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国家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4-11,共8页
Journal of China National School of Administration
同被引文献52
-
1赵秉志,魏东.论教唆犯的未遂──兼议新刑法第29条第2款[J].法学家,1999(3):28-39. 被引量:19
-
2吴情树,闫铁恒.对教唆犯的反思与定位[J].政法论丛,1999(6):8-11. 被引量:11
-
3余淦才.试论教唆犯的刑事责任[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3,7(2):62-66. 被引量:26
-
4伍柳村.试论教唆犯的二重性[J].法学研究,1982,4(1):17-18. 被引量:48
-
5卢勤忠.论教唆罪的设立[J].现代法学,1996,18(6):91-93. 被引量:12
-
6夏华.教唆犯新探[J].政治与法律,1991(4):24-27. 被引量:2
-
7马克昌.共同犯罪理论中若干争议问题[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8(1):16-23. 被引量:60
-
8郭正林.乡村治理及其制度绩效评估:学理性案例分析[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43(4):24-31. 被引量:107
-
9吴学斌.我国刑法分则中的注意规定与法定拟制[J].法商研究,2004,21(5):49-56. 被引量:61
-
10何庆仁.我国刑法中教唆犯的两种涵义[J].法学研究,2004,26(5):45-57. 被引量:59
二级引证文献15
-
1王猛.迷失在机能与实质中的正犯形象——机能统一犯罪参与体系的再论证[J].刑事法评论,2023(1):251-278.
-
2黄明儒,刘方可.论《刑法》第29条第2款的可罚类型——修正独立性说之提倡[J].河北法学,2024,42(5):85-104.
-
3刘晓苏.论苏北社会管理创新的现状及突破口[J].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36(6):748-754.
-
4赵语慧.河南省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问题探析[J].焦作大学学报,2016,30(2):91-94.
-
5夏勇,赵筱菊,杨晖.新媒体环境下四川电子化社会治理对策研究[J].榆林学院学报,2017,27(4):125-128.
-
6焦海霞.专利数量与质量的关联性研究——基于长三角的实证[J].情报工程,2019,5(5):25-36. 被引量:4
-
7刘志强,温颖,卢崇煜.政府间转移支付、物流专业化与企业出口行为[J].南方经济,2022,51(3):74-95. 被引量:2
-
8杨慧青.新媒体使用、资本禀赋与社会治理效能感——基于CSS2019数据的实证分析[J].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23,40(1):72-79. 被引量:2
-
9王世强.村规民约如何助推乡村治理?——基于功能演化与动力机制的分析[J].天津行政学院学报,2023,25(4):31-40. 被引量:6
-
10张彩云,张必春.治理视域下的中国式现代化研究:议题、演进与机理[J].湖南社会科学,2023(5):67-75. 被引量:3
-
1郑迎春.加强社区建设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J].理论文萃,2005(6):11-16.
-
2程容宁.试析和谐社会中的社区管理体制[J].宁夏党校学报,2008,10(6):47-49.
-
3宋林飞.抓住突出社会矛盾 创新社会管理[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2(3):2-3. 被引量:1
-
4王军.提升国有企业办公室工作水平的思考[J].办公室业务,2015(16):8-9. 被引量:1
-
5丁元竹.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几个着力点[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11(6):41-42. 被引量:4
-
6朱军.人生之最[J].山西老年,2002,0(10):37-37.
-
7雷弯山.以人为本是管理的最基本规律[J].武汉科技学院学报,2004,17(7):44-45.
-
8杨军.办文要在“五个把握”和“五个结合”上下功夫[J].秘书工作,2007(4):34-35.
-
9吕秀兰,李继成.略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J].高等农业教育,2005(12):29-31.
-
10发挥侨界群体的资源优势 促进和谐社会建设[J].上海市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6(1):90-9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