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从《天狗》谈起 被引量:1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长期以来,郭沫若研究都以时代背景还原或原型还原作为解读依据,这种简单的反映论把作家比作一面靠反映就能够发光的镜子,但却忽略了作家在接受前辈诗人的影响时所怀有的焦虑,以及为了反抗这种影响的焦虑而产生的"误读"现象。在郭沫若的《女神》中,这个现象尤其突出。本文以《天狗》作为突破口,通过对《天狗》以及《女神》其他文本的意象和语言的解读,发现通过语言的暴力革命,以及对前辈诗人的有意遗忘,从而使得诗人的自我主体性在诗人林立的现代诗歌界得以确立下来。
作者 魏巍
出处 《郭沫若学刊》 2010年第3期40-46,共7页 Journal of Guo Moruo Studies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8

二级参考文献12

共引文献23

同被引文献5

引证文献1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