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儒家公共生活的反思性构建及其制度伦理取向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在儒家那里,人自身生命境界的提升与良性公共生活的构建紧紧联系在一起。公共生活不仅是人们利益的互相依存所需要的,同时它还应该具有人们内在相通的心性基础。我国需要自觉地反思、改造、发展中国传统"公"哲学的思维方式和思想内容,形成社会公共理性基础上的普遍价值原则和制度规范,实现我国社会的外在制度结构与个体道德反省的良性互动。
出处 《兰州学刊》 CSSCI 2010年第11期15-17,共3页
基金 东北师范大学人文社会科学校内青年基金项目(10QN010)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07JA810008)中期成果
关键词 “公” 公共 儒家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5

  • 1弗里德里克森.公共行政的精神[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 2程灏,程颐.二程集[M].台北:汉京文化事业有限公司影印.1983.176.
  • 3朱熹.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2
  • 4刘泽华.中国传统政治哲学和社会整合[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 5詹姆斯·M·布坎南.自由、市场和国家-20世纪80年代的政治经济学[M].吴良健,桑伍,曾获,译.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8.

共引文献18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