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要重视英才教育问题
被引量:
15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一、历史的教训从教60多年来,建国后占了50年,从参加接管开始,经历了新中国教育发展的全过程。现在已年过80有余,俗话说年轻人好想未来,老年人则爱回顾过去,我也不能例外,要为自己定位。当然我也常常想未来,未来虽不属于我的,但我是中国人,我常常想中国的...
作者
吕型伟
出处
《教育发展研究》
CSSCI
1999年第5期12-15,共4页
Research in Educational Development
关键词
英才教育
中国
教育体制改革
创新
人才培养
分类号
G520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52
引证文献
15
二级引证文献
92
同被引文献
52
1
宗秋荣.
创造教育的若干理论与实践问题——访中国发明协会中小学创造教育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张武升博士[J]
.教育研究,1999,20(8):16-19.
被引量:48
2
潘懋元.
走向廿一世纪高等教育思想的转变[J]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9,16(1):86-92.
被引量:4
3
顾明远.
提高民族素质,迎接21世纪挑战[J]
.中国教育学刊,1996(6):3-8.
被引量:36
4
姚本先.
我国超常儿童教育实验研究的省思[J]
.教育研究与实验,1994(3):66-70.
被引量:3
5
刘宝存.
大众教育与英才教育应并重──兼与吕型伟、王建华先生商榷[J]
.教育发展研究,2001,21(4):57-59.
被引量:20
6
柳斌.柳斌谈质量教育[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7
顾明远.教育大辞典(第1卷)[M].上海教育出版社,1990.3.
8
上官子木.英才教育与大众教育应同时并行[J].教育参考,2004,(4).
9
[4]苍山子.英才教育与大众教育:寻找一个平衡的支点[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4-08-30.
10
[5][美]西尔瓦诺·阿瑞提著,钱岗南译.创造的秘密[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
引证文献
15
1
刘尧.
科学发展观:大学应协调的十大关系[J]
.教育发展研究,2005,25(16):67-73.
被引量:8
2
邓伟.
对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理性思考[J]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17(2):112-114.
被引量:1
3
刘年珍.
对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的几点认识[J]
.教育学术月刊,1999(5):14-16.
4
刘宝存.
大众教育与英才教育应并重──兼与吕型伟、王建华先生商榷[J]
.教育发展研究,2001,21(4):57-59.
被引量:20
5
董裕华.
英才教育的实践与思考[J]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07,8(1):53-56.
被引量:2
6
叶之红.
关于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的基本认识[J]
.教育研究,2007,28(6):36-42.
被引量:22
7
刘沪.
中学是培养杰出人才的关键环节[J]
.基础教育参考,2008(9):7-10.
被引量:1
8
王建华.
要重视大众教育问题——兼与吕型伟老师商榷[J]
.教育发展研究,2000,20(1):41-43.
被引量:3
9
章荣庆.
浅谈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J]
.景德镇高专学报,2000,15(1):15-17.
被引量:1
10
刘尧.
新世纪中国高等学校面临的新关系探讨[J]
.机械工业高教研究,2000(4):1-5.
二级引证文献
92
1
韩景会.
如何在阅读教学中有效渗透德育[J]
.吉林教育,2022(4):52-53.
2
邓伟.
对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理性思考[J]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17(2):112-114.
被引量:1
3
陈小妹.
高等教育大众化下的高校德育[J]
.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24(4):106-108.
4
李建辉,詹曙萌.
识读精英教育:内涵、历程和特征[J]
.教育与考试,2008(6):53-58.
5
李建辉.
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的质量问题辨析[J]
.福建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5(2):1-4.
被引量:7
6
刘宝存.
大众教育与英才教育应并重──兼与吕型伟、王建华先生商榷[J]
.教育发展研究,2001,21(4):57-59.
被引量:20
7
李建辉.
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的精英教育理念建构[J]
.大学教育科学,2005(6):13-16.
被引量:19
8
李建辉.
大众高等教育的发展与精英教育目标的实现[J]
.集美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7(1):65-70.
被引量:7
9
徐肇俊,李正元.
对精英教育应赋予新的内涵[J]
.大学教育科学,2006(2):27-29.
被引量:15
10
许瑞勋,赵子建.
高等体育教育质量标准的特征、价值取向与结构体系[J]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6,30(4):83-86.
被引量:7
1
当今世界教育发展的几种趋势[J]
.教育现代化,1994(12):22-22.
2
章荣庆.
浅谈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J]
.景德镇高专学报,2000,15(1):15-17.
被引量:1
3
姜蓉.
从教育公平的角度看英才教育的价值[J]
.考试周刊,2014(17):173-173.
4
陈建吉,林相标.
实践中的尴尬与冲突──英才教育与素质教育题解[J]
.教育发展研究,2000,20(7):32-36.
被引量:2
5
党乐群.
教育要对所有学生负责[J]
.云南教育(小学教师),2000,0(24):3-4.
6
陈慧君.
教育公平:我们的选择[J]
.中州学刊,2000(1):139-141.
被引量:1
7
谢作栩.
素质教育的由来及其前瞻[J]
.东南学术,1997(4):10-11.
8
刘鹏.
新课改下数学课堂教学如何实施素质教育[J]
.成才之路,2009(17):10-10.
9
马卫平.
对素质教育背景下音乐教师的再认识[J]
.中国体卫艺教育,2010(4):24-25.
10
王建华.
要重视大众教育问题——兼与吕型伟老师商榷[J]
.教育发展研究,2000,20(1):41-43.
被引量:3
教育发展研究
1999年 第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