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我国唐宋金元明诸代,由于泰山崇拜等原因,一定范围内与程度上有泰山别称"太行"或"太行山"之俗。其影响在官书与正统诗文中较少,通俗文学中时见。其始偶见于唐人小说《浮梁张令》,后在宋元人关于黄巢故事的《残唐五代史演义传》、《雁门关存孝打虎杂剧》与关于宋江故事的《宋江三十六赞》、《宣和遗事》等小说戏剧中较多出现,明中叶后个别小说与宝卷中尚不绝如缕。这些作品中的"太行"、"太行山"等不是太行山,而是东岳泰山。以往学者以"太行山梁山泊"之"太行山"为太行山,实属读误。其所谓"太行好汉"的"山林故事"与《水浒传》"太行山系统本"之推想,也基本上是错误的。
出处
《文学遗产》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37-48,共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