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中药药对配伍的现代研究认识
被引量:
1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药对配伍是中医方剂遣方用药的关键。本文从药对沿革、药对配伍原则、现代研究现状等几个方面探讨了药对在方剂配伍中的应用。通过药对配伍这种形式,可以加深对方剂组方理论的认识和理解,有助于临床的选方用药和疗效的提高;对方剂配伍理论内涵的揭示及中医药理论的挖掘,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
陈芳
汪毅
机构地区
贵阳中医学院药学系
出处
《贵阳中医学院学报》
2010年第5期1-3,共3页
Journal of Guiya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关键词
药对
方剂
配伍
研究现状
认识
分类号
R969.2 [医药卫生—药理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48
参考文献
22
共引文献
591
同被引文献
177
引证文献
14
二级引证文献
136
参考文献
22
1
尚志钧.
徐之才和《雷公药对》[J]
.中华医史杂志,1997,27(3):167-169.
被引量:4
2
林丽美,王智民,王金华,崔海峰,王维皓,夏伯候,张小光,宗桂珍,李建荣.
金银花、连翘及银翘药对水煎剂的抗炎、解热作用研究[J]
.中国中药杂志,2008,33(4):473-475.
被引量:60
3
刘慧兰,欧阳建军.
桂枝、柴胡与白芍分别配伍的相关药效学研究[J]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27(3):31-33.
被引量:14
4
吴皓,舒武琴,邱鲁婴,叶定江.
生姜解半夏毒的实验研究[J]
.中药材,1998,21(3):137-140.
被引量:32
5
奚丽君,陈卫平,陆兔林,袁冬平,潘英伟.
探针药物法评价半夏生姜配伍对细胞色素P_(450)酶的影响[J]
.医药导报,2009,28(1):15-17.
被引量:19
6
张旭,王丽娜,宋凤瑞,刘志强,刘淑莹.
液质联用测定人参与五灵脂、莱菔子配伍的人参皂苷[J]
.分析化学,2007,35(4):559-563.
被引量:30
7
吴嘉瑞,张冰,常章富,刘斌,魏雪莲.
人参与莱菔子配伍后人参皂苷Rg_1含量变化研究[J]
.中国中药杂志,2006,31(1):79-80.
被引量:17
8
张艳萍,邓毅,王昕,余晓晖.
甘草与甘遂配伍对小鼠心肌组织损伤的实验研究[J]
.甘肃中医,2007,20(6):67-68.
被引量:16
9
代方国,罗仁,王宇光,夏成云,谭洪玲,肖成荣,赵永红,高月.
甘遂配伍甘草对大鼠肝脏CYP2E1表达及活性的影响[J]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5,27(8):742-744.
被引量:60
10
张少华,彭欣,秦林,赵兴连,李晓丽,董福云.
乌-芍及乌-防配伍前后对实验性疼痛的影响[J]
.中草药,1999,30(8):595-598.
被引量:14
二级参考文献
148
1
韩新民,陈玉生,林有矞,丁建弥,陈万彬,杨藻震,沈筱同,林加宝.
四逆汤对麻醉家兔低血压状态升压效应的初步拆方研究[J]
.中成药,1983(2):26-28.
被引量:38
2
肖成荣,王宇光,代方国,马增春,谭洪玲,高月.
甘草、芫花合用对大鼠肝脏细胞色素P450酶的影响[J]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06,12(12):48-50.
被引量:45
3
王宪龄,李连珍,牛万强.
柴胡与黄芩不同剂量比例配伍对扑热息痛所致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J]
.河南中医,2004,24(8):15-17.
被引量:19
4
李秀玲,肖红斌,徐青,王龙星,梁鑫淼.
中药川芎和赤芍配伍规律的方法研究[J]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04,25(9):1632-1636.
被引量:6
5
王宪龄,申平,李连珍.
柴胡黄芩及其不同剂量比例配伍对小鼠小肠推进功能的影响[J]
.中药药理与临床,2004,20(4):1-2.
被引量:10
6
刘仁慧,王宪龄,宋宁.
柴胡黄芩配伍解酒作用研究[J]
.中药药理与临床,2004,20(4):3-4.
被引量:13
7
李冀,李晓琳.
论药对与方剂配伍的关系[J]
.中医药信息,2005,22(1):30-31.
被引量:27
8
裴妙荣,闫润红,廖晖,杨文珍,王世民.
四逆汤配伍作用的化学及药效学研究[J]
.中药药理与临床,1996,12(3):10-13.
被引量:30
9
余亚纲.
中成药系统分析三元论设计[J]
.中成药,1993,15(10):39-41.
被引量:23
10
吴皓,蔡宝昌,史小良,叶定江.
半夏姜制对动物刺激性及毒性的影响[J]
.中国中药杂志,1993,18(7):408-410.
被引量:31
共引文献
591
1
黄弈涵,朱姝,李俊圻,宋晓彤,张静.
有毒中药减毒方法探究[J]
.中药材,2021,44(8):2018-2021.
被引量:8
2
刘伟,龚普阳,顾健,袁志翔.
具解热抗炎、免疫调节作用的中药用于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探讨[J]
.中药材,2020,43(8):2077-2083.
被引量:13
3
马骏,曼琼,邓毅,杨志军,杨秀娟,李鹏杰.
代谢组学在中药七情配伍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
.中草药,2020,51(1):276-280.
被引量:9
4
宋宝宏,唐雪梅,马旻新,王伟,蒋媛媛,敖慧,陈璐.
基于GC-MS技术分析共煎煮对苍术-白术药对挥发油成分的影响[J]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23,25(11):3585-3591.
5
施翠芬,谢斌,张汗顺,胡桥,刘成,余功.
川楝子配伍对一贯煎抑制荷H22小鼠肝癌细胞增殖的影响[J]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22,24(7):2710-2716.
被引量:2
6
王兆军,张志芳.
近十年来中药药对研究进展[J]
.内蒙古中医药,2023,42(9):151-154.
被引量:4
7
赵先惠,郑亮(指导).
郑亮教授治疗泄泻病常用对药及验案举隅[J]
.内蒙古中医药,2023,42(2):27-28.
8
刘畅,邱新萍,马万千.
三黄清幽汤结合利拉鲁肽对2型糖尿病(脾虚胃热证)合并高脂血症患者脂代谢的影响[J]
.辽宁中医杂志,2021,48(12):108-111.
被引量:8
9
王桁杰,梁君.
半夏毒性成分及炮制解毒机理研究[J]
.科技经济导刊,2019,0(31):108-109.
被引量:8
10
王玉,陈怀珍.
陈怀珍治疗脑病常用药对经验举隅[J]
.中华中医药杂志,2019,34(12):5751-5754.
同被引文献
177
1
裘惠萍,顾武军.
《伤寒论》肝胆病治法浅述[J]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23(2):79-81.
被引量:2
2
穆尼热,古丽巴哈尔,阿依努尔.
谈中药药对在方剂中的作用[J]
.新疆中医药,2001,19(S1):59-60.
被引量:4
3
舒华,向丽华.
黄连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J]
.甘肃中医,2004,17(12):5-6.
被引量:67
4
王梦月,贾敏如,马逾英,蒋桂华,唐声武,夏露.
不同入药部分及不同加工方法对白芷香豆素类成分含量的影响[J]
.中药材,2004,27(11):826-828.
被引量:51
5
张喜德.
《伤寒论》发黄证治浅析[J]
.陕西中医学院学报,1994,17(4):3-4.
被引量:4
6
代方国,罗仁,王宇光,夏成云,谭洪玲,肖成荣,赵永红,高月.
甘遂配伍甘草对大鼠肝脏CYP2E1表达及活性的影响[J]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5,27(8):742-744.
被引量:60
7
陈宝明.
《伤寒论》治肝特点探讨[J]
.新中医,1989,21(10):16-18.
被引量:2
8
滕佳琳.
药对沿革及理论研究概要[J]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5,18(3):33-35.
被引量:20
9
王雁南,杜俊蓉.
藁本内酯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的作用及其抗炎机制的研究[J]
.华西药学杂志,2010,25(6):685-687.
被引量:17
10
王梦月,贾敏如,马逾英,孙嘉敏,唐声武,蒋桂华,熊英.
白芷总香豆素的药理作用研究[J]
.时珍国医国药,2005,16(10):954-956.
被引量:42
引证文献
14
1
马涛,马成.
蝉蜕连翘配伍对发热大鼠体温和血清IL-1β含量的影响[J]
.新疆中医药,2013,31(1):5-7.
被引量:10
2
李建波,张莉,张洁.
药对配伍理论及相关研究概述[J]
.中医杂志,2013,54(15):1335-1340.
被引量:51
3
周霈,黄亦琦.
药对配伍对方剂复方研究的意义探讨[J]
.现代中医药,2013,33(5):20-22.
被引量:6
4
胡志妍,齐天,杨光,杨旦,付恩桃,范国荣.
白芷、川芎药对配伍挥发油成分的GC-MS分析[J]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2014,35(2):177-184.
被引量:17
5
齐建兴.
基于脾胃病“治中焦如衡”法则下“对药”的应用[J]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4,7(22):52-53.
被引量:3
6
宓嘉琪,吴巧凤.
葛根-麻黄药对不同比例配伍对葛根素溶出量的影响[J]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4,20(16):33-35.
被引量:3
7
杨晓旭,高家荣,韩燕全,庄星星,魏良兵.
正交试验结合指纹图谱优选补骨脂-肉豆蔻药对醇提工艺[J]
.中草药,2014,45(15):2178-2183.
被引量:15
8
杜潇.
李永成治疗脾胃病常用药对[J]
.河南中医,2016,36(1):32-34.
被引量:11
9
郝慧敏.
浅论脾胃病与肝胆的关系[J]
.中国卫生产业,2016,13(2):196-198.
被引量:1
10
谭家华,赵琳珺,常刚,朱迪,包江平,黄健,罗君,刘威.
《伤寒论》中肝胆病药物配伍及组方规律分析[J]
.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18,40(1):50-54.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136
1
杨兰,李欠,冯彦梅,邱黛玉.
白芷的研究与应用现状[J]
.中兽医医药杂志,2020,0(1):24-28.
被引量:3
2
姚婷,刘超萍,林洁.
林洁教授运用药对治疗慢性盆腔痛经验[J]
.亚太传统医药,2020(9):114-116.
被引量:1
3
纪甜,赖喜琳,李瑞,胡雪红,耿小红,朱继民.
李东垣《脾胃论》中补虚药的用药规律及特点[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0(102):1-2.
被引量:6
4
王兆军,张志芳.
近十年来中药药对研究进展[J]
.内蒙古中医药,2023,42(9):151-154.
被引量:4
5
明阳灿,王娜,聂颖,徐辉甫.
徐辉甫应用虫类药治疗儿科疾病经验举隅[J]
.湖北中医杂志,2020,42(12):25-27.
被引量:2
6
王晶,韩燕全,魏良兵,高家荣.
补骨脂-肉豆蔻配伍前后血中移行成分的UPLC-Q-TOF/MS分析[J]
.中草药,2018,49(22):5264-5270.
被引量:11
7
武子健,董鑫,董晓阁,金娟.
结合《黄帝内经》病机对张仲景诊疗不寐初探[J]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8,20(12):188-191.
被引量:5
8
何乃峰,陈宪海.
活用五苓散治疗慢性咽炎验案两则[J]
.山东中医杂志,2018,37(12):1031-1032.
被引量:1
9
陈慧亭,崔应麟.
石冠卿辨治头痛经验介绍[J]
.新中医,2019,51(1):280-282.
10
马晓婷,谢道俊.
谢道俊运用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经验撷菁[J]
.中医药临床杂志,2019,31(2):230-233.
被引量:6
1
王晓娟,季宇彬,李志雄.
药对配伍对其成分药动学的影响[J]
.中国医药导报,2012,9(5):8-10.
被引量:7
2
桂镜生.
论中医方剂的系统性[J]
.云南中医学院学报,1989,12(3):11-13.
3
袁松范.
非处方药物的沿革和发展[J]
.上海医药情报研究,1996(2):50-52.
4
杨震玲,栗海峰,常彦忠.
大豆异黄酮与疾病防治研究进展[J]
.中国老年学杂志,2007,27(1):85-87.
被引量:4
5
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处方分析2例[J]
.中国社区医师,2008,24(8):22-22.
被引量:3
6
龚健,王胜鹏,陈美婉,王一涛.
中药药对的系统研究(Ⅲ)--药剂学理论和新制剂开发[J]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12,14(2):1329-1333.
被引量:19
7
张丝韵,宋敏,卢俊钢,杭太俊.
丹参与三七配伍对主要活性成分药代动力学行为的影响[J]
.药学学报,2010,45(11):1433-1439.
被引量:9
8
刘玲,赵晓莉,狄留庆,李俊松.
采用体外肠道菌群实验研究防风对黄芪中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代谢的影响[J]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15,31(2):170-173.
被引量:11
9
唐永翠,严敏,孙付军,李贵海.
柴胡、黄芩含药血清对异烟肼致肝细胞HepG_2损伤的预防作用[J]
.山东医药,2014,54(35):35-37.
被引量:4
10
王小平,白吉庆,胡锦萍,王金,卫培峰,权利娜.
丹参-红花药对配伍前后对大鼠肝药酶亚型CYP1A2、CYP2E1和CYP3A4活性的影响[J]
.药物评价研究,2017,40(3):300-306.
被引量:5
贵阳中医学院学报
2010年 第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