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佛教在华传播的策略及其效应述论
被引量:
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佛教在华传播及其中国化是一次实施文化传播的成功范例。佛教在华传播的过程中,佛教僧人面对中国本土文化和语言差异的阻碍,为扩大佛教在时间空间上的影响,妥善处理各种社会关系,选择了依靠神异道术、依附于中国本土文化、依附于封建王权、以通俗简易之道教化民众的传播策略,这些传播策略是成功的,效果是显著的,达到了其传播佛教的目的。
作者
陈文英
机构地区
黄淮学院社会科学系
出处
《天中学刊》
2010年第6期113-116,共4页
Journal of Tianzhong
关键词
佛教
传播策略
传播效应
分类号
K23 [历史地理—中国史]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9
共引文献
1187
同被引文献
52
引证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12
参考文献
9
1
慧皎.高僧传[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66.
2
陈寿.三国志[M].北京:中华书局,1982..
3
宗伟.中国宗教六讲[M].北京:中国友谊出版公司,1993.
4
释僧祐.弘明集[G]//四库全书:第1048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5
魏收.魏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4..
6
颜之推.颜氏家训[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
7
赞宁.宋高僧传【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
8
释道宣.续高僧传[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
9
沈榜.宛署杂记[M].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1980..
共引文献
1187
1
朱兴和.
略论北魏孝文帝改革中的朝议[J]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33(2):128-132.
2
秦红卫.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河南道[J]
.青海民族研究,2004,15(3):50-53.
被引量:3
3
金大珍.
《洛阳伽蓝记》作者姓氏生平考略[J]
.图书与情报,2004(4):93-96.
4
周兆望,蔡定益.
魏晋南朝慈善事业初探[J]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35(4):84-89.
被引量:5
5
马志强,吴少珉.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河西儒学略论[J]
.洛阳大学学报,2004,19(3):38-41.
被引量:1
6
刘蓉,薛振恺,蒋重跃.
析魏明帝禁浮华[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5):138-143.
被引量:5
7
马明达,杜常顺.
明代宦官与佛教寺院[J]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26(5):108-116.
被引量:4
8
郭杨.
孔明事业继承人的悲剧形象——论姜维艺术形象的塑造[J]
.中国文学研究,2004(4):96-98.
被引量:2
9
金霞,李传军.
《北齐书·宋世轨传》“台欺寺久”浅释[J]
.晋阳学刊,2004(6):69-72.
10
郝虹.
王朗与建安儒士[J]
.史学月刊,2002(6):32-35.
被引量:3
同被引文献
52
1
李安民.
文化融合论纲[J]
.思想战线,1993,19(3):27-34.
被引量:9
2
王宁.
文化相对主义、文化多元主义和比较文学东方学派的崛起──兼评亨廷顿《文明的冲突?》[J]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31(5):64-68.
被引量:5
3
王公伟.
政教关系与佛教的中国化历程[J]
.佛学研究,2013(1):143-150.
被引量:2
4
方熔.
印度佛教中国化的历史路径[J]
.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03,19(6):37-40.
被引量:2
5
陈开勇,龙延.
汉晋佛教译经与晋宋民歌的语言[J]
.敦煌学辑刊,2002(1):76-81.
被引量:4
6
杨军.
从儒释道“三教”看我国传统政教关系的特点[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25(11):398-401.
被引量:1
7
张小曼,胡作友.
从译名到书名翻译[J]
.学术界,2005(1):160-165.
被引量:10
8
杨永军.
论我国“传播学本土化”的理论构建[J]
.学术论坛,2005,28(3):155-159.
被引量:6
9
李承贵.
张九成佛教观论析——兼论佛教中国化的路径及特点[J]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5(5):27-32.
被引量:6
10
姜飞.
试析跨文化传播中的几个基本问题——兼与童兵先生商榷[J]
.新闻大学,2006(1):17-27.
被引量:27
引证文献
5
1
李建中.
浙江“九五”经济与社会发展特点与启示[J]
.浙江经济,2000(5):34-36.
2
张宜民.
佛教跨文化东传与中国佛寺命名[J]
.学术界,2016(5):196-205.
被引量:1
3
王鸿江,申俊龙,史文川,魏鲁霞,徐佩.
对中医药国际化传播中的文化冲突与融合问题争论的思考[J]
.中华中医药杂志,2021,36(1):86-89.
被引量:11
4
赵凯杨.
丝绸之路上的佛教传播国内研究综述[J]
.锋绘,2021(4):363-363.
5
王欣.
电子媒介与当代佛教及信徒生活[J]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2022,14(2):116-124.
二级引证文献
12
1
孙歆骏,褚美娜,蒋梦慈,张新光,金芳,唐晓丹.
民间传统中医诊疗技术现状与发展分析[J]
.中华中医药杂志,2021,36(7):4139-4141.
被引量:3
2
肖洁,石晓华,杨义.
对高等中医药院校师生之知识产权保护意识的调研[J]
.医学与法学,2021,13(6):95-100.
被引量:1
3
王良悦,丰志培,申国明,刘柳.
基于“双+”模型的中西医结合路径探析[J]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22,39(2):89-92.
被引量:7
4
范国强,徐仰才,王宾,吴志坤,秦海龙.
中医药文化融入高校传统保健体育课程的意义及路径探析[J]
.中国医药导报,2022,19(4):72-75.
被引量:3
5
李以湉,桑珍.
中医药国际化进程中突出文化内涵的重要性[J]
.亚太传统医药,2022,18(4):8-11.
被引量:2
6
余杭蔚,卢艳梅.
基于中医“三证三法”理论构建妇产科中医管理方法探讨[J]
.中医药管理杂志,2022,30(14):234-236.
被引量:2
7
戴德纯.
“一带一路”视野下圭亚那针灸现况与发展思路[J]
.云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23,46(1):47-51.
被引量:2
8
荣红国,马中彤,郝佳欣,郭慧娟,宫艺嘉,高千泰,赵书武.
我国中医药国际化研究文献计量与可视化分析[J]
.中国药物评价,2023,40(3):204-211.
被引量:1
9
王静.
北魏洛阳城佛寺寺名文化刍议[J]
.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23,42(7):21-24.
10
张思芊.
中医药文化国际传播的“他者”机制研究[J]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4,8(4):180-184.
1
王未想.
辽上京城址周围出土的墨书铭文骨灰匣[J]
.北方文物,2002(1):43-47.
被引量:2
2
陈鹏.
浅析长征精神的对外传播策略——写在长征胜利八十周年之际[J]
.对外传播,2016(8):48-49.
被引量:1
3
李凤琴.
简析英国封建王权确立之路[J]
.时代人物,2008,0(8):165-166.
4
孟广林.
前期英国封建王权对地方郡政的整饬[J]
.世界历史,2000(1):43-50.
被引量:6
5
洪九来.
用现代化还原中国近代史的成功范例──评周积明教授的《最初的纪元》[J]
.学术月刊,1999,31(3):108-113.
6
JJ,陈延泽.
苏有朋 永远的背包客[J]
.时尚旅游,2008,0(3):52-55.
7
喜勇.
兄弟郁海敏[J]
.声屏世界(广告人),2011,0(3):65-65.
8
欧洲史[J]
.全国新书目,2002,0(7):95-95.
9
张润棠,郭兴文.
文物宣传应面向社会大众——从27件国宝的社会传播效应谈文物宣传的大众化[J]
.文物工作,2004(10):35-41.
10
吕姝琪.
戊戌变法时期国人的办报活动与传播效应[J]
.重庆社会科学,2009(2):87-90.
被引量:1
天中学刊
2010年 第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