技术的应用解析[J]
.低碳世界,2017,7(26):272-273.
被引量:5
8
李文静.
机械焊接结构的无损检测技术研究[J]
.现代制造技术与装备,2018,54(4):120-121.
被引量:4
9
滕玮晔.
机械焊接结构的无损检测技术研究[J]
.中国设备工程,2016,0(15):93-94.
被引量:1
10
王德军,梁海龙.
无损检测技术在焊接结构生产中的应用浅析[J]
.中国金属通报,2019(10):259-259.
被引量:6
1
郑丽华.
数控专业一体化课程的探索[J]
.科技视界,2014(12):202-202.
2
王铁流.
基于CAD/CAM软件的钣金零件及其模具设计[J]
.浙江水利水电专科学校学报,2007,19(3):66-67.
被引量:1
3
李劲宏.
数控专业一体化课程改革的实践[J]
.科技致富向导,2014(14):336-337.
被引量:1
4
吴静然.
基于行动导向的高职“焊接接头无损检测”课程教学方法改革实践[J]
.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13(3):54-57.
被引量:1
5
祁玺.
浅谈如何实施高中数学高效课堂教学[J]
.中学时代(理论版),2013(10):164-164.
6
杨净茗.
高中数学如何实施高效课堂教学[J]
.未来英才,2016,0(14):347-347.
7
玄兆丰,陈城洋,杨成超.
简析高职焊接专业人才培养模式[J]
.山东工业技术,2015(24):256-256.
8
林华钊.
精密测量一体化课程的构建和实施——基于校企合作模块包[J]
.职业,2016,0(23):23-24.
9
杨新华.
高职焊接专业人才培养的瓶颈[J]
.现代焊接,2011(5):53-54.
被引量:3
10
李文峰,孙康岭.
基于工学结合的高职焊接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J]
.软件(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3,3(1):101-102.
被引量:1
科技信息
2010年 第2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