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基于非等间距灰色模型的原岩温度预测
被引量:
1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随着矿井开采深度的增加,矿井热害问题已经日趋严重。原岩温度的变化对于研究和治理矿井热害具有很重要的意义。运用灰色理论建立了非等间距的数列预测模型,并利用所建立的模型来进行深部矿井的原岩温度预测,通过与实际温度的曲线拟合来检测预测精度。结果表明了模型的有效和准确。
作者
苏伟
菅从光
张晓磊
机构地区
中国矿业大学电力工程学院
出处
《煤矿安全》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41-43,共3页
Safety in Coal Mines
关键词
矿井热害
灰色系统
非等间距数列
预测
分类号
TD727 [矿业工程—矿井通风与安全]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30
参考文献
8
共引文献
110
同被引文献
11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8
1
曲玮,宋爱华,张海东,张仕怀.
矿井热害治理防护措施的研究进展[J]
.环境与职业医学,2009,26(6):589-592.
被引量:10
2
廖波,荆留杰,田秋红.
我国矿井热害现状及井下地热利用探讨[J]
.山西建筑,2009,35(8):193-195.
被引量:8
3
张习军,王长元,姬建虎.
矿井热害治理技术及其发展现状[J]
.煤矿安全,2009,40(3):33-37.
被引量:47
4
刘绪和,白光金,荆功业.
矿井地热(水害)成因分析及治理对策[J]
.煤矿安全,2005,36(1):33-35.
被引量:8
5
杨树亮,宁振国,张宏刚.
灰色系统在矿井深部原岩温度预测中的应用[J]
.西部探矿工程,2008,20(1):131-133.
被引量:2
6
傅立.灰色系统理论及应用[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2.
7
刘建华.
矿井深部地温的灰色数列预测[J]
.煤田地质与勘探,1994,22(5):28-32.
被引量:1
8
吴树功.灰色数列预测的GN(1,1).山东气象,1986,(4):33-35.
二级参考文献
30
1
王洪义,陈启永,刘桂平.
平顶山矿区热害产生原因及治理对策[J]
.煤炭科学技术,2004,32(9):19-22.
被引量:18
2
陈安国.
矿井热害产生的原因、危害及防治措施[J]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4,14(8):3-6.
被引量:81
3
胡宗平,傅圣英.
浅谈矿井降温技术工作[J]
.矿业安全与环保,2004,31(6):75-76.
被引量:6
4
刘绪和,白光金,荆功业.
矿井地热(水害)成因分析及治理对策[J]
.煤矿安全,2005,36(1):33-35.
被引量:8
5
金双林,杨思光.
三河尖煤矿高温高湿环境的治理技术[J]
.煤矿安全,2005,36(2):20-21.
被引量:2
6
冯兴隆,陈日辉.
国内外深井降温技术研究和进展[J]
.云南冶金,2005,34(5):7-10.
被引量:37
7
王进,赵运超,梁栋.
矿井降温空调系统的分类及发展现状[J]
.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7,27(2):109-113.
被引量:24
8
邱春海.
海石湾煤矿地温分布规律及热害的地质成因分析[J]
.江苏煤炭,1997(2):42-44.
被引量:5
9
王学萌 罗建军.灰色系统方法简明教程[M].成都: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1993..
10
李艳军,焦海朋,李明.
高温矿井的热害治理[J]
.能源技术与管理,2007,32(6):45-47.
被引量:20
共引文献
110
1
郝铁桥,陈瑞亭,吴漫.
灰色系统理论在填石路堤沉降预测中的应用[J]
.中外公路,2007,27(5):50-52.
被引量:3
2
马运来.
AHP—GCP模型在风险投资项目评估中的应用[J]
.科技管理研究,2007,27(9):98-100.
被引量:4
3
马苗,田红鹏,张艳宁.
灰色理论在图像工程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
.中国图象图形学报,2007,12(11):1943-1951.
被引量:32
4
杨树亮,宁振国,张宏刚.
灰色系统在矿井深部原岩温度预测中的应用[J]
.西部探矿工程,2008,20(1):131-133.
被引量:2
5
李晓明,朱云杰,张贞齐.
我国高等院校绩效与院校投入的灰色趋势关联分析[J]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25(6):131-135.
被引量:2
6
张丽旭,赵敏,蒋晓山.
海水营养状态的灰色关联评价模型及应用[J]
.海洋学研究,2008,26(1):52-57.
被引量:1
7
徐建新,张权召,雷宏军,李晓瑜.
灰色灾变理论在东方红灌区旱涝灾情预测中的应用[J]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9):3486-3487.
被引量:3
8
黄红军.
GM(1,1)模型在高层建筑物沉降监测中的应用[J]
.山西建筑,2008,34(14):102-103.
被引量:13
9
董志勇,刘洋.
火炮初速灰色预测建模与精度分析[J]
.探测与控制学报,2008,30(B10):108-111.
被引量:3
10
肖绪信,骆高远.
我国入境旅游产业结构的灰色关联度分析[J]
.资源开发与市场,2009,25(4):319-320.
被引量:11
同被引文献
11
1
唐万梅.
基于灰色支持向量机的新型预测模型[J]
.系统工程学报,2006,21(4):410-413.
被引量:36
2
张弦,李世平,孙浚清,唐超.
基于灰色神经网络组合模型的动态数据序列预测[J]
.电子测量技术,2007,30(9):60-63.
被引量:10
3
史峰,王辉,郁磊,等.MATLAB智能算法30个案例分析[M].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10.
4
陈发友.组合预测方法有效性理论及其应用[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
5
宣平,刘建宁.
灰色人工神经网络组合预测模型及其应用研究[J]
.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08,11(6):153-155.
被引量:2
6
熊玲,姚智刚,刘英哲.
基于串联灰色神经网络的船用柴油机状态预测研究[J]
.中国修船,2009,22(4):47-50.
被引量:2
7
王秀.
灰色组合预测模型应用研究[J]
.长沙大学学报,2010,24(2):24-27.
被引量:6
8
唐小我,曾勇.
组合预测误差校正模型的应用分析[J]
.管理科学学报,2002,5(6):53-64.
被引量:36
9
王作雷,蔡国梁.
非等间距序列建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J]
.大学数学,2003,19(2):46-50.
被引量:11
10
王钟羡,吴春笃,史雪荣.
非等间距序列的灰色模型[J]
.数学的实践与认识,2003,33(10):16-20.
被引量:94
引证文献
1
1
赵辉,周莹莹,王红君,岳有军.
基于非等间距GM_GRNN组合模型的转炉应用[J]
.化工自动化及仪表,2013,40(4):505-507.
1
王伟,李红阳,王长彬.
基于Fluent模拟的掘进工作面风流温度预测[J]
.煤矿安全,2010,41(6):4-5.
被引量:10
2
吕贵春,马云东.
矿井瓦斯涌出量预测的灰色建模法[J]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4,14(10):22-24.
被引量:56
3
付俊,唐绍辉,徐必根.
深井金属矿山工作环境温度预测研究[J]
.采矿技术,2013,13(4):78-80.
被引量:1
4
肖鹏,李树刚,宋莹,张天军.
瓦斯涌出量的灰色建模及其预测[J]
.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2009,26(3):318-321.
被引量:17
5
徐瑞东,戴瀹,孙晓燕.
基于BP神经网络的光伏阵列温度预测[J]
.工矿自动化,2012,38(7):59-63.
被引量:16
6
王中华.
深部底板穿层钻孔抽采半径优化[J]
.煤炭技术,2015,34(10):144-147.
被引量:4
7
赵鼎成.
基于GA-BP网络的掘进工作面风流温度预测的研究[J]
.煤炭工程,2013,45(1):105-107.
被引量:3
8
周继祯,尹训涛,赵延湘.
潘西煤矿矿井热源分析及深部降温措施[J]
.矿业安全与环保,2001,28(5):42-43.
被引量:1
9
李鹏,周继祯,赵延湘.
孙村矿井热源分析及通风降温经济可采深度确定[J]
.煤矿安全,2003,34(12):16-18.
被引量:4
10
杨海亮,杜涛.
基于支持向量机的井筒风流温度预测[J]
.山西煤炭,2013,33(3):60-62.
被引量:1
煤矿安全
2010年 第1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