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从“另类”到“末路”——论影片《艋舺》中的人物命运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影片《艋舺》将黑帮电影和青春文艺进行了有机的缝合,借黑帮的外壳来阐释青春烂漫且残酷的内核。《艋舺》中的人物命运也经历了从"另类"到"末路"的曲折历程,解构了黑帮能够为青春个体获取安全、自由的神话,展现了他们在现实生活中的迷惘、痛苦与挣扎,并对涉猎其中的暴力、欲望和权力进行了深层次的思考。
作者
樊碧博
机构地区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处
《电影评介》
2010年第18期33-34,79,共3页
Movie Review
关键词
人物命运
另类
末路
分类号
J905 [艺术—电影电视艺术]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8
参考文献
1
共引文献
9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1
1
陈林侠.
成长的怀旧与传统的成长——大陆与台湾成长电影的比较[J]
.理论与创作,2008(5):111-115.
被引量:10
二级参考文献
8
1
张汝伦.
记忆的权力和正当性[J]
.当代作家评论,2001(3).
被引量:2
2
唐文明.
现代人的道德追求[J]
.读书,1999,0(8):144-149.
被引量:9
3
张德明.
成长、筑居与身份认同——当代加勒比英语文学中的成长主题[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36(1):126-132.
被引量:11
4
苏七七.
河流与潮汐——2005中国电影批评[J]
.文艺争鸣,2006(1):103-115.
被引量:3
5
王炎.
成长的终结?——解析福兰克·墨罗蒂的《世界的存在方式》[J]
.外国文学,2006(2):84-88.
被引量:5
6
黄大宏.
原始部族成人仪式的巫术内涵——回归经典的理论思考[J]
.唐都学刊,2000,16(1):88-91.
被引量:1
7
孙慰川.
论杨德昌的诚意电影及其美学特征[J]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140-144.
被引量:7
8
段运冬.
“离经”与“叛道”:20世纪80年代日本的青春电影[J]
.海南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7(3):108-111.
被引量:6
共引文献
9
1
潘天强.
成长中的亚洲成长电影[J]
.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12,19(1):43-51.
被引量:4
2
张燕.
“后海角时期”台湾电影新锐导演创作:在地文化、商业自觉[J]
.当代电影,2014(8):78-84.
被引量:2
3
陈文斌.
中国近年成长电影中的符号身份问题[J]
.四川戏剧,2015(6):31-34.
被引量:3
4
齐钢.
台湾青春电影流行的社会学探析[J]
.浙江外国语学院学报,2016(5):86-93.
被引量:1
5
程梦君,黄丹红.
群落·变奏·汇流:从《少年的你》观照青春镜像的现实复归[J]
.电影评介,2020(6):76-79.
被引量:2
6
杨含笑,向阳.
追寻父亲的冒险:性别视野下的成长电影《阳台上》[J]
.环球首映,2021(9):5-7.
7
赵慧娟.
解读电影《少年的你》“圆圈式”叙事结构[J]
.戏剧之家,2021(31):166-167.
8
尹晓利.
台湾电影《艋舺》美学特征分析[J]
.青春岁月,2013,0(21):89-89.
9
常晓媛.
同样的青春,不一样的追忆——电影《那些年》与《致青春》叙事风格差异比较[J]
.青春岁月,2014,0(9):46-46.
1
许嫱,周嘉丽.
《艋舺》:台湾电影的新拓展[J]
.电影文学,2014(2):78-80.
2
刘骋.
“寻父”与“弑父”的双重言说:台湾电影《艋舺》的深层解读[J]
.电影文学,2010(21):100-101.
被引量:1
3
胡翠琴.
超然其外的淡泊 高出其上的洒脱——论苏轼生命意识的自我超越[J]
.经营管理者,2010(17):327-327.
4
齐宏伟.
自由的神话[J]
.杂文选刊(中旬版),2009,0(3):12-13.
5
曹成竹.
地方经验与殖民记忆:台湾当代电影的文化想象——以《海角七号》和《艋舺》为例[J]
.理论与创作,2010(5):102-106.
被引量:6
6
赵翀.
浅析电影《白鹿原》中田小娥的性格及命运[J]
.电影评介,2012(23):39-41.
7
罗峰.
一曲文明世界的挽歌——《德伯家的苔丝》解读[J]
.世界文学评论(长江文艺出版社),2011(2):93-96.
被引量:1
8
黄丝雨.
“离”与“归”——流浪者萧红对“家”的矛盾[J]
.南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24(2):61-64.
9
刘成文.
被缺席的主角——杜琪峰黑帮电影中的女性角色分析[J]
.长江丛刊,2016(6):17-17.
10
柯贵文.
民族与个人的交响——论20世纪中国文学的青春主题[J]
.江西社会科学,2004,24(6):84-86.
电影评介
2010年 第18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