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体谅关心道德教育模式对我国高校德育的启示
被引量: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体谅关心道德教育模式对我国高校的德育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它为创新高校德育思路,提高教育效果提供了全新的研究视角。当前,我们必须以知识为载体,以情感为基点,凸显以人为本理念;以培养道德感染力为重点,加强典型的示范引导功能;以形成积极的道德行为为中心,强调社会实践在德育中的作用;以强化环境熏陶为依托,营造浓厚的道德氛围,不断提高高校德育的有效性。
作者
赵自力
机构地区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
出处
《伊犁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4期105-108,共4页
Journal of Yili Normal University
关键词
体谅关心
高等学校
德育
分类号
G641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
参考文献
1
共引文献
32
同被引文献
10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1
参考文献
1
1
刘惊铎.
21世纪中国学校德育改革探索[J]
.教育研究,1999,20(12):16-20.
被引量:33
二级参考文献
1
1
[苏]马卡连柯(А·С·Макаренко),[苏]格牟尔曼(В·Е·Гмурман),[苏]别特鲁兴(И·С·Петрухин) 编辑,刘长松,杨慕之.论共产主义教育[M]人民教育出版社,1962.
共引文献
32
1
樊学艺.
大中小学德育课程合理性建构的研究现状与对策分析——兼谈“习惯课”的重要性[J]
.吕梁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22(3):25-27.
2
高宝英.
在综合素质教育中德育的首要地位和实际到位[J]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S3):5-8.
3
常春燕.
大学与中学德育衔接问题的研究综述[J]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10(6):94-96.
4
曾繁田.
从德育概念之争辩看当前学校道德教育的发展[J]
.传承,2010(12):52-53.
5
陈坚.
论个性化道德教育[J]
.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04,16(3):32-35.
被引量:3
6
陈金容.
学校道德教育接受效果的反思[J]
.福建工程学院学报,2004,2(3):364-368.
7
李长艳.
西方德育“体谅模式”之借鉴[J]
.思想教育研究,2006(3):47-48.
被引量:6
8
张晓萍,李文兰.
增强高校德育实效性的探索[J]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19(3):48-51.
被引量:10
9
邹强.
价值观念变迁中的学校德育变革[J]
.教育探索,2006(9):95-96.
被引量:5
10
樊学艺.
大中小学德育课程实效性的调研与思考[J]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7,19(6):114-116.
同被引文献
10
1
张晓瑜.
体谅模式研究[J]
.江西社会科学,2001,21(6):166-168.
被引量:10
2
蒋旻.
里考纳的完善人格道德教育与大学生道德培养[J]
.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0(4):11-12.
被引量:2
3
刘惊铎.
21世纪中国学校德育改革探索[J]
.教育研究,1999,20(12):16-20.
被引量:33
4
苏立增.
国外学校德育模式的比较研究[J]
.比较教育研究,1992(5):39-43.
被引量:9
5
冯增俊.
道德教育的体谅模式述评[J]
.教育研究与实验,1992(2):9-14.
被引量:18
6
曾秀兰.
以人为本视野中高校德育的困境与超越[J]
.广东社会科学,2007(4):113-117.
被引量:13
7
李文政.
探究与超越——国外德育模式建构理论及其现代启示[J]
.继续教育研究,2008(11):89-91.
被引量:7
8
陈思坤.
体谅关怀德育模式的伦理内涵及实践价值[J]
.现代教育管理,2010(4):112-115.
被引量:15
9
罗英.
罗杰斯的人本主义思想对师范教育的启示[J]
.成功,2008(4):150-150.
被引量:1
10
郭健.
奥苏贝尔学习动机理论对中职护理专业新生英语教学的启示[J]
.内江科技,2012,33(2):189-189.
被引量:2
引证文献
3
1
谢鑫.
借鉴美国德育流派经验 加强民办高职院校教师的思想教育工作[J]
.中外企业家,2013(1):239-240.
2
杨婷.
体谅关心模式下的新时代四职教育[J]
.南北桥,2017,0(10):190-190.
3
汤媛.
体谅模式对我国学校德育的启示[J]
.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20,22(3):51-54.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1
1
王璨.
基于德育体谅模式的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策略[J]
.基础教育论坛,2023(21):73-75.
被引量:2
1
张博.
学校德育匹配社会生活的研究[J]
.科教文汇,2015(16):8-9.
2
广州市天河区冼村小学[J]
.小学德育,2009(8).
3
黄道宏.
科普教育与高校精神文明建设[J]
.萍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20(2):94-97.
被引量:1
4
张国虎.
试论教师在中学德育中的主导作用[J]
.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0,19(3):82-83.
5
吉林省吉林市学生掌勺烹调“道德早餐”[J]
.精神文明导刊,2005(8):40-40.
6
刘玉超.
试论道德建设的和谐[J]
.中国成人教育,2007(19):63-64.
7
鲁君,高勇.
大学生德育教育与科学道德浅析[J]
.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10(2):61-63.
8
刘梦兰.
重视学生道德认识的有效转化[J]
.高校理论战线,1999(11):40-41.
被引量:1
9
史京京,徐永健.
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理论研究[J]
.才智,2015,0(30):155-155.
10
黄小珍.
浅谈高中历史课如何渗透德育[J]
.小作家选刊(教学交流),2012(6):31-31.
伊犁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