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与农村题材、革命历史题材和知识分子题材相比,"十七年文学"中的工业题材小说成就不高,其原因除了中国现代文学缺乏工业文学的传统,还在于这一时期工业题材、工业主义以及工业政治所面对的文化政治困境。它始终面对"工业化"与"社会主义"这两种现代性之间的冲突与悖反。草明的《乘风破浪》生动地记录了50年代中国工业化运动的艰难历程,不仅创造了当代文学工业写作的一种传统,影响到"新时期文学"中以"改革文学"为代表的工业题材创作,其表达的主题,在工业主义、现代化已成全球共识的今天,仍具有不可替代的现实意义。
出处
《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46-53,共8页
Literary Revie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