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安徽六十年代的“责任田”与七十年代的“大包干”
被引量:
1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安徽曾先后发生过两次农村改革:一次是以曾希圣为首的省委所试行的“责任田”;一次是以万里为首的省委实行的农业“大包干”。后一次改革,作为一个信号,迎来了我国社会主义各项事业的改革,并取得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但前一次改革,同样是一次伟大创举,
作者
陈者香
出处
《百年潮》
2010年第12期55-59,共5页
关键词
“大包干”
责任田
七十年代
六十年代
安徽
农村改革
社会主义
曾希圣
分类号
F321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29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29
1
党国印.
论农民在现代化进程中的历史作用[J]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1997(3):24-28.
被引量:5
2
郎友兴.
政治精英与中国的村民自治:经验与意义[J]
.浙江社会科学,2006(6):15-25.
被引量:10
3
邓万春.
动员式改革--中国农村改革理论与经验的再探讨[J]
.社会,2008,28(3):156-179.
被引量:16
4
应小丽.
关于人民公社制度变迁动力和机制的探讨[J]
.中共党史研究,2008(4):23-27.
被引量:9
5
郭书田.
中国农村改革三十年的基本经验[J]
.河北学刊,2008,28(4):1-6.
被引量:5
6
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课题组,宋洪远,赵长保,张海阳.
中国农村改革回顾与展望[J]
.红旗文稿,2008(16):2-5.
被引量:9
7
陈巧玲.
农村改革中农民创新动力分析[J]
.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0(3):101-106.
被引量:3
8
萧冬连.
农民的选择成就了中国改革--从历史视角看农村改革的全局意义[J]
.中共党史研究,2008(6):32-43.
被引量:14
9
韩俊.
中国农村改革的基本经验、问题剖解与下一步[J]
.改革,2008(8):14-20.
被引量:6
10
罗必良.
观念如何塑造制度——兼论从公社体制到家庭承包制的制度变革[J]
.农村经济,2008(12):3-9.
被引量:8
引证文献
1
1
王可园.
农民改变中国——当代中国农村体制变革动力问题研究述评[J]
.社会主义研究,2016(5):165-172.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1
1
沈克学,何成刚.
唯物史观素养培养的思考与实践——以“安徽小岗村改革”教学为例[J]
.历史教学问题,2020(5):146-150.
被引量:2
1
徐乐俊.
曾希圣在安徽的“责任田”实验[J]
.农村工作通讯,2003(12):62-63.
被引量:1
2
王立新.
三十年不变[J]
.全国新书目,2000,0(3):38-38.
3
李玲.
包产到户:一个演绎了近30年的逻辑[J]
.21世纪,1998,0(5):18-20.
4
江鲲池.
60年代初曾希圣在安徽推行责任田始末[J]
.当代中国史研究,1994,1(1):56-61.
被引量:3
5
李桂林,宋力行.
永乐江边两少年——曾中生、曾希圣兄弟的故事[J]
.湘潮,2004(5):37-40.
6
郑锐.
情系江淮人民 勇于开拓创新——深切缅怀曾希圣同志[J]
.党史纵览,2005(7):51-55.
7
陈大斌.
一个农民与人民公社的较量[J]
.恋爱.婚姻.家庭(养生),2016,0(3):68-69.
8
董树荣.
中国农村改革风云录──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回顾(上)[J]
.文史精华,1999,0(1):4-10.
9
徐恒足.
曾希圣:为包产到户罹难第一人[J]
.中国老区建设,2003(6):23-24.
10
陈天庚.
当代农业地区的发展道路——滁县地区强工促农的实证研究[J]
.管理世界,1992,8(2):144-151.
百年潮
2010年 第1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