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浅议“体验式教育”——职业高级中学德育工作模式的探索和实践
被引量: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体验式教育是一种特定环境下的实践教育。它通过受教育者对所处环境的感知理解,产生与环境相关联的情感反应,并由此生成丰富的联想和领悟,在心理上、情感上、思想上逐步形成认识从而达到教育目的的一种教育方式。它更深层地诠释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在人的成长中的价值,体现了人才的成长与经历的辩证关系,为学生的成长实践,拓展了广阔的行为空间。
作者
袁志峰
机构地区
云南省文山县职业高级中学
出处
《中小学校长》
2010年第10期29-32,共4页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Principals
关键词
体验式教育
实践教育
德育工作模式
职业高级中学
人的成长
情感反应
主观能动性
受教育者
分类号
G650 [文化科学—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16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12
同被引文献
16
1
沙莲香.社会心理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6.
2
刘前树,夏广平,黄皓燕,胡玮琳.努力培养学生良好的社会实践能力--南京市金陵中学职业体验活动的探索与实践[J].华人时刊(校长),2012(6).
3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学会生存教育界的今天和明天》,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72年,第36页.
4
人民网.《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http://www.people.com.cn/GB/shizheng/16/20011024/589496.html,2011 年 10月 24日.
5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http://www.gov.cn/jrzg/2010-07/29/con-tent_1667143.htm,2010年7月 29.
6
百度科学.《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httP://baike.baidu.com/view/2994093.htm.
7
朱汝梅.《“行为导向”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http://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JMSJ201003052.htm,2010年3月 10 日.
8
吴停风.《青少年社会责任感培养研究成果公报》.http://wenku.baidu.com/view/57b047f90242a8956bece49b.html, 2010 年8月25日.
9
刘惊铎.道德体验论[M].河南:河南大学出版社,2000.
10
杨宗华.责任胜于能力[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11.
引证文献
3
1
王瑶,管欣.
高职院校职业体验教育研究探析[J]
.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12(2):27-29.
被引量:5
2
钟丽萍.
体验教育理念下中职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探究[J]
.当代职业教育,2013(10):90-92.
被引量:6
3
陈洁.
浅析体验式教育对青少年的影响作用——以阿涌叔叔体验式教育为例[J]
.无锡南洋职业技术学院论丛,2015,0(Z2):65-69.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12
1
卢宇帅.
体验教育实践育人[J]
.新校园(中旬刊),2014,0(6):92-92.
2
李庆恩.
班级活动中培养中职学生社会责任感研究[J]
.南北桥,2018,0(23):71-71.
3
李玉良.
中职思想品德教学中对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探析[J]
.考试周刊,2015,0(55):122-122.
被引量:2
4
向慧萍.
高校职业体验教育探析[J]
.西部素质教育,2018,4(2):68-68.
5
杨小兰.
"家校共育实施中职生社会责任教育实践研究"开题报告[J]
.科学咨询,2018,0(38):24-26.
6
宁爱平,杨冬梅.
探析中职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的途径[J]
.教师,2019,0(17):21-22.
7
高瑜,黄廷美.
近十年来我国中小学生职业体验研究综述[J]
.当代职业教育,2019(5):40-46.
被引量:16
8
张玉花.
在角色体验活动中培养学生的社会参与能力[J]
.天津教育,2020(21):119-120.
9
杨小兰,吴瑜.
中职生“三知三成”社会责任教育模式的构建与实施——以重庆市巴南职业教育中心为例[J]
.进展,2021,16(8):32-33.
10
杨小兰,吴瑜.
基于核心素养的中职生“三知三成”社会责任教育研索[J]
.进展,2021(15):30-31.
1
邵国平,汤兆武.
浅议高校德育工作改革[J]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25(3):76-78.
被引量:4
2
以活动为载体 增强德育的实效性[J]
.北京教育(普教版),2009(11):31-31.
3
李尚益.
高校德育工作模式新探[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6(10):56-57.
被引量:1
4
鲍峰亮,冯铁桩.
“三一一”班级德育工作模式尝试[J]
.教育论坛,2000(2):49-50.
5
张立成,苗云飞.
高校研究生德育工作模式改革刍议[J]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6(9):145-146.
被引量:1
6
邓梅,祖鹏.
构建高校德育工作新模式探析[J]
.湘潮(理论版),2012(11):47-48.
7
秦葆琪.
新形势下高校德育工作的思考[J]
.浙江水利水电专科学校学报,1997,9(1):63-65.
8
黄海燕.
对农村小学德育工作的几点探索[J]
.教育教学论坛,2013(30):44-45.
9
刘铁英.
网络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模式的研究[J]
.新课程研究(中旬),2014,0(11):43-44.
被引量:3
10
王仲杰,卢晓华.
浅论体验式教育的功能[J]
.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2002,19(4):55-57.
被引量:10
中小学校长
2010年 第10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