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儒家后嗣观念对历史意识、宗教意识的影响
被引量: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后嗣观念是人类文化观念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后嗣观念的强烈程度与历史意识成正比,与宗教意识成反比。中国儒家后嗣观念重视父系嫡亲男性后嗣的单线传承,这在中国历史上居主流地位,且与中国人分外突出的历史意识相互强化;而中国儒家这种特殊的后嗣观念对中国人的宗教意识起到了一定的替代作用,使中国人的宗教意识相对淡薄。
作者
王灿
机构地区
山东大学
出处
《贵州社会科学》
CSSCI
2010年第11期129-131,共3页
Guizhou Social Sciences
关键词
后嗣观念
历史意识
宗教意识
儒家思想
分类号
K01 [历史地理—历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9
共引文献
169
同被引文献
1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9
1
陈战国,强昱.超越生死: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死智慧[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3.
2
黑格尔.历史哲学[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1..
3
汤一介.中国宗教:过去与现在》序言[C]//汤一介.中国宗教:过去与现在(北京国际宗教会议论文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
4
李学勤,等.十三经注疏·孟子注疏[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5
李学勤.十三经注疏·礼记正义[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841.
6
李学勤.古代礼制[c]//谭家健:中国文化史概要(增订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8.
7
李莹.
日本的养子制度[J]
.日语知识,2009(6):40-41.
被引量:1
8
李学勤.十三经注疏·仪礼注疏[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489.
9
李学勤.十三经注疏·孝经注疏[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共引文献
169
1
洪艳,詹艾斌.
一种历史理论:黑格尔艺术解体论[J]
.江西社会科学,2004,24(9):79-82.
2
秦治国.
古罗马洗浴文化研究[J]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33(5):105-110.
被引量:10
3
张华青.
民族素质与政治文化关系析[J]
.社会主义研究,2002(2):57-61.
被引量:2
4
胡玉伟.
“太阳”·“河”·“创世”史诗——《太阳照在桑干河上》的再解读[J]
.社会科学辑刊,2005(3):172-177.
被引量:3
5
王彩波,靳继东.
论政治文明的阶段性[J]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5,45(3):38-43.
6
刘孝贤,王妍.
天文学与哲学的伴生关系[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41(3):230-232.
被引量:1
7
白利鹏.
历史复杂性:历史哲学的困境与出路[J]
.学习与探索,2005(4):45-48.
被引量:3
8
马新学,周凤婷.
中国法治困境的思考[J]
.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05(4):69-73.
被引量:1
9
林园茜.
传统孝道之审视[J]
.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5,19(8):39-41.
被引量:3
10
刘勇.
压缩“历史时间”与透视“轮回把戏”:论鲁迅小说叙事方式的一个重要特征[J]
.咸宁学院学报,2005,25(5):42-44.
同被引文献
1
1
刘新林;傅小平:《温儒敏:把国民“文学生活”纳入研究视野》,《文学报》,2012年1O月25日,第003版.
引证文献
1
1
王灿.
论先秦时期的“预参与历史”意识[J]
.古代文明,2016,10(1):51-58.
1
何晋.
《世本》[J]
.看历史,2013(10):118-119.
2
“王诗槐还不错”——王诗槐访谈[J]
.大众电影,2005,0(17):23-23.
3
胡平.
不能拿德国说日本的事[J]
.同舟共进,2007(4):14-16.
4
陈其(编译).
古今文明(16)[J]
.中学历史教学,2009(6):54-54.
5
卢弘.
红军长征前夜的内部斗争[J]
.书摘,2006(10):64-68.
6
徐红萍.
当人类的群星闪耀时[J]
.成才之路,2008,0(10):89-89.
7
陈達農.
我对“網坠”的芻见[J]
.考古,1957(3):80-81.
8
吴留戈,赵杨.
韩国吴氏渊源及其族谱考[J]
.兰台世界(下旬),2013(9):153-154.
9
李衡眉,张世响.
从一条错误的礼学理论所引起的混乱说起──“礼,为人后者为之子”缘起剖析[J]
.史学集刊,2000(4):78-82.
被引量:5
10
余方平.
殷人神化滳洹二水之原因浅析[J]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31(5):108-110.
被引量:2
贵州社会科学
2010年 第1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