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不附加条件的援助:中国对非援助政策的形成 被引量:17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外援是一种跨国的财政转移支付,这种性质决定了外援是一种跨国的国家干预行为,并成为一种重要的、将援助国国家利益和国家形态延伸至境外的重要工具。西方发达国家主要是利用援助的杠杆作用,为援助附加各种条件来实现其政策目标。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在内部建立起了社会主义制度,对外倡导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础的新型国际关系准则,因此,中国的援助表现出了与西方国家及前苏联援助不同的一些特色,不为援助附加任何条件即为其中之一。从20世纪50年代末至70年代初,中国的援助在非洲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其原因即在于中国的援助实践体现了一种不同的发展道路和制度模式,以及新型的、不同于新/老殖民主义的国家间关系。
作者 张浚
出处 《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20-34,共15页 Foreign Affairs Review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30

  • 1Alf Morten Jerve,"Ownership and Partnership:does the New Rhetoric Solve the Incentive Problems in Aid?"in Development Studies Forum,NUPI,December,2002,PP.389-407.
  • 2Olav Stokke,ed.,Aid and Political Conditionality,London:Frank Cass,1995;Tony Killick,et al.,Aid and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Policy Change,London,New York:Routledge,1998.
  • 3周弘主编.《对外援助与国际关系》,"前言:对外援助与国际关系".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第8-30页.
  • 4Roger C.Riddell,Foreign Aid Reconsidered,Baltimore:Th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1987,pp.129-156.
  • 5Olav Stokke,ed.,Aid and Political Conditionality,chapter I.
  • 6"参加亚非会议的方案(草案)",1955年4月4日-5日,外交部开放档案207-00004-01.
  • 7"周恩来总理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上关于亚非会议的报告",1955年5月13日,外交部开放档案207-00014-01,第5-6页.
  • 8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序言.见石林主编.《当代中国的对外经济合作》,第15页.
  • 9"周恩来总理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上关于亚非会议的报告",第10-11页.
  • 10"中共中央批转陈毅、李富春《关于加强对外经济、技术援助工作领导的请示报告》",1958年10月29日.见http://news.xinhuanet.com/ziliao/2005-01/05/content_2419146.htm,2009年11月13日登录.

共引文献1

同被引文献296

引证文献17

二级引证文献55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