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死亡摄影:对生命的书写
被引量:
1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摄影是记忆的一种形式,尤其是对死者的记忆。随摄影的广泛流行,渐为捕捉逝者的主要工具,"死亡仪式化"由此转向"死亡图像化"。摄影虽表现了死亡,现今如此熟悉以至很难唤起隐痛情绪,因其稀释了对死亡的敬畏、尊重与伤悼。
作者
谢宏声
机构地区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博士后
出处
《美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76-78,共3页
Art Research
关键词
摄影
图像
死亡
生命
分类号
J405 [艺术—摄影艺术]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9
共引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9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1
参考文献
9
1
[法]罗兰·巴特 许绮玲译.《明室-摄影札记》第1版第33节[J].台湾摄影季刊,1995,.
2
[法]列维纳斯.《上帝·死亡和时间》,余中先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出版社,1997年第1版,第2页.
3
[奥]维特根斯坦.《逻辑哲学论》,贺绍甲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第1版,第103页.
4
Chris Shilling, "The Body, Self-Identity and Death" ,in The Body and Social Theory, (second edition, London: SAGE, 2003), pp.161-171.
5
[英]齐格蒙·鲍曼.《后现代性及其缺憾》,郇建立、李静韬译,上海,学林出版社,2002年第1版,第190页.
6
米歇尔·亨宁.《作为客体的主体:摄影与人体》.载吴琼,杜予.《上帝的眼睛》.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38页.
7
[美]Nicholas Mirzoeff.《视觉文化导论》,陈芸芸译,台北,韦伯文化国际出版有限公司,2004年第1版,第90页.
8
[俄]别尔嘉耶夫.《论人的使命》,张百春译,上海,学林出版社,2000年第1版,第334页.
9
麦茨.《摄影与物恋》,吴琼、杜予编.《上帝的眼睛》,第82、84页.
共引文献
2
1
高字民.
从影像到拟像——图象时代视觉审美范式的变迁[J]
.人文杂志,2007(6):119-124.
被引量:9
2
颜纯钧.
工艺技术与电影的身体性[J]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2,34(8):47-52.
被引量:6
同被引文献
9
1
孙士余.
视觉文化之研究综述[J]
.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10).
被引量:10
2
温朝霞.
视觉文化的时代特征[J]
.学习论坛,2004,20(7):66-68.
被引量:7
3
(法)罗兰·巴尔特(RolandBarthes)著,王东亮等译.符号学原理(M)三联书店, 1999
4
(英) 豪厄尔斯 (Howells,R.),著.视觉文化(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
5
[匈]巴拉兹(B·Balazs) 著,何力 译.电影美学(M)中国电影出版社, 1986
6
徐巍.
国内视觉文化理论研究及其反思[J]
.中州学刊,2008(3):216-220.
被引量:13
7
梅琼林.
当代视觉文化缘起及本质探析[J]
.东南学术,2009(6):94-100.
被引量:13
8
邵欣园.
摄影艺术的哲学思考——读罗兰·巴特的《明室》[J]
.艺术百家,2010,26(A01):76-77.
被引量:1
9
周宪.
反思视觉文化[J]
.江苏社会科学,2001(5):71-74.
被引量:87
引证文献
1
1
傅平,罗熙.
西方新闻摄影中死亡主题的视觉文化分析——以近十几年部分荷赛世界新闻摄影奖和普利策新闻奖获奖图片为例[J]
.新闻与传播评论辑刊,2015(1):64-82.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1
1
黄珊.
后现代消费态首映式:文化表象的拟态狂欢[J]
.电影评介,2018(1):59-61.
1
李苗苗.
“娱乐至死”折射社会隐痛[J]
.党建文汇(上半月),2014(7):33-33.
2
媒体[J]
.今日中国,2012,61(8):8-9.
3
为什么中国人拿不到诺贝尔经济学奖?[J]
.经理人内参,2009(21):25-25.
4
马庆琳.
学着放手 学着释怀[J]
.阅读与作文(高中版),2009(11):12-12.
5
媒体“保持痛感”的担当[J]
.上海采风,2014(10):73-73.
6
李家伟.
从“心穷”到“怀疑”:GDP狂欢下的隐痛[J]
.支部生活(山东),2011(3):9-9.
7
记者调查:挥之不去的隐痛[J]
.人大论坛,2006(9):14-15.
8
白烨.
隐痛的背后——谈钟正林的小说创作[J]
.小说评论,2010(1):152-154.
被引量:1
9
袁水清.
我所了解的李烈初[J]
.收藏,2013(2):149-151.
10
刘佳,侯大银.
安全乱象——互联网隐痛[J]
.互联网周刊,2009(14):40-42.
美术研究
2010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