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检察机关与非法证据排除
被引量:
25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一、《关于办理刑事案件排除非法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颁布的意义《关于办理刑事案件排除非法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以下简称《规定》)明确赋予检察机关排除非法证据的主体资格,并规定了非法证据排除的具体规则及操作规程。该规定的出台,对于完善刑事证据制度,
作者
谢佑平
机构地区
复旦大学
出处
《中国检察官》
2010年第21期9-11,共3页
The Chinese Procurators
关键词
非法证据排除
检察机关
刑事证据制度
刑事案件
主体资格
操作规程
分类号
D925.2 [政治法律—诉讼法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8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103
同被引文献
136
引证文献
25
二级引证文献
124
参考文献
5
1
[美]迈克尔·贝勒斯.《法律原则--一个规范的分析》,张文显等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年版,第35页.
2
卞建林.
铸证据基石,促司法公正[J]
.法学杂志,2010,31(7):11-14.
被引量:16
3
杨宇冠.
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及其在中国确立问题研究[J]
.比较法研究,2010,24(3):64-78.
被引量:63
4
[美]米尔建·R·达马斯卡.《漂移的证据法》,李学军等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1-22,42-43页.
5
樊崇义.
只有程序公正,才能实现实体公正——学习“两高三部”颁布的“两个规定”[J]
.法学杂志,2010,31(7):6-10.
被引量:21
二级参考文献
8
1
《刑事司法百科全书》( Encyclopedia of Crime and Justice), Free Press,1983年版第715页.
2
Boyd v. Untied States 116 U.S. 616, 6 S. Ct. 524, 29 LEd. 746 (1886).
3
Weeks v. United States, 232 U. S. 383 (1914).
4
Wolf v. Colorado 338 U. S. 25(1949).
5
Mapp v. Ohio, 367 U.S. 643 (1961).
6
Miranda v. Arizona(1966).
7
HRC Comments on Romania, 1999 UN doc. CCPR/C/79/Add. 111.
8
《“两高三部”有关负责人就两项<规定>答记者问》,载《法制日报》2010年5月30日,第1版.
共引文献
103
1
孙锐.
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实体之维[J]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1):46-51.
被引量:6
2
胡图.
非法证据证明制度研究[J]
.研究生法学,2011(6):109-123.
被引量:3
3
卓敏.
“疑罪从无”落实到司法认定过程的证据规则中[J]
.商业文化(学术版),2010(12):23-23.
4
姚磊.
瑕疵证据及其补正规则的适用[J]
.人民检察,2014(7):62-64.
被引量:2
5
左卫民,周洪波.
证明标准与刑事政策[J]
.比较法研究,2006,20(2):78-91.
被引量:24
6
陈学权.
科学技术在刑事诉讼中的价值[J]
.法学研究,2007,29(1):105-116.
被引量:7
7
唐芳.
英美刑事证据法的发展理路及现代检视——对达马斯卡《漂移的证据法》的批判性解读[J]
.法制与社会发展,2008,14(1):151-160.
被引量:3
8
封利强.
对英美证据法借鉴价值的理性审视[J]
.政法论坛,2008,26(3):171-175.
9
龙宗智.
我国刑事庭审中人证调查的几个问题--以“交叉询问”问题为中心[J]
.政法论坛,2008,26(5):22-32.
被引量:32
10
秦策.
我们研究什么样的证据法学——英美证据法学的转向与启示[J]
.中国刑事法杂志,2010(4):41-52.
被引量:17
同被引文献
136
1
孙长永.
提起公诉的证据标准及其司法审查比较研究[J]
.中国法学,2001(4):119-139.
被引量:66
2
李欣.
侦审体制改革以来我国侦查预审制度调整与运行状况的考察[J]
.北京人民警察学院学报,2009(6):50-54.
被引量:12
3
屈颜岭.
初步建立非法证据审查程序面临的问题及解决——以《关于办理刑事案件排除非法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为语境[J]
.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3):102-105.
被引量:2
4
李昌林,陈川陵.
未成年人刑事检察工作的沙区模式研究[J]
.南京大学法律评论,2013(1):238-262.
被引量:10
5
龙宗智.
论司法改革中的相对合理主义[J]
.中国社会科学,1999(2):130-140.
被引量:147
6
龙宗智.
论检察权的性质与检察机关的改革[J]
.法学,1999(10):2-7.
被引量:244
7
陈绍纯,汤尧光.
完善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法律监督机制的思考[J]
.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1999,7(4):34-42.
被引量:19
8
马贵翔.
诉讼结构与公诉[J]
.中国法学,1994(1):98-102.
被引量:1
9
周长军.
刑事司法裁量权的控约机制研究[J]
.河北法学,2005,23(10):27-31.
被引量:1
10
朱孝清.
诉讼法修改中若干问题的意见[J]
.人民检察,2005(11S):5-10.
被引量:13
引证文献
25
1
李林.
审查起诉阶段非法言词证据排除规则构想[J]
.法制与社会(旬刊),2011(29):116-117.
被引量:1
2
王宇航.
检察办案环节排除非法证据的重心、程序及效力[J]
.法制与社会(旬刊),2011(31):135-136.
3
詹建红.
检察机关排除非法证据的制度建构[J]
.法商研究,2012,29(3):39-45.
被引量:16
4
李红辉.
检察机关排除非法证据的法理分析[J]
.中国刑事法杂志,2012(5):65-69.
被引量:8
5
孙振江,李晓龙.
刑事诉讼法修改对公诉部门的挑战及其应对——以非法证据排除程序的构建与完善为视角[J]
.中国检察官,2012(14):37-41.
6
樊崇义,吴光升.
审前非法证据排除程序:文本解读与制度展望[J]
.中国刑事法杂志,2012(11):3-13.
被引量:23
7
王雨昕.
侦查监督视角下非法证据排除制度的构建[J]
.法制与社会(旬刊),2013(15):43-44.
被引量:1
8
陆煜颖.
审查起诉阶段非法证据排除制度的构建和完善[J]
.法制与社会(旬刊),2013(19):40-41.
被引量:2
9
杨永明.
规范检察机关参与非法证据排除程序探析[J]
.福建警察学院学报,2013,27(2):64-68.
10
李昌林.
刑事证据排除的范围、阶段和机制[J]
.广东社会科学,2013(6):214-221.
被引量:6
二级引证文献
124
1
谢澍.
从“认识论”到“认知论”——刑事诉讼法学研究之科学化走向[J]
.法制与社会发展,2021(1):146-168.
被引量:22
2
王译.
“提起公益诉讼”职能视域下检察机关调查核实权研究[J]
.河北法学,2021,39(11):115-132.
被引量:22
3
谢小剑.
论我国重复供述“有限排除模式”之扩张[J]
.法商研究,2023,40(4):130-143.
被引量:1
4
卞建林.
排除非法证据的制度反思[J]
.当代法学,2023,37(3):17-29.
被引量:6
5
杨永明.
论检察机关参与非法证据的排除[J]
.吉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27(3):82-85.
6
姚磊.
瑕疵证据及其补正规则的适用[J]
.人民检察,2014(7):62-64.
被引量:2
7
樊崇义,吴光升.
审前非法证据排除程序:文本解读与制度展望[J]
.中国刑事法杂志,2012(11):3-13.
被引量:23
8
杨永明.
论检察机关参与非法证据排除[J]
.湖南警察学院学报,2012,24(6):81-83.
被引量:1
9
王守安.
探究检察原理 关注制度运行——2012年检察理论研究综述[J]
.人民检察,2013(3):28-33.
被引量:1
10
史立梅.
程序公正与实体真实[J]
.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13,21(5):18-28.
被引量:3
1
郭志远.
《联合国反腐败公约》与我国刑事证据制度之完善[J]
.研究生法学,2006,0(2):112-119.
被引量:2
2
重公.
派出所民警调查取证中询问规范[J]
.派出所工作,2011(12):56-57.
被引量:1
3
宫律师.
因违反操作规程引发的工伤待遇争议[J]
.职工天地,2000(3):10-10.
4
杨鹏.
完善操作规程 加强权利保障——简析新的《刑事诉讼法》的特点[J]
.人民政坛,1997,0(3):22-23.
5
赵永刚.
对县级人大常委会指导乡镇人大工作的思考[J]
.人大研究,2006(9):26-28.
被引量:1
6
朱江.
我国刑事证据制度的改革研究[J]
.法制与社会(旬刊),2014(14):57-58.
7
丁玉明.
试论无罪推定原则与刑事证据制度[J]
.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19(5):146-148.
被引量:3
8
派出所民警询问操作规范[J]
.派出所工作,2011(11):63-65.
9
房保国,张丽宏.
论司法文明推进与刑事证据制度的完善[J]
.中国司法,2013(12):25-28.
被引量:1
10
池强.
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工作报告(摘要)——2012年1月14日在北京市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J]
.北京人大,2012,0(2):31-33.
中国检察官
2010年 第2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