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盖棺论定,尚有待于千载下焉”——孙中山逝世后的舆论反应 被引量:5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孙中山逝世所引起的舆论界关注为近代中国罕见。舆论反应重点有二:一是对孙中山其人其事进行评价,褒之者为舆论主流,肯定孙中山之功绩,对其为人处事、革命精神、道德品质等大加赞赏,誉之为一伟大杰出人物,贬之者作为"另类的声音",从与孙中山不同政治立场出发,述说孙中山自身弊病,揭露其错误,描绘其失败者形象,甚至有目孙中山为"罪人"者;二是报道孙中山逝世对未来政局发展的影响,于国民党既有积极方面也有消极方面,于北京政府亦复如此,不过消极影响为舆论着力关注。所以欲达盖棺论定,只能强人所难,国民党经过一番努力与型塑,建构孙中山崇拜直到尊其为"国父",可算"盖棺论定",但亦不长久。
作者 郭辉
出处 《民国档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56-62,共7页 Republican Archives
基金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委托项目"辛亥革命的百年记忆与诠释"(项目编号09JZDW004)成果之一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19

  • 1本报同人.《悼孙中山先生》,《长沙大公报》1925年3月14日第2版.
  • 2青.《呜呼孙文》,《盛京时报》1925年3月14日第1版.
  • 3《孙中山逝世之东论》.《大公报》1925年3月14日第3版.
  • 4段贤敏.从《大公报》看孙中山逝世对时局之影响[J].宜宾学院学报,2009,9(9):25-28. 被引量:2
  • 5孚木.《孙中山先生逝世与北京政府》,《广州民国日报》1925年3月27日第2版.
  • 6蔡听松.《哀孙中山先生》,《大公报》1925年3月13日第3版.
  • 7冷.《呜呼中山先生》,《申报》1925年3月13日第4版.
  • 8《中山逝世后之种种与未来观》,《大公报》1925年3月14日第3版.
  • 9杏子.《记孙中山先生之逝世》,《申报》1925年3月16日第6版.
  • 10《国民党将取消总理制》,《大公报》1925年3月16日第3版.

二级参考文献28

  • 1重庆追悼孙中山大会筹备处陷电[N].大公报,1925-04-03(6).
  • 2哀孙中山先生[J].大公报,1925-14-03-13(3).
  • 3各机关追悼孙中山[N].大公报,1925-03-16(6).
  • 4孙中山逝世后之第四日[N].大公报,1925-03-16(3).
  • 5京工联会追悼孙中山[N].大公报,1925-03-15(4).
  • 6山东各团体追悼孙中山[N].大公报,1925-03-25(5).
  • 7市民追悼孙中山之筹备会[N].大会报,1925-04-03(5).
  • 8农民协会电悼孙中山先生[N].大公报,1925-03-25(6).
  • 9工商界追悼孙中山[N].大公报,1925-03-25(5).
  • 10将有全国国民纪念孙中山先生大会出现[N].大公报,1925-03-19(6).

共引文献2

同被引文献92

引证文献5

二级引证文献5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