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镜像知青:模式化写作中的祭品
被引量: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作为特殊时代的特殊群体,知识青年渐趋从社会的物质存在演变为精神存在。镜像知青成为中国演变过程的见证和载体。从初期知青题材影视剧的情感宣泄,到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的重返乡土,再到90年代从商业、娱乐视角出发的所谓审美诠释,镜像知青体现为三次知青创作高峰期模式化写作的祭品,“符号知青”并没有触及文化的本质。
作者
季惠杰
机构地区
北华大学文学院
出处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0期24-25,共2页
Movie Literature
关键词
他者
长子意识
平民视角
娱乐化写作
“符号知青”
分类号
J909.2 [艺术—电影电视艺术]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3
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9
同被引文献
7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2
参考文献
2
1
邹忠民.
知青文学中的“局外人”意识[J]
.文艺争鸣,2008(12):79-84.
被引量:7
2
丁帆.
走出角色的怪圈──“知青文学”片论[J]
.文艺争鸣,1999(1):20-21.
被引量:4
二级参考文献
3
1
丁帆.
知青小说新走向[J]
.小说评论,1998(3):12-15.
被引量:6
2
张抗抗.《无法抚慰的岁月》.《文汇报》,1998年4月13日.
3
陈村言.见《知青小说》中“作者题头话”,四川文艺出版社,1992年,第二版.
共引文献
9
1
武艳飞.
路过一个美丽的地方——试论知青文学《有一个美丽的地方》的外来者意识[J]
.小说评论,2009(S2):35-37.
被引量:1
2
白璐.
知青作家的书写缺憾及影响[J]
.文教资料,2012(27):82-84.
3
黄献文,刘云飞.
论知青影视创作的回归情结[J]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5,68(2):101-106.
被引量:1
4
董慧.
魔咒与解码——“知青小说”与“后知青小说”比较论[J]
.学术交流,2015(4):203-208.
5
徐琰.
论阿城小说《树王》叙述风格的生成机制[J]
.牡丹江大学学报,2015,24(6):54-56.
被引量:2
6
李宁.
论知青电影的城乡叙事——以“伤痕艺术”时期(1977—1984)的知青电影创作为例[J]
.当代电影,2017(5):176-179.
被引量:1
7
杨舒晴,邹忠民.
春祭中的盛开——电影《青春祭》的诗性阐释[J]
.电影评介,2018(9):26-28.
8
吴尧.
他们曾年轻——《鱼挂到臭,猫叫到瘦》知青形象重塑中的青春意识[J]
.汉语言文学研究,2018,9(4):135-142.
9
李忠.
知青叙事里的“他者”和“局外人”——以张承志和《黑骏马》中的白音宝力格为例[J]
.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1,37(1):85-88.
同被引文献
7
1
徐幼雅.
对历史的娱乐——浅析新世纪知青题材电影的怀旧主义[J]
.电影评介,2007(14):12-12.
被引量:2
2
陈伟,王展.
20世纪前期中国审美现代性的历史进程与逻辑内涵[J]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43(6):102-108.
被引量:6
3
徐蔚.
光影间,梦回知青年代——解读知青电影[J]
.视听界,2004(4):88-89.
被引量:3
4
《1978年知青返城从版纳开始》,《云南网》2008年10月14日.
5
许人俊:《文革后的知青返城浪潮》,《传奇·传记文学选刊》2005年第5期.
6
王一川.
当前中国现实主义范式及其三重景观——以新世纪以来电影为例[J]
.社会科学,2012(12):165-173.
被引量:59
7
邹少芳.
论当代中国现实主义电影的发展之路[J]
.电影文学,2014(3):12-13.
被引量:5
引证文献
2
1
杨剑龙.
知青一代人的集体记忆——论新世纪的知青电影[J]
.社会科学辑刊,2015(4):184-188.
被引量:2
2
杨剑龙.
论新世纪知青电影的叙事视角与情感基调[J]
.文艺评论,2017(8):46-52.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2
1
郑仲元,陈春伟.
国产电影与时代精神痼疾[J]
.电影文学,2019,0(18):29-31.
2
易海涛.
书写历史与历史书写:电影与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述论[J]
.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21(2):56-64.
被引量:1
1
史元明.
庄重地离家,轻逸地回归——论迟子建小说中的“离家模式”[J]
.当代作家评论,2009(4):109-116.
被引量:1
2
王伟伟.
宴饮生活与唐宋词的娱乐化写作[J]
.名作欣赏(评论版)(中旬),2010(4):11-12.
被引量:1
3
蔡铭泽.
三种时间观念[J]
.思维与智慧,2007(9):31-31.
4
沈芝霞.
“百花文学”中婚爱题材小说的模式化写作[J]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5,21(4):66-68.
被引量:1
5
殷晶波.
对艺术特征的一种审美性诠释——试谈对庄子“言”“意”观的认识及其对后世文学批评影响[J]
.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10):159-160.
被引量:1
6
罗伟文.
中国现代文论家对诗剧《浮士德》的审美诠释——以宗白华、冯至、陈诠为考察对象[J]
.名作欣赏(学术版)(下旬),2012(12):149-151.
被引量:2
7
邵宁宁.
鲁迅诗作的屈骚情致与现实寄寓——兼论现代文学研究的索隐、考据及审美诠释问题[J]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4(11):1-13.
被引量:3
8
李有智.
当代小说中的基督教因素[J]
.文学评论丛刊,2015,0(2):132-139.
9
吴双.
日本“水浒绘本”的审美诠释[J]
.安徽文学(下半月),2016,0(7):65-66.
被引量:1
10
杜学文.
沉沦与飞扬——对目前创作的一点思考[J]
.长城,1998,0(1):196-197.
电影文学
2010年 第20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