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基于区域经济发展与学校内涵建设论高职院校的办学特色
被引量:
6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文章通过研究高职教育专业建设的内涵,结合区域经济建设与发展的特点,从专业设置与调整、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师资队伍与实践教学条件建设等环节入手,本着适应区域经济产业结构调整的需求和服务于地方经济建设的宗旨,阐述了打造高职院校办学特色的思路与做法。
作者
崔玉平
机构地区
沈阳师范大学职业技术学院
出处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2期29-30,共2页
Education and Vocation
关键词
区域经济
高职教育
内涵建设
办学特色
分类号
G718.5 [文化科学—职业技术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4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137
同被引文献
34
引证文献
6
二级引证文献
10
参考文献
3
1
曾令奇.
高职教育专业设置如何适应社会需求[J]
.中国高教研究,2007(1):66-67.
被引量:57
2
方光罗.
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的原则探析[J]
.中国高教研究,2008(5):81-82.
被引量:53
3
王文涛.
加强专业建设 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J]
.中国高等教育,2009(13):60-61.
被引量:37
二级参考文献
14
1
王子原,潘之波.
信息化社会高职教育专业设置问题研究[J]
.中国市场,2006(49):76-77.
被引量:1
2
杨卫东.
高等学校适应社会需求问题的探讨[J]
.中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18(6):117-120.
被引量:3
3
赵四化,朱晋蜀.
主动适应社会需求 加强专业结构调整[J]
.成都工业学院学报,2003,15(3):8-10.
被引量:5
4
柯荣钦.
浅议高职专业建设的柔性管理[J]
.教育与职业,2006(36):38-39.
被引量:8
5
王丽娟,张海峰.
高职院校的专业建设[J]
.机械职业教育,2007(1):16-17.
被引量:4
6
曾令奇.
高职教育专业设置如何适应社会需求[J]
.中国高教研究,2007(1):66-67.
被引量:57
7
点击核心-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与课程开发导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8
乐军波,朱晓卓,祁义霞.
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符合区域社会需求的思考[J]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12(1):64-66.
被引量:16
9
方光罗.
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的原则探析[J]
.中国高教研究,2008(5):81-82.
被引量:53
10
吕鑫祥.
高等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研究[J]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学报,1997,14(2):99-105.
被引量:5
共引文献
137
1
黄文韬,郭正涛.
粤港澳大湾区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与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的适配性研究——以广佛肇地区51所高职院校为例[J]
.南方职业教育学刊,2021,11(6):32-40.
被引量:2
2
高建军.
高校专业设置与区域经济发展问题研究[J]
.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5):59-60.
被引量:8
3
张秀凤,王军.
谈高职教育中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J]
.成功,2009(1):193-194.
被引量:2
4
邵建平,傅家旺,胡立和.
湖南高职教育专业布局现状调查与分析[J]
.产业与科技论坛,2010,9(11):128-131.
5
郑礼,徐素贞.
外语类高职人才培养初探——上海工商外国语职业学院的实践[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24(5):21-22.
6
廖忠梅.
浙江先进制造业基地与高职专业适应性研究[J]
.商场现代化,2009(1):267-269.
7
李业明,李桂霞.
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与地方经济发展关系的研究与思考[J]
.教育与职业,2009(2):31-32.
被引量:23
8
李永生.
高职院校专业设置原则及存在问题剖析[J]
.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22(2):25-29.
被引量:17
9
王文涛.
加强专业建设 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J]
.中国高等教育,2009(13):60-61.
被引量:37
10
张圣喜.
打造高职教育品牌,促进区域经济发展[J]
.中国西部科技,2009,8(20):66-67.
被引量:3
同被引文献
34
1
杨英顺.
当前我国高校本科专业结构调整的特点与启示[J]
.高等理科教育,2005(2):39-42.
被引量:14
2
王旭东.
论地方高校社会服务职能的拓展[J]
.中国高教研究,2007(8):16-17.
被引量:136
3
朱萍华,邹建华.
关于高等职业院校促进内涵建设的思考[J]
.教育与职业,2007(26):49-50.
被引量:7
4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Z].2012-04-20.
5
王燕茹.
我国高等教育办学结构分析及对策[J]
.中国农业教育,2007,8(1):24-26.
被引量:2
6
刘欣.
高职院校品牌创建重在凝炼办学特色[J]
.职业技术教育,2007,28(28):44-48.
被引量:13
7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S].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4.
8
周茂东.
论高职院校办学特色的形成[J]
.职业教育研究,2008(11):8-9.
被引量:8
9
周茂东.
高职院校办学特色的认识误区与路径选择[J]
.教育与职业,2008(33):43-45.
被引量:10
10
何伟.
高职专业结构与区域产业结构的对接研究——以湖北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
.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11(4):21-25.
被引量:8
引证文献
6
1
倪敏.
新时期支撑区域经济发展的高职院校办学结构调整分析[J]
.教育与职业,2014(9):12-14.
被引量:2
2
王军,赵红梅.
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与地方产业结构的适配性研究——以常州科教城5所高职院为例[J]
.职教通讯,2015(9):27-29.
被引量:1
3
赵红梅,王军,李群,王文华.
地方高校专业设置与区域产业发展的适配性研究——基于常州的研究[J]
.常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6(5):61-66.
被引量:3
4
王锡刚.
高职院校办学特色的实践与探索——以无锡科技职业学院为例[J]
.产业与科技论坛,2015,14(21):163-164.
5
杨英伟,胡大鹏.
高职院校办学特色归因解析——以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
.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17(1):16-19.
被引量:2
6
崔戴飞,何百通.
地方高职院校内涵发展的探索与实践——以衢州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
.教育教学论坛,2018(18):157-159.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10
1
黄俊霞,姚本先.
高等职业教育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研究的文献计量学分析[J]
.武汉商学院学报,2014,28(5):62-66.
被引量:1
2
宗志武.
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与服务地方互动研究[J]
.西部素质教育,2015,1(16):48-49.
3
唐子惠.
高职人才培养与区域经济融合的有效建议[J]
.时代教育,2017,0(5):235-235.
被引量:1
4
王晓璐,刘战合,赵辉.
飞行器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
.河南教育(高教版)(中),2017(8):100-103.
被引量:10
5
涂宝军,孙颖,丁三青,张焱.
江苏应用型本科院校产教融合水平测度及评价--基于高校专业与地方产业协同发展的宏观视角[J]
.职业技术教育,2018,39(14):50-54.
被引量:11
6
季晶晶,涂宝军,房洁,高毓蔚.
地方应用型高校专业设置与地方产业互动发展研究——以淮海经济区16所应用型高校为例[J]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36(5):112-117.
7
刘旭,万亨利,杨美美.
论高职院校内涵发展——从河北省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实施方案谈起[J]
.河北职业教育,2020,4(1):13-15.
被引量:4
8
高文杰,李小霞.
机械设计特色专业实践教学改革与创新[J]
.大众科技,2020,22(5):114-116.
9
吴秀仙,崔戴飞,裴丽萍,饶和平,徐荆,钱一分,毛翠,孔庆红,戚景云.
基于社会需求的养老护理员创新升级型培训平台建设与探索[J]
.卫生职业教育,2020,38(22):6-8.
被引量:4
10
孙亚南,王靖琳.
产教融合促进地方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实证研究——以苏北地区为例[J]
.南通职业大学学报,2021,35(2):5-9.
1
张永红,高晓梅.
实践教学条件建设的实证研究[J]
.大众科技,2011,13(1):141-142.
被引量:2
2
耿艳丽.
浅谈高等职业教育法律教学中的改革[J]
.中国校外教育,2012(5):144-144.
被引量:1
3
李益民,仲照东.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J]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13(3):63-66.
被引量:2
4
刘成娟.
实施“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路与做法[J]
.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10,12(3):29-32.
被引量:3
5
王真真.
关于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探索[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2):139-139.
被引量:5
6
孔发弟,吴芳.
培养高职学生的职业素养教育从课堂教学抓起——以《管理学原理》课程教学为例[J]
.江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5,33(1):94-96.
被引量:2
7
赵凯.
高职专业考试改革初探[J]
.辽宁高职学报,2004,6(2):41-42.
被引量:6
8
邱贺平.
借鉴德国“双元制”实现教学模式本土化的思路与做法[J]
.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09,11(1):45-47.
被引量:11
9
李添翼,谢焕明.
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评价的问题及策略[J]
.职教通讯(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6,21(8):45-46.
被引量:12
10
张继东.
国家示范高职院校实践教学条件建设探索与实践[J]
.价值工程,2014,33(4):245-246.
被引量:3
教育与职业
2010年 第3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