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铜及铜合金的焊接
被引量:
4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目前对铜及铜合金焊接性的系统研究很少,经过长期对铜及铜合金的焊接性研究以及查阅有关资料,简要介绍了铜及铜合金的分类、性质;分析了铜及铜合金的焊接性、钢与铜及铜合金的焊接性以及在焊接过程中易出缺陷(气孔、裂纹)的原因和解决措施;探讨了铜及铜合金、钢与铜及铜合金的焊接工艺。实践证明:焊接方法和工艺选择得当,焊接材料选择合理,在焊接过程中易出现的缺陷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作者
季杰
马学智
机构地区
天津大学
沈阳工业大学等离子研究室
出处
《焊接技术》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3-15,共3页
Welding Technology
关键词
铜
铜合金
焊接性
焊接
分类号
TG457.13 [金属学及工艺—焊接]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7
共引文献
46
同被引文献
266
引证文献
42
二级引证文献
161
参考文献
7
1
何康生.异种金属焊接[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86..
2
曾乐.现代焊接技术手册[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
3
刘中青 邸斌.异种材料的焊接[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7..
4
翟宗仁 刘立刚.铜基钎料高温钎焊不锈钢晶间贯穿机理的研究[J].焊接学报,1988,(1).
5
-.《焊接手册》(2)材料的焊接[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6..
6
高慧玲.铝青铜的熔化极氩弧堆焊[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85..
7
浙江省工业设备安装公司.铜及铜合金焊接[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82..
共引文献
46
1
李红,韩静涛.
金属板材轧制-扩散复合机理研究进展[J]
.材料工程,2006,34(z1):507-514.
被引量:6
2
齐立君,蔡洪涛.
Nb-1Zr与1Cr18Ni9Ti高温真空钎焊工艺研究[J]
.原子能科学技术,2007,41(z1):365-369.
被引量:3
3
杨连发.
钢铝层叠复合材料固态复合技术及应用[J]
.桂林电子工业学院学报,2004,24(3):90-95.
被引量:3
4
王晓峰,刘德义,刘世程,陈汝淑,戴雅康.
钢/黄铜双金属管扩散复合的研究[J]
.有色金属加工,2005,34(1):27-29.
被引量:5
5
李亚江,王娟,尹衍升,马海军.
Fe_3Al/18-8不锈钢扩散焊界面附近的元素扩散[J]
.金属学报,2005,41(2):150-156.
被引量:9
6
张秉刚,冯吉才,吴林,李宏伟,杨卫鹏,朱春玲.
铬青铜与双相不锈钢电子束熔钎焊接头形成机制[J]
.焊接学报,2005,26(2):17-20.
被引量:15
7
王璞,刘世程,刘德义,陈汝淑,滕颖丽,戴雅康.
铜/钢扩散复合界面分析[J]
.有色金属加工,2006,35(2):34-37.
被引量:9
8
梁军,李青.
过热器管异种钢焊接接头早期失效的调查分析[J]
.华北电力技术,2006(7):48-50.
被引量:8
9
胡晓冬,赵万华,卢秉恒.
直接金属成形件的性能研究[J]
.机械强度,2006,28(5):785-789.
被引量:2
10
董鹏,皮友东,肖荣诗.
黄铜-紫铜异种材料激光焊接试验研究[J]
.电加工与模具,2008(1):43-46.
被引量:10
同被引文献
266
1
刘伟,陈国庆,张秉刚,冯吉才.
铜/钛合金电子束焊接工艺优化[J]
.焊接学报,2008,29(5):89-92.
被引量:15
2
赵涣凌,赵贺,宋敏霞,赵熹华,冯吉才.
镍、镍+铜中间层对TC4/ZQSn10-10扩散连接的影响[J]
.机械工程材料,2008,32(7):38-40.
被引量:5
3
徐强,张幸红,张学忠,韩杰才.
大尺寸TiB_2-Cu-Ni金属陶瓷块体的燃烧合成及准热等静压致密化[J]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2002,12(z1):44-47.
被引量:8
4
张程煜,王立彬,丁秉钧.
Ni含量对CuCr25合金组织与性能的影响[J]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2002,12(z1):94-97.
被引量:5
5
朱军,王东,陈东,高明珠,周古昕.
浅谈铜与钢异种材料的氩弧钎焊[J]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2000,23(4):43-46.
被引量:11
6
张舟云,徐国卿,沈祥林.
牵引逆变器散热系统的分析与设计[J]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32(6):775-778.
被引量:33
7
段凌宇.
金属管材气密性试验方法的改进[J]
.湖南冶金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5(1):94-96.
被引量:2
8
王海杰,王佳,彭欣,山川.
钛合金在3.5%NaCl溶液中的腐蚀行为[J]
.中国腐蚀与防护学报,2015,35(1):75-80.
被引量:29
9
孟卫如,牛锐锋,王士元,刘效方,宋西平.
TC4钛合金惯性摩擦焊接头温度场分析[J]
.焊接学报,2004,25(4):111-114.
被引量:9
10
赵宇光,周伟,彭新,梁云虹,秦庆东.
钛合金表面低氧压熔结Al-Cr涂层及其高温抗氧化性[J]
.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2004,34(4):521-526.
被引量:5
引证文献
42
1
张麒,刘甲,崔永杰,徐希军,孙朋朋.
铜镍合金管环焊缝裂纹产生原因分析[J]
.焊接技术,2019,0(12):85-88.
被引量:3
2
阮鑫,张均,孙安荣,王成君.
化工用铜设备焊接缺陷及质量控制[J]
.有色金属,2010,62(2):47-49.
被引量:2
3
王艳,陈颖.
紫铜与低碳钢的焊接[J]
.现代焊接,2009(5):49-50.
被引量:1
4
武玉英,刘相法,刘相俊,边秀房.
Sb,Bi和Fe对Cu-8P共晶合金熔点和组织的影响[J]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2004,14(7):1206-1210.
被引量:6
5
闫久春,崔西会,李庆芬,李学军,孔庆伟,杨国锋,郝贵生.
预热对紫铜厚板TIG焊接工艺性的影响[J]
.焊接,2005(9):58-61.
被引量:7
6
魏延宏.
纯铜板的钨极Ar-N_2混合气体保护焊[J]
.焊接技术,2007,36(4):36-37.
7
郁雯霞.
不预热紫铜TIG焊接的工艺研究[J]
.机械工程师,2008(11):128-130.
被引量:2
8
张柯柯,石红信,于华,王要利,刘帅,杨蕴林.
QCr0.5中间层与表面激光改性后的40Cr钢超塑性连接[J]
.材料热处理学报,2008,29(6):163-167.
被引量:2
9
张福强,靳红星,王迪麟,张春河,刁凤东.
钨极氩弧焊在纯铜焊接中的应用[J]
.焊接技术,2010,39(S1):13-16.
被引量:2
10
王迪,杨永强,师文庆.
H62黄铜激光焊接工艺与组织特征研究[J]
.应用激光,2009,29(3):203-206.
被引量:5
二级引证文献
161
1
白加宝,董俊慧,苏冬梅.
紫铜与不锈钢异种材质焊接接头组织和力学性能研究[J]
.现代焊接,2009(7):20-22.
被引量:2
2
张柯柯,韩彩霞,权淑丽,程光辉,杨洁,杨蕴林.
Superplastic solid state welding of steel and copper alloy based on laser quenching of steel surface[J]
.中国有色金属学会会刊:英文版,2005,15(2):384-388.
被引量:6
3
陈艳,吴鲁海,薛小怀,楼松年.
铜在不锈钢中的扩散研究[J]
.机械工程材料,2005,29(8):19-21.
被引量:5
4
韩彩霞.
40Cr/QCr0.5固态焊中的等效压缩变形与应力应变[J]
.热加工工艺,2006,35(11):7-9.
被引量:1
5
岳译新,谭澄宇,郑子樵,李世晨,叶建军.
新型Ag-Cu-Ge钎料的性能及钎焊界面特征[J]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2006,16(10):1793-1798.
被引量:16
6
高禄,栗卓新,李国栋,李红.
铜-钢异种金属焊接的研究现状和进展[J]
.焊接,2006(12):16-19.
被引量:36
7
成小乐,高义民,邢建东,杨建,廖熠.
YL12/Cu/0Cr18Ni9Ti异种材料扩散连接接头微观分析[J]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07,36(A03):488-491.
被引量:5
8
韩彩霞.
钢与铜合金超塑焊接接头形成过程分析[J]
.热加工工艺,2008,37(1):36-37.
9
王凤云,潘冶.
Ni和Fe对Cu-Sn-P系粉末冶金轴承材料性能的影响[J]
.轴承,2010(1):33-37.
被引量:1
10
陈安民.
钢与铜合金超塑焊接接头形成过程物理模型[J]
.热加工工艺,2010,39(3):136-137.
1
如何查阅中国专利文献?[J]
.铸造技术,2004,25(5):396-396.
2
胡明忠.
浅谈磨削裂纹[J]
.铁道机车车辆工人,2011(3):29-31.
被引量:1
3
吴邦富.
根据金碳比确定高铬铸铁淬火工艺[J]
.金属热处理,2011,36(12):126-126.
4
张英,任智森,杨国英.
镁锂合金的组织结构及熔炼加工[J]
.有色金属加工,2007,36(4):14-16.
被引量:4
5
谢燮揆.
1161T合金轧制板材的断裂韧性和组织不均匀性[J]
.轻金属,1994(3):48-51.
6
张晶晶.
Sn的物理化学性质及其在不锈钢中的作用[J]
.太钢科技,2013(2):15-21.
被引量:1
7
李文成.
关于魏氏组织[J]
.物理测试,2007,25(4):11-11.
8
任英磊,贾乙东.
T_2相对8090Al-Li合金力学性能的影响[J]
.沈阳工业大学学报,1999,21(2):115-117.
9
王艳蕊,刘平,雷静果,康布熙,田保红.
Cu-Ag-Cr合金时效析出行为研究[J]
.热加工工艺,2005,34(9):11-13.
被引量:1
10
叶茂,孟富新,张训,张恒,宋晓玲,侯志月,郭永涛,候兴远,李亮.
时效对小变形量2A14铝合金微观组织的影响[J]
.金属热处理,2014,39(8):44-49.
被引量:2
焊接技术
1999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