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李斯特交响诗的结构思维再探析——以《前奏曲》为例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李斯特十三首交响诗的结构形态和所透射出的结构思维,一直以来是国内外理论界争相讨论的热点问题。文章在归纳和梳理李斯特交响诗体裁形成、产生的人文背景和音乐生态基础上,通过对其代表性交响诗《前奏曲》的“标题”内容与音乐结构的本体分析,进一步阐述了李斯特交响诗创作中结构思维的独特性。
作者 施忠
出处 《艺术教育》 2010年第11期19-21,共3页 Art Education
基金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一般科研项目“李斯特交响诗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CW0666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9

  • 1Walker, Alan.ed. Franz Liszt :The Man and His Music[C]. London: Barrie & Jenkins 1970年.
  • 2Walker, Alan.Franz Liszt: The Weimar Years, 1848-1861[M].New York: Alfred A.Knopf.1989年.
  • 3Johns, Keith T. The Symphonic Poems of Franz Liszt[M].Rev.ed. and intro. Michael Saffle.Pendragon Press Stuyvesant, New York.1997年.
  • 4保罗·亨利朗.西方文明中的音乐[M].顾连理等译.贵州人民出版社,2001年.
  • 5钱亦平.钱仁康音乐文选(下册)[C].上海音乐出版社,1997年.
  • 6于润洋.现代西方音乐哲学导读[M].湖南教育出版社,2000年.
  • 7李斯特.论柏辽兹与舒曼.张洪岛等翻译.人民音乐出版社,1979年版第48页,第18页-47页.
  • 8Johns, Keith T.The Symphonic Poems of Franz Liszt. Rev.ed.and intro. Michael Saffie.145-148.Pendragon Press Stuwesant, NY.1997年.
  • 9李斯特.交响诗《序曲》(钢琴缩谱前钱仁康所写导言).上海音乐出版社,1958年第1页.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