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地方高校物流人才产学研培养模式研究
被引量:
1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随着现代物流业的发展,物流人才需求不断扩大,如何有效地培养物流人才,对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本文从地方高校产学研合作方式出发,分析了地方高校产学研物流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基于应用型的地方高校物流人才产学研培养建议。
作者
陈国华
姜先华
机构地区
淮海工学院
出处
《当代经济》
2010年第21期92-93,共2页
Contemporary Economics
基金
全国高校物流教改教研课题
项目编号:JYJ09043
关键词
应用型
地方高校
物流人才
产学研
分类号
F250-4 [经济管理—国民经济]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33
参考文献
7
共引文献
151
同被引文献
35
引证文献
10
二级引证文献
26
参考文献
7
1
潘永明,赵云.
高校物流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基于大学生核心竞争力的视角[J]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2(2):330-331.
被引量:11
2
黄由衡,潘小相.
长株潭物流产学研结合与高校物流人才培养[J]
.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9(4):143-144.
被引量:3
3
陈国华,江惠民.
基于产业集群的高校产学研战略联盟研究[J]
.当代经济,2009,26(19):110-111.
被引量:12
4
李莉,朱向宇,田菲,赵旸.
论我国物流人才的需求及培养——基于本科物流专业建设的视角[J]
.物流技术,2009,28(2):58-61.
被引量:54
5
刘芳.
我国现代物流人才培养现状及未来发展模式研究[J]
.黑龙江对外经贸,2009(3):118-119.
被引量:34
6
曹细玉,李正标.
基于地方经济发展要求的物流管理人才培养研究[J]
.产业与科技论坛,2009,8(1):177-178.
被引量:8
7
张芮.
我国高校物流人才培养模式的策略研究[J]
.物流科技,2008,31(1):132-134.
被引量:47
二级参考文献
33
1
陈劲,金珺.
知识与资本的互动:国际产学研战略联盟新模式[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8,56(1):29-33.
被引量:12
2
周静珍,万玉刚,高静.
我国产学研合作创新的模式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2005,22(3):70-72.
被引量:54
3
刘联辉.
应用型物流管理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构建[J]
.湖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5(1):78-80.
被引量:22
4
李志强,李凌己.
国内产学研结合发展的新趋势[J]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5,26(4):97-103.
被引量:126
5
王健.
我国物流人才教育培养模式创新研究[J]
.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20(2):102-106.
被引量:39
6
陈舜,赵刚.
高校物流人才教育的思考[J]
.中国大学教学,2006(8):22-23.
被引量:45
7
李华.
现代物流人才的创新培养模式探讨[J]
.物流技术,2007,26(3):34-35.
被引量:36
8
何全旭,张小东.
独立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
.中国成人教育,2007(1):30-31.
被引量:20
9
韩经建.
对物流教育现状的思考及设想[J]
.中国成人教育,2007(5):96-97.
被引量:17
10
祝俊,陈锦清,彭智勇,朱漪云,汤华明.
创新型国家的必由之路——产学研战略联盟[J]
.科技管理研究,2007,27(5):4-5.
被引量:25
共引文献
151
1
李晨,张锦,刘伟华,李波,李国旗,杨京帅,阳成虎.
四链集成视角下我国高校物流工程专业转型痛点与难点[J]
.物流研究,2021(4):79-90.
被引量:3
2
古全美.
基于互联网的物流管理教育实践[J]
.电子技术(上海),2020,49(5):142-143.
被引量:2
3
何岩松.
高职高专院校培养应用型物流人才研究[J]
.教育探索,2008(12):76-77.
被引量:2
4
潘永明,赵云.
高校物流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基于大学生核心竞争力的视角[J]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2(2):330-331.
被引量:11
5
唐永洪.
从管理学角度浅论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建设[J]
.中国市场,2009(10):141-143.
被引量:5
6
李万青.
我国开设物流类专业的高等院校基本情况研究[J]
.物流科技,2009,32(5):95-98.
被引量:41
7
陆其伟.
高职物流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J]
.机械职业教育,2009(8):23-25.
被引量:1
8
李万青.
高等院校物流专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思路[J]
.长沙通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8(3):63-66.
被引量:5
9
贾蔚,浦佳,张红方.
辽宁地区发展第四方物流的条件分析及对策[J]
.物流科技,2009,32(11):29-31.
被引量:1
10
高智琛,刘江鹏.
物流管理实践教学体系研究[J]
.实验技术与管理,2009,26(11):128-130.
被引量:38
同被引文献
35
1
徐运保,陈辉民.
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政产学研协同创新机理与模式[J]
.湖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3(1):101-105.
被引量:20
2
邬星根.
产学研合作——高职特色办学的成功模式[J]
.生产力研究,2005(4):103-104.
被引量:7
3
何柳.
高职高专物流管理培养模式研究——辽宁商贸职业学院物流管理专业建设的启示[J]
.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7,9(8):185-186.
被引量:3
4
菅利荣.国际典型的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研究[J].高等教育管理,2012(5):6-11.
5
陈克宏.加强产学研用的协向创新[N].文汇报,2012-09-13(5).
6
朱文涛.
物流管理专业产学研合作教育的探索与实践[J]
.中国电力教育,2008(1):114-115.
被引量:7
7
关高峰.
高校物流管理本科专业培养方案研究[J]
.物流科技,2009,32(1):128-129.
被引量:6
8
潘永明,赵云.
高校物流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基于大学生核心竞争力的视角[J]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2(2):330-331.
被引量:11
9
李万青.
我国开设物流类专业的高等院校基本情况研究[J]
.物流科技,2009,32(5):95-98.
被引量:41
10
甘红云.
关于我国高校物流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有效对接的探讨[J]
.物流工程与管理,2009,31(7):139-140.
被引量:10
引证文献
10
1
李雯.
产业结构与校企合作模式匹配性研究[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1(18):132-132.
2
易正兰.
应用型本科物流管理专业实训研究[J]
.物流科技,2011,34(7):127-128.
被引量:4
3
杨山峰.
三本院校物流管理专业教学探究[J]
.科教导刊,2011(29):91-92.
被引量:1
4
张瑜.
应用型高校物流管理人才培养的探讨——基于系统视角[J]
.科教文汇,2012(27):66-67.
5
杨静,邱钟保.
民办本科院校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分析——基于地方产业的互动发展(以江苏为例)[J]
.课程教育研究,2013(7):21-22.
6
陈国华.
苏北高校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研究[J]
.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11(15):4-6.
被引量:5
7
冯俊丽,樊迎光.
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地方高校物流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
.考试周刊,2013(105):153-153.
8
郝书池,魏来,王建军.
“产学研”培养模式下高职院校的专业建设和课程改革对策研究[J]
.全国商情,2014(46):74-75.
被引量:2
9
苏珍,吴万敏.
高等院校物流管理专业实习实训方案的设计[J]
.河北工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32(1):106-108.
10
陈国华,刘春梅,贝金兰.
基于高校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J]
.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14(2):135-137.
被引量:14
二级引证文献
26
1
范学谦,谢少安.
独立学院物流专业应大力推广与应用互动式教学模式[J]
.物流科技,2012,35(4):32-34.
被引量:2
2
潘文昊.
地方高校应用型本科专业课程一体化研究——以钦州学院物流管理专业为例[J]
.物流技术,2012,31(9):444-446.
被引量:1
3
李金峰.
物流管理本科专业建设和发展路径研究——以河南牧业经济学院为例[J]
.物流科技,2015,38(2):75-77.
被引量:4
4
尹娟.
农林院校“野生植物资源开发”课程改革策略——基于“产学研”视野[J]
.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6,8(3):105-107.
被引量:2
5
陈国华,刘春梅,贝金兰.
基于高校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J]
.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14(2):135-137.
被引量:14
6
顾云华,姚志平,姚娟.
高校产学研协同创新影响因素分析及驱动机制构建[J]
.生产力研究,2016(12):135-137.
被引量:4
7
何世文,范才河,周书助.
应用型本科金属材料工程专业实训的教学实践[J]
.科技创业月刊,2017,30(4):86-87.
被引量:3
8
李晓慧,周青.
苏北高校高水平人才引进政策对比与优化[J]
.淮阴工学院学报,2016,25(6):71-74.
9
谭正航,尹珊珊.
论地方高校研究生创新创业能力校企协同培养机制的构建[J]
.南昌师范学院学报,2017,38(2):71-74.
被引量:11
10
邱丽娟,乔金杰,徐丽.
关于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思考[J]
.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7(5):68-69.
被引量:4
1
郑毅敏,谭晓斐.
我国物流人才需求的新特征及培养建议[J]
.现代企业教育,2008(4):12-13.
被引量:4
2
李效云,王重鸣.
领导愿景与企业绩效关系研究[J]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4(2):6-9.
被引量:5
3
董虹.
浅析企业员工忠诚度的培养[J]
.科技致富向导,2013(3):56-56.
被引量:1
4
宋晓非,叶晓俊.
企业MIS中物流管理的一种信息模型和应用服务器解决方案[J]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2000,21(7):767-769.
被引量:7
5
肖军,胡丹丹.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文化产业发展状况模糊评价法[J]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3,30(3):62-64.
被引量:3
6
黄宇.
基于应用层面的战略管理会计分析[J]
.财经界,2010(9):136-136.
被引量:2
7
霍伟伟.
我国物流人才的市场需求分析[J]
.物流工程与管理,2012,34(8):7-8.
被引量:6
8
曹文飞,刘欣,司洋.
物流产业发展与物流人才需求模型的关系分析[J]
.物流工程与管理,2012,34(4):8-9.
9
数字[J]
.新前程,2008(2):7-7.
10
刘宝学,韩栋,纪雯,李超.
河北省物流人才需求分析[J]
.价值工程,2012,31(8):12-13.
被引量:1
当代经济
2010年 第2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