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基于网络实名制争议的权利意识思考
被引量:
7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网络实名制争议事件本身反映了公民权利意识的觉醒和增强,反对网络实名制是对言论自由权、公民监督权和隐私权的明确主张和积极维护。权利意识与道德责任存在着内在的统一,应当积极引导网民提高自身素质,使其在权利意识觉醒、增强的同时不忘道德责任自律,尊重、维护他人的权利,对自己的网络言行负责。
作者
张帆
陆艺
机构地区
东南大学法学院
南京中医药大学人文学院
出处
《求实》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72-75,共4页
Truth Seeking
关键词
网络实名制
权利意识
道德责任
分类号
F49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5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138
同被引文献
66
引证文献
7
二级引证文献
22
参考文献
5
1
王雪.
网络实名制:安静地走开,还是勇敢留下来?[J]
.中国传媒科技,2007(7):53-58.
被引量:2
2
王利明.
隐私权内容探讨[J]
.浙江社会科学,2007(3):57-63.
被引量:138
3
(德)康德(Kant)著,沈叔平.法的形而上学原理[M]商务印书馆,1991.
4
[法]让-保尔·萨特(Jean-Paul Sartre) 著,陈宣良等.存在与虚无[M]三联书店,1987.
5
(法)孟德斯鸠著,张雁深.论法的精神[M]商务印书馆,1959.
二级参考文献
25
1
李秀芬.
论隐私的法律保护范围[J]
.当代法学,2004,18(4):98-104.
被引量:26
2
王冠.
论人格权(上)[J]
.政法论坛,1991,9(3):49-55.
被引量:26
3
寇志新.《民法学》[M].陕西人民出版社,1998..
4
王泽鉴.《侵权行为法》(第1册)[M].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14页.
5
王利明.《人格权法新论》[M].吉林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469页.
6
李震山.《论资讯自决权》,载《人性尊严与人权保障》,台北元照出版社,2000年版,第288页.
7
Charles Fried,"Privacy (A moral Analysis)",77 Yale Law Journal 475 (1968).
8
Michael Henry,International Privacy,Publicity and Personality laws,London:Butterworth,2001,p297.
9
马特.《侵犯隐私权责任的构成与抗辩》,载王利明,葛维宝主编.《中美法学前沿对话》,中国法制出版社,2006年版,第201页.
10
Richard G.Turkington Anita,L.Allen,Privacy (Second Edition),West Group,2002,p9.
共引文献
138
1
刘阳雨,刘蓓,李贤武.
计算法学引领下的法学生态迭代[J]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9,0(33):185-186.
2
王宏飞.
智能监控下隐私权保护之动向分析[J]
.南国博览,2019,0(9):10-11.
3
高鹏芳.
政府信息公开中个人隐私豁免条款的适用路径[J]
.民商法争鸣,2019(2):54-67.
被引量:1
4
陈晖.
硕士研究生招生网络远程复试的个人信息保护——基于全国10所高校招生工作的访谈调查[J]
.中国法学教育研究,2023(1):289-312.
5
张曼.
脑隐私法律保护的制度建构[J]
.东方法学,2023(5):128-139.
被引量:12
6
戴超,余凌云.
论作为声誉罚的公布违法事实行为[J]
.浙江警察学院学报,2020,32(1):70-77.
被引量:10
7
李卫东,孙柯柯.
智能终端操作系统的隐私关注边界研究[J]
.信息技术与管理应用,2023(2):53-73.
8
刘亮.
汶川地震灾害中折射出的若干民法问题[J]
.研究生法学,2008,23(4):70-84.
被引量:1
9
潘俊.
隐私权保护范围的认识——表现形态及其边界[J]
.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3(2):59-62.
被引量:2
10
李红琳,谢纯.
论“人肉搜索”对网络隐私权的侵犯[J]
.消费导刊,2009,0(14):152-152.
同被引文献
66
1
李领臣.
实名制泛化的冷思考[J]
.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08(3):150-154.
被引量:9
2
梁禹祥,南敬伟.
诠释制度伦理[J]
.道德与文明,1998(3):20-22.
被引量:28
3
阿尔多.贝特鲁奇,徐国栋.
从身份到契约与罗马的身份制度[J]
.现代法学,1997,19(6):87-91.
被引量:21
4
唐希戈.
从黑客到骇客、红客、奇客和闪客[J]
.语文建设,2002(1):22-22.
被引量:5
5
彭礼堂,饶传平.
数字化生存与网络法治建设——高校BBS用户注册实名制批判[J]
.科技与法律,2004(4):30-35.
被引量:6
6
薛军.
“无财产即无人格”质疑[J]
.法学,2005(2):34-37.
被引量:12
7
曾凡斌.
互联网的“实名制”与虚拟社区的“治理”[J]
.云南社会科学,2006(6):80-83.
被引量:11
8
吴卫明.
电子合同的信息成本分析——基于经济学的立法路径研究[J]
.情报杂志,2006,25(12):18-21.
被引量:1
9
周黎安,张维迎,顾全林,沈懿.
信誉的价值:以网上拍卖交易为例[J]
.经济研究,2006,41(12):81-91.
被引量:152
10
.《竞技体育与高科技》[N].《光明日报》,2000.09.29.
引证文献
7
1
赵国洪,白芬,唐斌.
我国网络空间表达自由的法理依据[J]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2012(4):37-42.
2
陈曦,李钢.
网络公共言论领域实名制监管策略探析——基于完全信息动态博弈模型[J]
.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4(4):27-33.
被引量:3
3
谢勇.
论电子合同主体的缔约能力[J]
.人民司法,2013(23):80-84.
被引量:3
4
姜方炳.
制度嵌入与技术规训:实名制作为网络治理术及其限度[J]
.浙江社会科学,2014(8):70-76.
被引量:17
5
黄丹妮.
“客文化”热潮的冷思考[J]
.商业文化,2011,0(3X):190-191.
6
柳丽娟.
网络实名制问题探究[J]
.法制与社会(旬刊),2016,0(34):170-170.
7
王银娥,郭超,杨卓文.
西安网络舆论环境调研报告——以陕西西安某高校研究生和本科生为调研对象[J]
.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22(4):94-100.
二级引证文献
22
1
陈曦,李钢.
网络实名制的身份确认与制度演化[J]
.重庆社会科学,2013(7):53-59.
被引量:8
2
吴江.
从韩国“网络实名制”的失败看制度对公共政策的约束作用[J]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3(3):46-51.
3
董俊祺.
韩国网络实名制治理及启示[J]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31(6):151-156.
被引量:10
4
张璇.
网络用户实名制面临的冲突困境与平衡保护[J]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8(2):32-38.
被引量:3
5
苏婉.
网络社会“规训与惩罚”研究综述[J]
.东南传播,2016(7):94-96.
6
张立彬,李易航.
国外数据库引进中的著作权相关问题研究[J]
.情报理论与实践,2017,40(10):21-30.
7
郑智航.
网络社会法律治理与技术治理的二元共治[J]
.中国法学,2018(2):108-130.
被引量:181
8
王全忠,彭长生,吕新业.
农药购买追溯研究——基于农户实名制的态度与执行障碍[J]
.农业技术经济,2018(9):54-66.
被引量:7
9
谢康,谢永勤,肖静华.
共享经济情境下的技术信任——数字原生代与数字移民的差异分析[J]
.财经问题研究,2018(4):99-107.
被引量:15
10
文慧.
论未成年人的网络直播打赏行为[J]
.西部学刊,2019,0(1):70-75.
被引量:18
1
李雯蕾.
浅析大学生抓鸟获刑惹争议事件[J]
.商,2016,0(6):229-229.
2
徐友龙.
五大遗产公案及争议[J]
.观察与思考,2003(9):68-69.
3
张悦.
警察用枪的法律规制[J]
.智富时代,2015,0(9X):88-89.
4
江海波.
对合同成立与生效“区分说”的质疑[J]
.科技创业月刊,2005,18(11):117-118.
5
于丽波.
试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内在统一性[J]
.中华女子学院山东分院学报,2003(4):1-3.
6
林学启.
论全面推进党的建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统一性[J]
.理论视野,2004(2):39-40.
7
董光灶.
创先争优与公仆意识之我见[J]
.科教导刊,2011(5):108-109.
被引量:1
8
齐卫平.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大众化”之关系论析[J]
.马克思主义研究,2009(6):31-35.
被引量:20
9
刘振祥.
坚持正确的理想信念 认真落实“三个代表”要求[J]
.晋阳学刊,2002(5):13-14.
10
臧福忠.
“三个代表”思想与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J]
.中共青岛市委党校青岛行政学院学报,2001,0(3):37-38.
求实
2010年 第1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