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在儒家那里,人自身生命境界的提升与良性公共生活的构建紧紧联系在一起。公共生活不仅是人们利益的互相依存所需要的,同时它还应该具有人们内在相通的心性基础。我国需要自觉地反思、改造、发展中国传统"公"哲学的思维方式和思想内容,形成社会公共理性基础上的普遍价值原则和制度规范,实现我国社会的外在制度结构与个体道德反省的良性互动。
出处
《兰州学刊》
CSSCI
2010年第11期15-17,共3页
基金
东北师范大学人文社会科学校内青年基金项目(10QN010)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07JA810008)中期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