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隋唐五代时期乌江流域的人口迁徙与民族交流 被引量:1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纵观漫长的隋唐五代时期,乌江流域的移民依其迁徙原因主要可分为自然移民、政治移民和军事移民,致使上至王公大臣,下至平民百姓和行伍军卒迁入当地,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随着移民的不断深入,隋唐五代时期乌江流域各族人民的交往逐渐体现在经济开发、政治朝贡和文化渗透之中。由于文化变迁特定规律的作用,隋唐五代时期乌江流域各少数民族仍然保持了相当的独立性,民族文化特色十分鲜明。
作者 彭福荣
出处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0年第5期32-38,共7页 Journal of Northwest Minzu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乌江流域历代移民与民族关系研究"的成果(06XM2005)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16

  • 1彭福荣,黎燕敏.乌江流域古代移民与文化多样性述论[J].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5(1):72-77. 被引量:7
  • 2宋·司马光.资治通鉴[Z].民国元年(1912年)涵芬楼铅印本.
  • 3贵州通史编委会.贵州通史(第一卷)[M].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02.322,323,308,312,313,316,325,318,319,296,321-322,321,324.
  • 4《贵州六百年经济史》编辑委员会.贵州六百年经济史[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8.
  • 5朱圣钟.五代至清末土家族地区的民族分布于变迁[A].西南史地(第一辑)[C].成都:巴蜀书社,2009.111.
  • 6明·宋濂,王濂.元史(二十五史本)[Z].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7684.
  • 7清·张廷玉.明史(二十五史本)[Z].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8654.
  • 8清·郑珍,莫友芝.遵义府志[Z].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刻本.
  • 9卢勋,萧之兴,祝启源.隋唐民族史[M].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86.261.
  • 10明·洪价,钟添,田秋.思南府志·地理志[Z].天一阁藏明嘉靖十六年(1537年)刻本.

二级参考文献8

  • 1彭福荣.论乌江流域民族地区古代教育的兴盛及原因[J].重庆社会科学,2005(7):124-127. 被引量:5
  • 2[1]重庆市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重庆民族志[Z].重庆:重庆出版社,2002.
  • 3[9]贵州民族研究所.《明实录》贵州资料辑录[R].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83.
  • 4[13]中国科学院民族研究所贵州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组.《清实录》贵州资料辑要[R].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64.
  • 5[16]傅德岷等.巴渝英杰名流[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5.
  • 6[18]贵州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贵州省志·民族志(上册)[Z].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2002.
  • 7[19]贵州省毕节地区社会科学联合会.可乐考古与夜朗文化[R].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2003.
  • 8[21]贵州省毕节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毕节县志[Z].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6.

共引文献74

同被引文献12

引证文献1

二级引证文献3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