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新民歌”的背景及产生原因论析
被引量: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新民歌"是二十世纪末兴起的一种新型歌曲演创形式,对于这种新型歌曲演创形式及文化现象,已引起较多学者的兴趣和关注,但目前还鲜有学者对其进行较深层面的系统理论研究。本人在读研至工作期间一直坚持对其关注和探索,申请校级课题一项。本文重点是对"新民歌"的背景及产生原因进行较为详细的研究和分析,以期引起学界同仁对"新民歌"的商榷和探讨。
作者
玉琳
张灿毅
机构地区
山东省滨州学院音乐系
山东省聊城大学艺术学院音乐系
出处
《黄河之声》
2009年第23期84-85,共2页
Song of The Yellow River
关键词
新民歌
背景
产生原因
分类号
J607 [艺术—音乐]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4
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17
同被引文献
4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2
1
范秀娟.
民歌社会的现代情结和现代社会的民歌情结[J]
.文艺研究,2006(4):85-91.
被引量:11
2
王燕星.
从传播学角度看中国民歌的现状和发展[J]
.集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8(3):89-92.
被引量:8
二级参考文献
4
1
[2]胡正荣.传播学总论[M].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2.
2
埃伦·迪萨纳亚克 户晓辉译.《审美的人》[M].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140页.
3
黄峰.《黑衣壮歌谣艺术与传承保护初考》(待出版),第1页,第2页.
4
李布,文晴.《打造节庆文化品牌,推动中国绿城建设》.《2002年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节庆文化与城市经济发展”国际主题会文集》,第151页.
共引文献
17
1
范秀娟.
社会转型时期的黑衣壮审美观[J]
.柳州师专学报,2008,23(1):8-12.
被引量:1
2
雷文彪.
前工业社会的民歌艺术生存机制探析[J]
.柳州师专学报,2008,23(1):18-22.
被引量:1
3
唐钱华.
壮族民歌研究的歌者观照[J]
.宜春学院学报,2008,30(1):177-181.
被引量:4
4
刘守华.
“非遗”保护热潮中的困惑与思考[J]
.文化学刊,2009(2):4-7.
被引量:5
5
颜娇,周博.
试析黑衣壮民歌的传承方式及传承困境[J]
.青海民族研究,2009,20(4):119-123.
被引量:6
6
雷文彪.
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研究综述[J]
.柳州师专学报,2010,25(2):13-20.
被引量:2
7
陈伟贤.
如何提高民族声乐艺术的表现性[J]
.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2010,24(1):48-52.
被引量:1
8
王明磊.
以音乐传播的视角建构云南少数民族民歌在云南高等艺术院校的教学模式[J]
.民族音乐,2011(4):90-91.
9
陈支越.
试论黑衣壮传统体育文化的生态性特征[J]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2,20(3):36-38.
被引量:3
10
宋迪.
文化创意产业视野下的民间音乐开发[J]
.黄河之声,2012(11):22-23.
被引量:3
同被引文献
4
1
陈新汉.
关于民谣的社会评价论思考[J]
.人文杂志,1996(6):118-122.
被引量:4
2
魏小石.
新民谣在中国:谁的幻想?[J]
.书城,2010(4):12-18.
被引量:7
3
鲍云峰.
新民谣:老百姓的文学选择[J]
.文学自由谈,1995(3):62-64.
被引量:2
4
李野艺.
新民歌现象初探[J]
.大众文艺(学术版),2011(21):22-23.
被引量:2
引证文献
1
1
吴晓娟.
民谣的现代意识[J]
.剑南文学(经典阅读)(上),2013(12):158-158.
1
李炎光.
评罗孟冬《汉俳研究》[J]
.益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0(2):41-42.
黄河之声
2009年 第2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