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西亚非洲》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60-64,共5页
West Asia and Africa
参考文献7
-
1Susan A. Spectorsky : Ahmad Ibn Hanbal' s Fiqh,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Oriental Society, Vol. 102, No. 3. 1982.
-
2[埃及]艾哈迈德·艾敏著.《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史》第一册,商务印书馆,1991年版,第757页.
-
3[埃及]艾哈迈德·艾敏著.《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史》第五册,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第314页.
-
4艾哈迈德·艾敏著.《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史》第四册,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181页.
-
5[埃及]艾哈迈德·艾敏著.《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史》第四册,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176页.
-
6敏敬.《伊本·泰米叶的时代及其思想》[J].世界宗教研究,2005,(3):119-119.
-
7宛耀宾总主编,杨克礼等主编.《中国伊斯兰教百科全书》,四川辞书出版社,1996年版,第6411页.
同被引文献7
-
1贾建平.哈瓦利吉派与伊斯兰教义学[J].世界宗教研究,2005(4):120-129. 被引量:4
-
2吴冰冰.圣战观念与当代伊斯兰恐怖主义[J].阿拉伯世界研究,2006(1):36-41. 被引量:22
-
3张雪峰.伊斯兰“圣战”——观点比较及分析[J].现代国际关系,2007(9):54-58. 被引量:6
-
4王广大,曹一俊.伊斯兰教末世论的思想沿革探析[J].阿拉伯世界研究,2010(6):55-61. 被引量:4
-
5钱雪梅.基地的“进化”:重新审视当代恐怖主义威胁[J].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2015,32(1):113-135. 被引量:47
-
6刘中民,郭强.伊斯兰哈里发制度:从传统理想到现实困境[J].世界经济与政治,2018,0(3):92-114. 被引量:6
-
7尚劝余.伊斯兰圣战的理论渊源与实质[J].西亚非洲,2003(2):9-12.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6
-
1阴建峰,梁田.后“伊斯兰国”时代极端主义犯罪概念辨析[J].刑法论丛,2021(1):380-413.
-
2任华.东南亚伊斯兰极端主义的社会网络[J].南亚东南亚研究,2020(6):82-98. 被引量:2
-
3张杰.试析“伊斯兰国”及其主要分支宣传策略的内在逻辑与应对[J].南亚研究,2020(4):119-138. 被引量:5
-
4宁彧,王涛.概念、机制与议题:萨拉菲主义研究的本土化[J].中东研究,2021(1):1-21.
-
5郑澎,宁维卫.论网络恐怖主义的情境叙事、价值对齐与行为动员[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38(5):19-30. 被引量:1
-
6杨纪伟.当前非洲地区极端组织的发展:态势、特点和原因[J].江南社会学院学报,2022,24(4):48-54.
-
1高春梅.技术哲学理论建构的历史使命与学科特征[J].晋阳学刊,2003(1):28-33.
-
2崔自默.四种心态[J].新华月报,2010(7).
-
3贺汉魂,王泽应.致力于经济伦理学的理论创新——评王小锡教授的《道德资本与经济伦理》[J].道德与文明,2011(3):158-160. 被引量:2
-
4陶济,雨.试论现代西方哲学的基本特征[J].哲学动态,1987(11):41-41.
-
5廖少华.简论社会美的基础与综合要素[J].湖南第一师范学报,2005,5(3):93-97. 被引量:1
-
6曾耀农.文艺伦理学学科特证[J].安康师专学报,1998(1):15-18.
-
7杨寿堪.论哲学的时代性[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2):43-47. 被引量:1
-
8詹世友.美德的本质及美德伦理学的学科特征[J].江西社会科学,2007,27(7):50-54. 被引量:2
-
9刘高岑.国内后现代科学哲学研究现状述评[J].哲学动态,2003(8):32-35. 被引量:3
-
10陈国雄,李信.超越美学的美学——环境美学的学科特征[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48(1):106-109. 被引量: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