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水利发展研究》
2010年第11期73-76,共4页
Water Resources Development Research
参考文献2
-
1长江流域综合利用规划简要报告[R].长江水利委员会,1990.
-
2黄宣伟.葛州坝工程总设计师林一山[M].武汉:长江出版社,2009:64-65.
同被引文献27
-
1陈智梁,刘宇平,孙志明,赵济湘,唐文清,张清志,潘忠习.南水北调西线一期工程区地壳活动有关问题[J].山地学报,2005,23(6):641-650. 被引量:6
-
2柳艳香,吴统文,郭裕福,颜京辉.华北地区未来30年气候变化趋势模拟研究[J].气象学报,2007,65(1):45-51. 被引量:26
-
3林凌. 西线工程六年观察[J]. 西部研究通讯, 2014(9):1-2.
-
4黄圣睦, 陈天长, 钱洪, 等. 西线工程位于大地震的高危发生区[J]. 西部研究通讯, 2014(8): 2-3.
-
5李勇. 南水北调西线工程若干问题的认识[J].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2014(2): 1-4.
-
6鲁家果. 南水北调西线-期工程调水量分析[J]. 西部研究通讯, 2014(5): 2-3.
-
7杨勇. 南水北调西线工程独立考察报告[G]// 杨东平.中国环境发展报告(2010):环境绿皮书. 北京: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0:347-355.
-
8张序, 劳承玉. 南水北调西线-期工程对调水藏区传统社会的影响[J]. 西部研究通讯, 2014(7): 4-6.
-
9赵业安. 钱正英谈治黄[J].西部研究通讯, 2014(3): 1-3.
-
10赵业安. 黄河水情沙情新变化与黄河水资源开发利用[J]. 西部研究通讯, 2014(4): 1-5.
二级引证文献5
-
1刘世庆,巨栋.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多方案比较及优化研究[J].决策咨询,2016(4):14-18. 被引量:1
-
2刘世庆,巨栋.长江绿色生态廊道建设总体战略与实现路径研究[J].工程研究(跨学科视野中的工程),2016,8(5):561-571. 被引量:5
-
3陈传友,沈镭,胡长顺,占车生,李玎,陈根富.我国大西线“江河连通”调水新格局的设想与评析[J].水利水电科技进展,2019,39(6):1-8. 被引量:10
-
4方行明,王璐,杨万东,鲁玉秀.黄河治理新思路:构建智能化储水、储能综合体[J].西部论坛,2020,30(5):57-69. 被引量:4
-
5周正祥,袁浩,周禧彬.南水北调西线工程促进西北及黄河上中游地区高质量发展研究[J].中国软科学,2022(2):85-94. 被引量:3
-
1陆兵.在省水利厅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重要会议精神大会上的讲话[J].水利天地,2009(6):4-8.
-
2孙殿义.院地合作:践行科技与经济结合的有效途径——中国科学院院地合作的探索、实践与思考[J].中国科学院院刊,2011,26(6):670-676. 被引量:9
-
3刘洪霞,张波,曹春顶.系统工程对水利行业现代化进程的影响[J].黑龙江水利科技,2011,39(5):176-176.
-
4以党的十七大精神引领水利事业加快发展[J].水利发展研究,2007,7(12):4-8.
-
5胡作玄.概率论:不确定性的数学[J].科学世界,2009(9):1-1.
-
6孙永平.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的哲学遗产[J].自然辩证法通讯,2013,35(1):16-18. 被引量:4
-
7兰佩秀,黄林霞.省水利厅传达贯彻全国水利厅局长会议精神[J].江苏水利,2010(1).
-
8范桂兰.材料领域的开拓者和战略家——第五届光华工程科技成就奖获得者师昌绪院士[J].中国科学院院刊,2004,19(5):373-377.
-
9戈锋.科学发展 以水利民 全面提升水利支撑和保障能力[J].内蒙古水利,2009(5):3-6.
-
10陈广仁,苏青.中国科技期刊面临的挑战及发展机遇[J].科技导报,2008,26(19):102-103. 被引量:4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